現代研究 | 針灸大成 | 我的觀點 | 他人觀點 |
【釋名】食,飲食;竇,孔隙,指穴位。此穴主治飲食方面的病症,故名。 【位置】 胸外側部,前正中線旁開6寸,第5肋間隙凹陷處。當乳根外2寸,內與中庭相平。
- 《針灸甲乙經》:「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 《扁鵲心書》:「在中府下六寸」;
- 《針方六集》:「挾任脈兩旁各六寸」;
- 《循經考穴編》:「與中庭平」。
【解剖】 - 肌肉:前鋸肌,深層有肋間內、外肌。
- 神經:第五肋間神經外側皮支。
- 血管:胸腹壁靜脈。
【操作】 沿肋間隙橫刺0.3∼0.5寸。艾炷灸3∼5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功效】 利胸膈、調脾胃。 - 古典:脅痛,兩脇連心痛,胸脅支滿,膈間雷鳴,漉漉常有水聲,脾氣大損,水腫臌脹,小便不通,婦人產後腹脹水腫,翻胃,食已即吐,傷寒太陰病。
- 現代:哮喘。
【配穴】
頁首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