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穴名中府
别名府中俞、膺中俞、膺俞
国际代码LU1
【類別】

肺脏募穴,《灵枢‧卫气》:“手太阴…标在腋内动脉也。”马莳注:“即中府穴”;交会穴:《素问‧刺热论》王冰注:手足太阴之会;《针灸甲乙经》作:手太阴之会,似有脱误。

【釋名】

中,中焦之气;府,聚集处。手太阴肺经禀受中焦水谷之气,由此出中达表。《黄帝内经明堂》杨上善注:“府,聚也。脾肺合气于此穴,故曰中府。”穴居前胸两旁,故又名“膺俞”(《素问‧水热穴论》王冰注)、“膺中俞”(《针灸甲乙经》)。

【位置】

中府穴位横断面 (引自《严振国穴位解剖》)
中府穴位 (引自《经络与穴道》)
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华盖)旁开6寸,与第1肋间隙相平的凹陷处。当肩胛骨喙突内下方,第2肋外缘,上距云门1寸。
  • 《针灸甲乙经》:“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陷者中”;
  • 《千金要方》:“一云一寸六分”;
  • 《素问‧刺热篇》王冰注:“在胸中行两旁,相去同身寸之六寸”;
  • 《针方六集》:“侠任脉华盖穴两傍各六寸”;
  • 《针灸集成》:“在周荣上二寸,少外开三分”。

【解剖】

  • 肌肉:胸大肌、胸小肌;
  • 神经:锁骨上神经中间支、深层内侧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去、胸前神经外侧支。
  • 血管:胸肩峰动、静脉。腋静脉由下外方而来,靠近腋窝内侧壁向内行去,与穴位的矢状轴相交叉。腋静脉的外方有腋动脉及臂丛神经干通行。

【操作】

略向外方斜刺0.5~1寸,注意不要伤及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干。不可向内侧肋间隙方向深刺,以免误入胸腔损伤肺脏。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

【功效】

清宣肺气,泻胸中热邪。

  • 古典:咳嗽、哮喘、气逆、咳唾浊涕,咳呕脓血、肺胀、肺痈、肺痨、胸痛、胸痹、胸满、胸中热、食噎不下、呕逆吐酸、腹胀、寒热烦满、汗出、妇人吹乳、面肿、鼻塞、喉痹、瘿瘤、肩背痛、皮肤骨痛。
  • 现代: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心绞痛、心肌梗死。

【配穴】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