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藥名鬱金
【品種來源】

本品為薑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溫鬱金 (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 、薑黃 (C. longa L.)、廣西莪朮 (C.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 或蓬莪朮 (C. phaeocaulis Val.) 的塊根。 主產於浙江、四川籌地。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摘取塊根,除去細根,蒸或煮至透心,乾燥。切片或打碎,生用,或礬水炒用。

鬱金的藥材品種有廣鬱金(黃鬱金)與川鬱金(黑鬱金)之分。廣鬱金主產於四川,為薑黃的塊根,色鮮黃;川鬱金主產於浙江溫州,又名溫鬱金,為鬱金的塊根,色暗灰。兩者功效相似而少異,廣鬱金偏於行氣解鬱;川鬱金偏於活血化瘀。

【性味歸經】

辛、苦,寒。歸肝、膽、心經。

【功效】

活血行氣止痛,解鬱清心,利陰退黃,涼血。

【主治】

  1. 用於氣滯血瘀的胸、脅、腹痛。本品味辛能散能行,既能活血,又能行氣解鬱而達止痛之效。常配木香同用,偏氣鬱者倍木香,偏血鬱者倍鬱金,即《醫宗金鑒》顛倒木金散;臨床亦常與丹參柴胡香附等配伍同用。治婦女經行腹痛、乳脹,屬肝鬱有熱,氣血瘀滯者,配柴胡山楂等同用,如《傅青主女科》宣鬱通經湯;治胸脅損傷,胸悶疼痛,配丹參延胡杏仁等以疏肝宣肺,活血止痛;治脅下症積,配鱉甲莪朮等以化瘀消症。
  2. 用於熱病神昏,癲癇痰閉之證。本品辛散苦泄,能解鬱開竅,且其性寒,兼有清心之功。治濕溫病濕濁蒙閉心竅者,配菖蒲山梔等,如菖蒲鬱金湯;治癲狂、癲癇痰火蒙心者,配白礬,如白金丸
  3. 用於肝膽濕熱證。本品性寒入肝膽經,能清熱利膽退黃。治肝膽濕熱黃疸,配茵陳山梔等;若濕熱煎熬成石之膽石症,常配金錢草等以利膽排石。
  4. 用於吐血、衄血及婦女倒經等氣火上逆之出血證。本品味苦辛而性寒,能順氣降火而涼血止血。常配生地山梔等,如《醫學心悟》生地黃湯;若熱結下焦,傷及血絡之尿血、血淋,亦可用之,常配生地小薊等。 近代臨床以本品為主治結石症,對濕熱型、氣滯血瘀型等有效;又有以川鬱金粉或片劑,治早搏者。

【文獻別錄】

  1. 《本草綱目》:「治血氣心腹痛,產後敗血沖心欲死,失心癲狂。」
  2. 《木草經疏》:「鬱金,本入血分之氣藥,其治以上諸血證者,正謂血之上行,皆屬於內熱火炎,此藥能降氣,氣降…則血不妄行。」
  3. 《本草備要》:「行氣,解鬱,泄血,破瘀。涼心熱,散肝鬱,治婦人經脈逆行。」

【用法用量】

煎服,5~12g;研末服,2~5g。

【現代藥理】

本品含揮發油、薑黃素、澱粉,脂肪油等。

  • 鬱金有減輕高脂血症的作用,並能明顯防止家兔主動脈、冠狀動脈及其分枝內膜斑塊的形成;
  • 能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并可抑制存在於膽囊中的大部分微生物;
  • 有鎮痛作用;
  • 薑黃素對肝臟損傷有保護作用;
  • 能明顯擴張鼠腸繫膜微血管和動靜脈,並影響免疫功能而表現有抗炎作用。

【其它相關項目】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