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名 | 山查 |
---|
別名 | 山楂、棠毬子 |
---|
科屬 | 薔薇科 |
---|
類別 | 消食 |
---|
本品為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山里紅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 E. Br.) 、山楂 (C. pinnatifida Bge.) 或野山楂 (C. cuneata Sieb. et Zucc.) 的成熟果實。前二種習稱「北山楂,後一種習稱「南山楂」。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北山楂切片、乾燥,南山楂直接乾燥。生用或炒用。
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
消食化積,行氣散瘀。
煎服10~15g,大劑量80g。生山楂用於消食散瘀,焦山楂用於止瀉止痢。
北山楂含酒石酸、檸檬酸、山楂酸,黃酮類、內酯、糖類及甙類等。野山楂含檸檬酸、山楂酸、鞣質、皂甙、果糖、維生素C等。山楂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促進消化。所含脂肪酶可促進脂肪分解。所含多種有機酸能提高蛋白酶的活性,使肉食易被消化。山楂有收縮子宮、強心、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脈血流量、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血脂等作用,對痢疾桿菌及大腸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