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病名面神經麻痺
別名facial palsy
【概述】

面神經麻痺(facial palsy)又稱貝耳(Bell)麻痺。是原因不明的一側莖乳孔內的急性非化膿性面神經損害。

【病因學】

病因和發病機理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本病與病毒感染,寒冷侵襲有關。并認為在此基礎上導致面神經營養血管的收縮,使神經缺血、水腫、受壓而發病。

【病理改變】

主要為神經水腫,脫髓鞘及軸突變性改變。

【臨床表現】

急性起病,多在清晨洗漱或與他人交談時發現,數小時或1~2天內症狀達到高峰。主要為一側性的周圍性面肌癱瘓。額紋變淺或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溝變淺,口角低垂。檢查見皺額,蹙眉不能,眼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全及貝耳現象(即閉眼時病側眼球轉向上外方,露出白色鞏膜)。示牙時口角歪向健側,鼓氣、吹口哨從病側漏氣。漱口時水從病側流出,進食時食物停留於病側牙頰之間。如面神經影響鼓索纖維時,可有同側味覺喪失。

本病在任何年齡均可能發病,男多於女,雙側性少見,部份病例在病前數日可有耳後疼痛。

【輔助檢查】

周圍血象、腦脊液、乳突及內聽道攝片均無明顯異常。

【診斷】

  1. 急性起病的一側周圍性面神經麻痺。
  2. 全身情況良好,無其它神經體徵。

【治療措施】

治療原則為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神經水腫,促進機能恢復。治療方法常採用藥物和物理治療,長期不愈者,可手術治療。急性期常用藥物有:

  1. 潑尼松10mg,每日3次,服兩周。
  2. 地巴唑10mg,每日3次。
  3. 呋喃硫胺20mg、維生素B12,100μg肌內注射,每日1次,連續2~3周。
理療可在莖乳突孔區熱敷或紅外線照射,或超短波透熱治療。一般10天為一療程,之後酌情選用。眼不能閉合者,要注意保護角膜。

恢復期可加用

  1. 加蘭他敏2.5mg,肌內注射,每日1次,在發病後7~10天開始,連續兩周。
  2. 按摩癱瘓肌肉,每日3~4次,每次5~10分鐘。
  3. 針刺治療在恢復期有一定效果,但要注意保護眼睛,以防刺傷。

對於長期不恢復者,可根據病人要求作面-舌下神經或面-副神經吻合術。

【預後】

通常在1~2周開始恢復,1~2月痊癒,少數病例恢復較慢,6個月以上未見恢復者,則完全恢復的可能性較小。

【預防】

避免面部及耳根部受涼,在冬季出差、旅遊、乘車時,宜戴口罩。清晨起床,不宜立即迎面開窗。

【鑑別】

  1. 格林-巴利綜合徵,周圍性面癱多為雙側性,并常伴有四肢對稱性、弛緩性癱瘓及腦脊液蛋白-細胞分離現象,容易鑒別。
  2. 中耳炎、腮腺炎、乳突炎所致之周圍性面癱,這些疾病的局灶性損害都很明顯,鑒別不難。
  3. 聽神經瘤,鼻咽癌轉移等所致周圍性面癱,這些疾病發病緩慢,伴有原發病的損害及其它顱神經損害,也易鑒別。

【其它相關項目】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