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AD
病名面神经炎
别名面瘫
【概述】

指面神经管内段(茎乳突孔内)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病因學】

多因局部吹风受凉后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肿胀受压造成面神经缺血引起周围性面瘫。

【臨床表現】

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露晴流泪、额纹消失、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少数病人初起时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

【輔助檢查】

  1. 内听道X线片正常。
  2. 电生理检查、面神经MCV减慢,面肌EMG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或消失。

【診斷】

一、病史及症状:

青壮年多发,部分病人发病前数日有同侧耳后、耳内、乳突区痛疼。病史询问应注意发病前有无面部受凉受风吹等诱因,多数病人于晨起洗漱时突然发现面颊动作不灵或歪斜、表情不自如、前额纹消失、眼裂开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等。

二、查体发现:

  1. 周围性面瘫,病侧不能作皱眉、闭目、示齿、鼓腮等动作。
  2. 茎乳突孔以上面神经受损影响到鼓索支时尚有舌前2/3味觉障碍。
  3. 蹬骨肌分支受累可发生听觉过敏。
  4. 膝状神经节受累,外耳道出现疱疹,称(Hunt氏综合征)。

【治療措施】

  1. 改善微循环,减轻局部水肿,营养神经。706代血浆500ml+胞二磷胆碱500mgV D1次/d7~10天为一疗程,强的松30~40mg1次/d口服,一周后渐减量,维生素B1 30mg2次/d口服,维生素B12 100~500ug肌注 1次/d。
  2. 理疗:急性期茎乳孔附近部位给以热敷、红外线照射、超短波治疗。
  3. 保护暴露角膜,防止结合膜炎发生,涂眼膏、戴眼罩。局部保温、按摩均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水肿。
  4. 针灸治疗: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太阳经为辅,采取局部取穴与循经远取相结合的方法。近取诸穴酌予浅刺、平刺透穴或斜刺。处方:风池、阳白、攒竹、四白、地仓、合俗、太冲。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人中;颜唇沟歪斜加承浆;乳突部疼痛加翳风。
  5. 中药:牵正散(僵蚕3g、全蠍3g、白附子3g)共研未,每日服3g。
  6. 针灸:急性期过后,如不恢复可配合针灸治疗(取穴颊车、地仓、耳门、牵正等穴)。

【鑑別】

应与引起急性周围性面瘫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如腮腺炎或腮腺部肿瘤、桥小脑角肿瘤等。

【其它相关项目】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