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十二指腸憩室
【概述】

十二指腸憩室的確切發病率難以統計,因為很多憩室不產生臨床症狀,不易及時發現。有報告胃腸鋇餐檢查時十二指腸憩室的發現率為1%,而屍體解剖時的十二指腸憩室發現率可高達22%。90%的憩室是單個的,80%位於十二指腸第二部,尤其是內側壁或凹面。本病多發生在40~60歲的病人,30歲以下較罕見。其發病率在特別中無差異。

【臨床表現】

十二指腸憩室沒有典型的臨床表現,所發生的症狀多是因併發症而引起。上腹部飽脹是較常見的症狀,係憩室炎所致。伴有噯氣和隱痛。疼痛無規律性,制酸藥物也不能使之緩解。噁心或嘔吐也常見。當憩室內充滿食物而呈膨脹時,可壓迫十二指腸而出現部分梗阻症狀。嘔吐物初為胃內容物,其後為膽汁,甚至可混有血液,嘔吐後症狀可緩解。憩室併發潰瘍或出血時,則分別出現類似潰瘍病的症狀或便血。憩室壓迫膽總管或胰腺管開口時,更可引起膽管炎、胰腺炎或梗阻性黃疸。憩室穿孔後,呈現腹膜炎症狀。

【診斷】

依靠胃腸鋇餐檢查,一些較小而隱蔽的憩室,尚需在低張十二指腸造影時始能發現。

【治療措施】

(一)治療原則  沒有症狀的十二指腸憩室毋需治療。有一定的臨床症狀而無其他的病變存在時,應先採用內科治療,包括飲食的調節、制酸劑、解痙藥等,并可採取側臥位或更換各種不同的姿勢,以幫助憩室內積食的排空。由於憩室多位於十二指腸第二部內側壁,甚或埋藏在胰腺組織內,手術切除比較困難,故僅在內科治療無效并屢併發憩室炎、出血或壓迫鄰近臟器時才考慮手術治療。

(二)手術方法  手術方式,原則上以憩室切除術最為理想。憩室較小者可單作內翻術。同時存在多個憩室并遇有切除技術困難時,可採用改道手術,即行BillrothⅡ式胃部分切除術和選擇性迷走神經切除術。

如術中一時尋找憩室有困難,可將十二指腸切開自腔內找到憩室開口,將其底部翻入腸腔進行切除處理。憩室切除後,應與腸曲的長軸垂直的方向內翻縫合腸壁切口(如圖1),以免發生腸腔狹窄。

(1)在十二指腸部外側切開腹膜,游離十二指腸并向內側牽開,暴露憩室

(2)憩室切除後,橫形(即與腸曲長軸相垂直的方向)內翻縫合腸壁切口

圖1  十二指腸降部憩室切除術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