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胃氣以降為順,胃失和降,反而上逆,稱為胃氣上逆證。葉天土說:「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朱肱說:「足陽明之氣下行,今厭而上行,故為氣逆」。本證多因外感六淫,內傷七情,飲食不節,脾胃虛弱導致胃氣通降失常而成。
本證主要臨床表現為:不思飲食,脘部脹痛,惡心嘔吐,噯氣,呃逆,脈弦滑,舌苔薄白,或白膩。
胃氣上逆證常見於「呃逆」,「噯氣」,「嘔吐」、「反胃」等疾病中。
胃氣上逆證通常應與「胃失和降證」,「肝氣橫逆證」、「沖氣上逆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胃氣上逆證可見於多種疾病中,其臨床表現各具特點。
- 如嘔吐所表現的胃氣上逆證,臨床分虛實兩類,實者因邪氣擾胃,虛者因胃虛失和。《景岳全書.嘔吐門》說:「實證因邪氣犯胃’濁氣上逆所致…;虛證乃胃陽不振,或胃陰不足,失其和降而成…」。實證嘔吐,如外邪犯胃者,常兼表證,治以疏邪解表’芳香化濁,藿香正氣散(《和劑局方》)加減;
- 若飲食停滯者:則脘腹脹滿,噯腐吞酸,治以消食化滯,和胃降逆,保和丸(《丹溪心法》)加減;若肝氣犯胃者,嘔吐吞酸,脹痛連脅,治以疏肝和胃降逆,半夏厚朴湯(《金匱要略》)合左金丸(《丹溪心法》)加減;
- 若痰飲內阻,則嘔葉溏龍痰涎,治以溫化痰飲,和胃降逆,小半夏湯(《金匱要略》)合苓桂朮甘湯(《金匱要略》)。
- 虛證嘔吐,表現為時吐時止,每因飲食不節,或輕微勞倦而發,多起於病後。若脾胃虛寒者,食入作吐,完穀不化,脘腹uN痛,治以溫中健脾,和胃降逆,方宜理中湯(《傷寒論》)或香砂六君子湯(《張氏醫通》);
- 若胃陰虛者,時作乾嘔,口渴,胃部有灼熱感,苔光剝,治以滋養胃陰,降逆止嘔,麥門冬湯(《金匱要略》)加減。
一般說,暴病嘔吐多屬邪實,治以祛邪為主,邪去則嘔吐自止;久病嘔吐多屬正虛,治以扶正為主。
臨床上還有一種無物有聲的乾嘔,其病機、證治有與嘔吐相類同的。
- 又如反胃中見胃氣上逆證,其證候特點是食入之後,停留胃中,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完穀不化。多因飲食生冷,或憂思傷脾,損傷脾陽,出現中焦虛寒,不能腐磨穀食所致。《聖濟總錄‧嘔吐門》說:“食久反出,是無火也」。《景岳全書‧嘔吐門》說:「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入中焦不化者,胃虛也」。治當溫中健脾,降逆和胃,丁香透膈散(《和劑局方》)、或附子理中湯(《和劑局方》)加減。
- 又如呃逆所見的胃氣上逆證,是以氣逆上沖,喉間uc呃連聲,聲短而頻,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種表現,古時稱“噦」,多由胃氣上逆動膈,肺氣失於肅降而成。因手太陰肺經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肺胃之氣同主降,兩臟在功能上互相促進,在病變時互相影響,故治療應以降逆止呃為主,方選丁香柿蒂湯(《症因脈治》)加旋覆花、枇杷葉、刀豆子等藥物。
- 噯氣也是胃氣上逆的一種表現,此呃逆之聲沉長,多伴有胃脘飽脹,噯氣後症狀暫減的特點,多屬肝氣橫逆犯胃所致,治當疏肝和胃,柴胡疏肝散(《景岳全書》)加減。
本證在疾病演變過程中,因胃氣上逆而兼挾痰,出現痰氣上逆的表現,症見咳痰多而黃,甚則喘促,喉間痰聲漉漉等。又可因情緒波動而導致氣鬱的表現,出現胸悶,脘脹,脅痛等。老年久病,中氣匱乏而出現胃氣上逆的呃逆,乃屬危重之象,臨床應予重視。
【類證鑑別】
- 胃失和降證與胃氣上逆證:胃為水穀之海,主受納腐熟水穀,胃氣以降為順,若因飲食不節,飢飽無常,或冷熱不適,都能影響胃的和降功能,發生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等病變。但胃氣上逆證此胃失和降證的病情為重,往往病之初,表現為胃失和降證,症見脘隨痞滿,不思飲食,或胃脘疼痛,大便不爽等等。失治或誤治,病情加重,可導致胃氣上逆證,發生惡心嘔吐,呃逆,反胃諸疾。
- 肝氣橫逆證與胃氣上逆證:肝主疏泄,以條達為順,肝氣鬱結則疏泄失調。從生理方面分析,脾氣之升,胃氣之降,皆賴肝氣之疏泄。若肝鬱氣結,可橫逆犯胃,葉天土說:「肝病必犯土,是侮其所勝也」。肝氣犯胃,可使胃失和降,發生胃脘痞滿,脅痛,口苦,噯氣,不食等症。胃氣上逆證亦可見噯氣,胃痛脹滿等症,但無肝氣橫逆證之脅痛,口苦。前者與情緒波動有關,後者則不明顯。
- 沖氣上逆證與胃氣上逆證:沖氣上逆證屬肝腎病變,肝胃同處下焦,七情內傷,氣結之甚,可循衝脈上逆;下焦陽虛,寒水,之氣亦可隨衝脈上逆,而形成沖氣上逆的奔豚氣。若影響肺氣不降,可伴發喘咳;若影響胃氣不降,可伴發泛惡;若氣逆神動,可致驚悸不寧。沖氣上逆症雖也可影響胃氣通降而發生泛惡嘔吐,但以沖氣上逆的奔豚氣為主症,泛吐則為伴發症狀。而胃氣上逆證以嘔吐為主症,二者不難鑒別。
【文獻別錄】
- 《臨證指南醫案‧脾胃》:「胃陽受傷,腑病以通為補,與守中必致壅逆。」
-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瀝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
- 《醫碥》:「胃喘一證,胃絡不和,氣逆作喘。然所以致逆者,非火則食與痰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