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水濕泛濫
別名陽虛水泛
【概念】

水濕泛濫證是指因氣化不利而導致水濕瀦留,泛濫於肌膚而出現頭面、四肢、胸腹、腰背及全身浮腫的各種症狀的總稱。本證多為外邪阻遏陽氣,或陽氣不足,氣不行水,稽留不去所致。本證臨床主要表現為: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或四肢浮腫,初則腫脹按之隨手而起,繼則按之沒指,甚則出現胸水、腹水;小便不利,身重胸悶,苔白膩,脈滑或沉遲等。

本證常見於「水腫」的有關病變中。

水濕泛濫證應與「水飲內停證」、「濕阻脾胃證」、「水熱互結證」、「水瘀互結證」、「水鬱黃汗證」,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由於造成水濕泛濫的病因、病機、病位不同,其臨床表現亦各有差異。

  1. 例如在「水腫」的病變中,若因水濕浸漬而致本證者,多為涉水冒雨,水濕內侵,或飲食不節,脾為濕困,陽氣遏鬱而不得舒展,以致脾不制水,水濕逗留,症見四肢浮腫,身重胸悶,納穀少馨,泛曬欲吐,舌苔白膩,脈沉濡,治宜健脾化濕,通陽利水,方選五苓散(《傷寒論》)合五皮飲(《三因方》)加減。
  2. 若因脾陽不振而致本證者,多為素體脾虛,又加飲食勞倦所傷,以致脾陽不振,中氣虧損,氣不化水,脾不散精而見水濕逗留,症見全身浮腫,腰以下腫,按之凹陷,面色萎黃,神疲乏力,納呆使溏,胸閻,脘腹脹滿,小溲不利,苔白膩而滑,舌質淡胖,脈細濡,治宜振奮脾陽,溫化水濕,力選參蒼白朮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或實脾飲(《濟生方》)加減。
  3. 若因腎陽不足而致本證者,多為房室過度,腎氣虧損,腎主水,腎虛則水無所主而妄行,膀胱開闔失司而溲少,以致水溢停聚,症見面色㿠白,全身浮腫,腰以下腫尤顯,按之沒指,形寒肢冷,心悸,動輒氣促,腰痛痠重,舌質淡胖,苔白膩,脈沉遲,治宜溫腎利水,方選真武湯(《傷寒論》)加減。

水為陰,濕又為陰邪,水濕相搏,逗留不去,陰霾彌漫,陽氣遏伏,故本證的特點是陰盛陽微。臨床可見素體陽虛之人,每易形成陽虛失運,水濕泛濫。至於外濕引動內濕,或飲食不節,恣飲生冷,或房勞過度,耗泄元陽所致的脾腎陽虛患者,亦常會發生本證。必須指出:鹹寒入腎,過食鹹寒則腎氣受損,氣化不利,影響膀胱的開闔,成為本證反覆發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三焦氣化不利,膀胱開闔失司,是本證發生的主要病機,說明人體氣機運行通暢,水濕才不會瀦留。由於造成氣機失調的病因很多,故本證可見不同病邪的兼夾症。如兼夾氣滯者,多因情緒波動,氣機鬱滯,氣滯則水不行,氣不行水則見小便澀滯,淋瀝,小便不通等病證,疏理氣機,行氣化水為治療方法。又如兼夾血瘀者,多因氣化不利,血行不暢,《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曰:「血不利則為水」,則可見肝脾血瘀的「臌脹」,婦女肝血失調的月經不行等病症,治當行氣化水,活血化瘀兼顧。陽虛水泛乃為本證的主要病機,溫運利水為治療常法。然而溫熱之藥,易於化燥傷津,滲利無度,攻逐太峻,每每造成水去津虧,本證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可以陽氣虛衰,演化為「氣陰兩虛」,出現遍身浮腫,小便不利,口乾咽痛,心煩,舌質紅,苔濁膩,脈細滑數等症狀。所以,應嚴守「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則,峻猛攻伐之劑必須慣用。本證遷延日久,後期還可出現全身腫脹,神情萎頓,頭暈耳鳴,腰膝痠軟,形寒肢冷,苔少而剝,脈沉細無力的「陰陽兩虛」表現。最後會導致水濁相干,邪盛正虛,陰陽離決的危候。

【類證鑑別】

  1. 水飲內停證與水濕泛濫證:二者均為陽氣不足,水液敷布失常所導致的病變,且都有胸悶,身重,苔白膩等症狀。然水飲內停證主要是指水飲停於胸腹、胃腸、四肢等部位,不同於水濕泛濫證,水濕可泛濫於全身。前者臨床可見中中有振水聲,腸間渡漉有聲,咳唾引痛,背部uN如掌大等症狀,而後者臨床表現主要以水腫,小便不利為主。水飲內停證雖然有時亦可見浮腫,如“溢飲」的四肢重而腫,但其浮腫一般較輕,與水濕泛濫證腫脹明顯有別,水飲內停證以運化水飲為治,水濕泛濫證則以溫陽利水為治。二者當以此為辨。
  2. 濕阻脾胃證與水濕泛濫證:二者均可見脾陽不振,濕邪困阻的胸悶、身重,小便短少的症狀。然而濕阻脾胃證的病變部位主要是中焦,因脾胃運化功能失調而出現的濕邪中阻的表現,症見神疲肢困,胸腹脹悶,身重,不思飲食,或見低熱,口膩,小便短少,苔膩,脈濡等。發於夏季者,又稱「疰夏」。其與水濕泛濫證的鑒別要點是:
    1. 濕阻脾胃證的病變部位局限,或有季節性的特點,而水濕泛濫證是指全身性的水濕為患。
    2. 前者以胸腹脹悶,不思飲食,身重肢困為主症,其治當運中化濕,而後者以頭面、四肢浮腫,小便不利為主症,其治當溫陽利水。
    3. 暑濕中困脾胃,有時亦會出現顏面虛浮,或四肢發脹的感覺,這是因暑濕的季節特點及暑邪易於耗氣,造成氣虛作脹的表現,□畢竟浮腫輕微,且屬次症。二者當以此為辨。
  3. 水熱互結證與水濕泛濫證:水熱互結證又稱「結胸證」,它是由於表證誤下,外邪內陷,化熱入裡,與水相結於胸脇故名,症見胸脇疼痛,甚則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但頭微汗出,煩躁短氣心中懊憹,口乾舌燥,大便乾結等。其與本證的鑒別是:
    1. 二者雖均曰水,然前者是指外感熱病中的水熱互結,其病變部位在胸脇脘腹,後者是內傷雜病中的水濕泛濫,其病變部位為全身性。
    2. 前者以胸脇疼痛,拒按,但頭微汗出為主症,後者以腫脹為主症。故二者不難分辨。
  4. 水瘀互結證與水濕泛濫證:水瘀互結證是指「臌脹」病中的「肝脾血瘀」的證候,由於肝脾氣滯,日久則脈絡瘀阻,血運不利,脾虛失運而水濕內聚,肝血內凝而血不行水,症見腹大如瓮,脇腹脹痛,青筋顯露,胸水、腹水,面色黯黑,口渴不欲飲,小便不利,舌色紫,有瘀斑,脈細滑或沉濡等。其與水濕泛濫證的鑒別要點是:
    1. 二者雖均有水濕內聚,泛濫胸腹而出現的胸水、腹水、小便不利的症狀,□前者的水溢部位主要在腹部,而後者的水溢部位可泛濫於全身。
    2. 水瘀互結證的病變臟腑主要為肝、脾、腎,而本證是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
    3. 水瘀互結證不僅有水濕內聚的胸水,腹水的症狀,且有明顯的瘀血內結的表現,如腹起青筋,頭面、頸項、胸背等處有血痣,呈血絲紋狀,手掌有赤痕,齒衄,舌有瘀斑或青紫等。故當以此為辨。
  5. 水鬱黃汗證與水濕泛濫證:水鬱黃汗證又稱「黃汗」,這是由於水濕之邪浸漬皮毛,濕邪遏伏化熱,逼汗而出,症見身熱,胸滿,四肢頭面腫,身體重痛,兩□自冷,汗出色黃,脈沉遲等。其與水濕泛濫證的鑒別是:
    1. 二者雖均可見水濕之邪,阻遏氣機流通而出現的四肢頭面腫,然前者為濕熱遏伏,後者為陽氣鬱遏。
    2. 前者的病變部位在皮膚、肉裏、後者的病變部位在肺、脾、腎。
    3. 水鬱黃汗證的主要特點為汗出沾衣如柏汁,而水濕泛濫證主要為浮腫,小便不利。故當以此為辨。

【文獻別錄】

  1. 《素問‧陰陽別論》:「三陰結謂之水。」
  2. 《靈樞‧水脹》:「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
  3. 《金匱要略心典‧水氣病脈證并治》:「風水,水為風激,因風而病水也。風傷皮毛而濕流關節,故脈浮惡風而骨節疼痛也。皮水,水行皮中,內合肺氣,故其脈亦浮,不兼風,故不惡風也。其腹如鼓,即《內經》𪔣𪔣然不堅之意。以其病在皮膚,而不及腸臟,故外有脹形,而內無滿喘也。水在皮者,宜從汗解,故曰:當發其汗。正水,腎臟之水自盛也。石水,水之聚而不行者也。正水乘陽之虛而侵及上焦,故脈沉遲而喘。石水因陰之盛而結於少腹,故脈沉腹滿而不喘也。黃汗,汗出沾衣如柏汁,得之濕熱交病,而濕居熱外,其盛於上而陽不行,則身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則侵及於裏而榮不通,則逆於肉理而為癱膿也。」
  4. 《醫宗金鑒‧金匱要略注》:「諸有水者,謂諸水病也。治諸水之病,當知表裏上下分消之法。腰以上腫者水在外,當發其汗乃癒,越婢、青龍等湯證也;腰以下腫者水在下,當利小便乃癒,五苓、豬苓等湯證也。」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