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痰瘀互結
別名痰瘀阻絡、痰瘀痹阻、痰瘀、血瘀痰聚
【概念】

痰瘀互結證是痰滯與瘀血相互搏結、阻礙氣機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表現的概稱。本證是由於臟腑功能失調,血瘀聚濕生痰或痰滯礙血致瘀,痰滯與瘀血交結所致。

本證臨床表現隨瘀阻部位而異,主要表現有:麻木沉重,刺痛不移,經久不癒,遇寒尤甚,得溫則舒;體內腫塊,固定不移;神識不清或狂躁不安:舌質暗紫,舌苔厚膩等。

痰瘀互結證常見於「胸痹」、「痹證」、「肺癱」、「狂證」、「中風後遺症」、「癥瘕」等疾病中。

本證在臨床上應與「風痰證」、「血瘀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痰瘀互結證往往見於纏綿時日,久治不癒的疾病,在不同的疾病中表現不同。

  1. 在胸痹中出現痰瘀互結證,則表現為胸部刺痛徹背,固定不移,入夜或感寒則痛甚,咳唾痰涎,舌質暗紫,舌苔厚膩,此由寒痰與瘀血相互搏結於胸,脈絡不通,氣機阻滯所致,治宜化痰祛瘀,宣痹通陽,方用栝蔞薤白半夏湯(《金匱要略》)合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化裁。
  2. 在痹證中出現痰瘀互結證,則以局部刺痛,固定不移,遇寒痛甚,夜痛增劇,伴麻木沉重,皮色紫暗,關節畸形為特徵,此為痰瘀阻滯,脈絡不通所致,治宜化痰祛瘀,通絡止痛,方選活絡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化裁。
  3. 在肺癱中出現痰瘀互結證,其特點為咳吐膿痰,氣味腥臭,或咯血,胸部脹悶刺痛,其病機為邪熱痰濁與瘀血壅肺,內結成癱,治宜滌痰化瘀,清熱開結,方選千金葦莖湯(《備急千金要方》)合小陷胸湯(《傷寒論》)化裁。
  4. 在狂證中出現痰瘀互結證,其臨床表現除喧擾打瘗,狂躁不寧,或痴呆遲緩,神情淡漠等精神失常症狀外,尚有面色晦暗,舌質暗紫,脈沉澀等瘀血內阻的特徵,此為痰瘀犯心,擾亂神明所致,治宜鎮心滌痰,活血化瘀,方選癲狂夢醒湯(《醫林改錯》)化裁。
  5. 在中風後遺症中出現痰瘀互結證,除表現半身不遂,肢體麻木,口眼喎斜,語言不利等症外,尚有面色暗晦,舌質紫暗有瘀斑等特點,此為痰瘀互結,脈絡痹阻,氣不能行,血不能榮,肢體失養所致,治宜益氣活血,祛風化痰,方選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加菖蒲、遠志、南星、白附子等。
  6. 在癥瘕中痰瘀互結證表現為腹內腫塊,按之不移,脹痛或刺痛,舌暗苔膩等症,此為痰瘀互結,積而成塊,治當活血化痰,消癥散結,方選鱉甲煎丸(《金匱要略》)或化積丸(《雜病源流犀燭》)。

痰瘀互結證多見於陽氣不足之人。陽氣不足,氣運乏力,水濕停滯則為痰,血行受阻則為瘀,況且痰滯礙血又可致血瘀,血瘀濕滯則致痰凝,痰瘀形成後,因氣血周流失暢,愈加耗奪已損之陽。這種痰瘀互結兼陽虛的病人,除其痰瘀互結本證外,街可出現神疲乏力,少氣懶言,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尿清便溏等陽虛證候。痰瘀為陰邪,在夜晚或週寒冷,陰得陰助而症狀加重。陽虛證的主要表現有:神疲乏力,少氣懶言,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尿清便溏等症。週此情況,治療痰瘀互結證常在化痰活血的同時配伍溫陽益氣之品。痰瘀互結證一般病程均較長,纏綿難癒。在青壯年多表現為痹證、肺癱、狂證;在老年人多表現為胸痹或中風後遺症。故痰瘀互結證的臨床表現因人而異,治療亦應因人制宜。

【類證鑑別】

  1. 風痰證與痰瘀互結證:風痰證與痰瘀互結證均可出現中風後遺症之半身不遂,肢體麻木,口眼喎斜,語言不利等共同症狀,故應予以鑒別。痰瘀互結證是由於臟腑功能失職,氣血津液運行受阻,或濕聚生痰,痰滯而血瘀,或血阻而瘀,瘀血內阻,津運不暢而生痰,痰瘀互結,阻礙氣機所引起。痰瘀互結之中風後遺症,其特點是面色晦暗,舌紫有瘀斑等瘀血的表現。風痰證是由於勞倦內傷,脾失健運,痰濁內生,肝風夾痰,橫竄經絡所致。其中風後遺症伴有喉中痰鳴,頭暈目眩,舌苔厚膩,脈弦滑等風痰上擾之象。從病程來區分,中風後遺症之風痰證出現在先,病程較短,而痰瘀互結證出現在後,病程較長,風痰證經久不癒多發展為痰瘀互結證。
  2. 血瘀證與痰瘀互結證:此二證均可出現刺痛不移,體內腫塊,或狂躁不寧等共同表現。血瘀證是由於氣虛、氣滯、血寒等原因使血行不暢,發生凝滯不通所致。血瘀證的臨床特點為肌膚甲錯,唇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而痰瘀互結證一般兼有局部麻木沉重,舌苔厚膩等特點。某些表現為瘀血證的患者,若活血化瘀久治不癒,雖未見痰滯表現,亦應考慮到痰與瘀的關係,按痰瘀互結證治療,往往取效。

【文獻別錄】

  1. 《症因脈治‧痹證》:「胸痹之症,即胃痹也。胸前滿悶,凝結不行,食入即吐,不得下咽,或時作嘔,此胸痹之症也。胸痹之因,飲食不節,飢飽損傷,痰凝血滯,中焦混濁,則閉食悶痛之症作矣。」
  2. 《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七日食痰。飲食不消,或夾瘀血,遂成窠囊,以至痞滿不涵。宜黃瓜蔞丸。」
  3. 《類證治裁‧痞滿》:「痰夾瘀血成窠囊,作痞,脈沉澀,日久不癒。惟悲哀鬱抑之人有之,宜從血鬱治。桃紅、紅花,丹皮、香附、降香、蘇木、韮汁,童便。」
  4. 《清代名醫醫案精華‧葉天士醫案》:「經幾年宿病,病必在絡。痛非虛證,因久延體質氣餒,遇食物不適,或情懷鬱勃,痰因氣滯,氣阻血瘀,諸脈逆亂,煩吐污濁,而大便反秘。醫見身體肢冷,認為虛脫,以理中和附子溫裏護陽。夫陽氣皆屬無形,況乎病發有因,決非陽微欲脫。憶當年病來,宛是肝病。凡疏通氣血皆效,其病未得全好,由乎性情食物居多。夏季專以太陰陽明通劑,今痛處在脘,久則瘀濁復聚,宜淡味薄味清養。初三竹瀝泛丸,仍用;早上,另立通瘀方法。蘇木、人參、鬱金、桃仁、歸尾、柏子仁、琥珀、茺蔚、紅棗肉丸。」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