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痰瘀互结
别名痰瘀阻络、痰瘀痹阻、痰瘀、血瘀痰聚
【概念】

痰瘀互结证是痰滞与瘀血相互搏结、阻碍气机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的概称。本证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血瘀聚湿生痰或痰滞碍血致瘀,痰滞与瘀血交结所致。

本证临床表现随瘀阻部位而异,主要表现有:麻木沉重,刺痛不移,经久不愈,遇寒尤甚,得温则舒;体内肿块,固定不移;神识不清或狂躁不安:舌质暗紫,舌苔厚腻等。

痰瘀互结证常见于“胸痹”、“痹证”、“肺瘫”、“狂证”、“中风后遗症”、“癥瘕”等疾病中。

本证在临床上应与“风痰证”、“血瘀证”相鉴别。

【鑑別處理】

痰瘀互结证往往见于缠绵时日,久治不愈的疾病,在不同的疾病中表现不同。

  1. 在胸痹中出现痰瘀互结证,则表现为胸部刺痛彻背,固定不移,入夜或感寒则痛甚,咳唾痰涎,舌质暗紫,舌苔厚腻,此由寒痰与瘀血相互搏结于胸,脉络不通,气机阻滞所致,治宜化痰祛瘀,宣痹通阳,方用栝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合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化裁。
  2. 在痹证中出现痰瘀互结证,则以局部刺痛,固定不移,遇寒痛甚,夜痛增剧,伴麻木沉重,皮色紫暗,关节畸形为特征,此为痰瘀阻滞,脉络不通所致,治宜化痰祛瘀,通络止痛,方选活络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裁。
  3. 在肺瘫中出现痰瘀互结证,其特点为咳吐脓痰,气味腥臭,或咯血,胸部胀闷刺痛,其病机为邪热痰浊与瘀血壅肺,内结成瘫,治宜涤痰化瘀,清热开结,方选千金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合小陷胸汤(《伤寒论》)化裁。
  4. 在狂证中出现痰瘀互结证,其临床表现除喧扰打瘗,狂躁不宁,或痴呆迟缓,神情淡漠等精神失常症状外,尚有面色晦暗,舌质暗紫,脉沉涩等瘀血内阻的特征,此为痰瘀犯心,扰乱神明所致,治宜镇心涤痰,活血化瘀,方选癫狂梦醒汤(《医林改错》)化裁。
  5. 在中风后遗症中出现痰瘀互结证,除表现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㖞斜,语言不利等症外,尚有面色暗晦,舌质紫暗有瘀斑等特点,此为痰瘀互结,脉络痹阻,气不能行,血不能荣,肢体失养所致,治宜益气活血,祛风化痰,方选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菖蒲、远志、南星、白附子等。
  6. 在癥瘕中痰瘀互结证表现为腹内肿块,按之不移,胀痛或刺痛,舌暗苔腻等症,此为痰瘀互结,积而成块,治当活血化痰,消症散结,方选鳖甲煎丸(《金匮要略》)或化积丸(《杂病源流犀烛》)。

痰瘀互结证多见于阳气不足之人。阳气不足,气运乏力,水湿停滞则为痰,血行受阻则为瘀,况且痰滞碍血又可致血瘀,血瘀湿滞则致痰凝,痰瘀形成后,因气血周流失畅,愈加耗夺已损之阳。这种痰瘀互结兼阳虚的病人,除其痰瘀互结本证外,街可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尿清便溏等阳虚证候。痰瘀为阴邪,在夜晚或周寒冷,阴得阴助而症状加重。阳虚证的主要表现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尿清便溏等症。周此情况,治疗痰瘀互结证常在化痰活血的同时配伍温阳益气之品。痰瘀互结证一般病程均较长,缠绵难愈。在青壮年多表现为痹证、肺瘫、狂证;在老年人多表现为胸痹或中风后遗症。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治疗亦应因人制宜。

【類證鑑別】

  1. 风痰证与痰瘀互结证:风痰证与痰瘀互结证均可出现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㖞斜,语言不利等共同症状,故应予以鉴别。痰瘀互结证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职,气血津液运行受阻,或湿聚生痰,痰滞而血瘀,或血阻而瘀,瘀血内阻,津运不畅而生痰,痰瘀互结,阻碍气机所引起。痰瘀互结之中风后遗症,其特点是面色晦暗,舌紫有瘀斑等瘀血的表现。风痰证是由于劳倦内伤,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肝风夹痰,横窜经络所致。其中风后遗症伴有喉中痰鸣,头晕目眩,舌苔厚腻,脉弦滑等风痰上扰之象。从病程来区分,中风后遗症之风痰证出现在先,病程较短,而痰瘀互结证出现在后,病程较长,风痰证经久不愈多发展为痰瘀互结证。
  2. 血瘀证与痰瘀互结证:此二证均可出现刺痛不移,体内肿块,或狂躁不宁等共同表现。血瘀证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等原因使血行不畅,发生凝滞不通所致。血瘀证的临床特点为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而痰瘀互结证一般兼有局部麻木沉重,舌苔厚腻等特点。某些表现为瘀血证的患者,若活血化瘀久治不愈,虽未见痰滞表现,亦应考虑到痰与瘀的关系,按痰瘀互结证治疗,往往取效。

【文獻別錄】

  1. 《症因脉治‧痹证》:“胸痹之症,即胃痹也。胸前满闷,凝结不行,食入即吐,不得下咽,或时作呕,此胸痹之症也。胸痹之因,饮食不节,饥饱损伤,痰凝血滞,中焦混浊,则闭食闷痛之症作矣。”
  2. 《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七日食痰。饮食不消,或夹瘀血,遂成窠囊,以至痞满不涵。宜黄瓜蒌丸。”
  3. 《类证治裁‧痞满》:“痰夹瘀血成窠囊,作痞,脉沉涩,日久不愈。惟悲哀郁抑之人有之,宜从血郁治。桃红、红花,丹皮、香附、降香、苏木、韮汁,童便。”
  4.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经几年宿病,病必在络。痛非虚证,因久延体质气馁,遇食物不适,或情怀郁勃,痰因气滞,气阻血瘀,诸脉逆乱,烦吐污浊,而大便反秘。医见身体肢冷,认为虚脱,以理中和附子温里护阳。夫阳气皆属无形,况乎病发有因,决非阳微欲脱。忆当年病来,宛是肝病。凡疏通气血皆效,其病未得全好,由乎性情食物居多。夏季专以太阴阳明通剂,今痛处在脘,久则瘀浊复聚,宜淡味薄味清养。初三竹沥泛丸,仍用;早上,另立通瘀方法。苏木、人参、郁金、桃仁、归尾、柏子仁、琥珀、茺蔚、红枣肉丸。”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