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腎陽虛水泛
別名腎虛水泛
【概念】

腎陽虛水泛證是指腎陽虛衰,膀胱氣化失司,水濕逗留的證候。多由久病失調,或素體虛弱,腎陽虧耗所致。

主要臨床表現為:尿少身腫,腰以下為甚,按之沒指,畏寒肢冷、腰膝酸冷、腹脹滿,舌體胖嫩,舌質淡,有齒痕,苔白滑,脈沉遲。

腎陽虛水泛證常見於「水腫」、「痰飲」等疾病中。

本證通常應與「腎陽虛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腎陽虛水泛證出現於水腫病及痰飲病時,其病理特點及臨床表現相似。所不同的是,

  1. 在水腫病中以全身浮腫,腰以下腫甚,按之沒指,舌體胖嫩為特點,病由腎陽虛而氣化無權,水濕泛濫所致,治宜溫腎暖陽,化氣行水,方用真武湯(《傷寒論》);
  2. 在痰飲病中以飲留腸胃,胸脅支滿,脘部有振水音,嘔吐清水痰涎,少腹拘急,臍下動悸,小便不利,舌苔灰膩,脈弦滑為特點,多由腎陽虛衰,失於蒸化,膀胱氣化無權,水液內停腸胃所致,治宜溫陽利水,方選金匱腎氣丸(《金匱要略》)合五苓散(《傷寒論》)。

腎陽虛水泛證多見於年高體衰之人,在小兒則多由先天腎氣不充,後天調養失宜所致。本證在病機演變過程中,可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水氣凌心,由腎陽衰而水氣上逆,停聚胸膈壅遏心陽所致,出現心悸、氣促、脈促等症;二是水寒射肺,由腎陽虛而水濕逗留,水寒之氣上犯於肺,使肺氣失於宣肅,出現咳嗽、氣喘、痰涎多稀白、不能平臥等症。

【類證鑑別】

  1. 腎陽虛與腎陽虛水泛證:腎主水,司氣化,司二便。若因勞倦內傷,房室過度,或因久病遷延,腎氣虧耗,腎陽漸衰,腎虛則開闔不利,膀胱氣化失常,水液停積,泛濫橫溢,形成腎陽虛水泛證。腎陽虛證與腎陽虛水泛證的病變性質雖有相同之處,但前者屬純虛之證,後者虛中夾實,病變程度有深淺的不同。前者以元陽不足,溫煦失職,性機能衰弱為主要臨床表現;後者則以全身水腫,腰以下為甚,按之沒指,舌體胖嫩等水濕泛濫為主要表現。

【文獻別錄】

  1. 《醫門法律‧水腫門》:「腎者,胃之關也。腎司開闔,腎氣從陽則開,陽太盛則關門大開,水直下而為消;腎氣從陰則闔,陰太盛則關門常闔,水不通即為腫。」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