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气阴两虚
别名气阴虚、气阴两伤、气阴欲脱
【概念】

气阴两虚证是指机体的元气和真阴两个方面同时都出现不足,它既有肺、脾、肾三脏元气亏损的症状,又有五脏津液内耗,营阴不足的阴虚热盛的表现。本证常见于外感温病及内伤杂病的中后期,因经久不愈,或汗、吐、下、利太过,气阴耗伤所致。

本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疲乏力,汗出气短,干咳少痰,纳呆,口干咽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心悸,手足心热,腰酸耳鸣,尿少便结,舌红绛,苔少,脉细数无力等症状。

本证散见于外感温热病中的“春温”、“暑温”、“湿温”,“秋燥”及内伤杂病的“胃脘痛”、“肺痨”、“心悸”、“劳淋”等病变中。

气阴两虚证应与“气血两虚证”、“阴阳两虚证”相鉴别。

【鑑別處理】

由于形成本证的病因、病邪以及病变性质,病位的不同,临床应详加辨析。在外感温热病中,

  1. 本证可见于“春温”,多因感受春令温热之邪,邪热客于气分,热结阳明,耗伤气津,导致胃肠传导失司而表现身热,神疲乏力,口干咽痛,少腹胀满坚实,大便秘结,苔焦黄,脉沉弱等症,治宜益气养阴,增液导下,方选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加减。又可见于“暑温”,多因暑令炎热,热邪逼汗,易于耗伤气阴,《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金子久医案》中曾说:“经大汗则气从此外耗,为大热则阴由此内耗”。若暑伤气阴,症见汗出多而身热,肢体倦而神疲,口渴而心烦,脉虚而无力,治宜清暑热而益气阴,方选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加减;若暑热退而气阴耗损过极,慎防液耗气脱,症见发热已退,汗出不止,口渴烦热,气短喘促,脉散大无力,此气不固摄而阴不内守也,急以益气敛阴,生津固脱,方选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2. 又如本证在“湿温”病中,多因屡经发汗,由于湿性粘滞,汗出而湿热不解,湿遏郁而气阴大亏,出现发热汗出不解,神倦气怯,胸腹部白㾦干白如枯骨,舌淡,苔滑腻,脉细数等气阴两虚的“枯㾦”,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敛液,方选生脉散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减。
  3. 本证又可见于“秋燥”中,秋令燥邪犯肺,燥易化热而伤气阴,出现身热,干咳无痰,气喘口渴,心烦,胸胁胀闷,口鼻干燥,苔少,舌边尖红,脉细数等症,治宜清肺润燥,方选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加减;
  4. 若燥邪化热,灼伤肺胃,津液内耗,会出现肺胃气阴两伤,症见身热不扬,干咳不已,胸腹隐痛,胃脘有灼热感,咽干口渴,舌燥苔剥,脉细数,治宜清养肺胃,方选沙参麦多汤加减。
  5. 若温邪热毒,深入下焦,耗伤真阴,或误用汗法,会出现心悸,震荡不安,自汗不止者,表现为心肾气阴两虚,治宜益气镇摄,扶正培元,方选救逆汤(《温病条辨》)加减,其方后指出:“脉虚大欲散者,加人参二钱”。
在内伤杂病的辨证中,本证往往涉及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脏腑。
  1. 如本证在“胃脘痛”中,多因饮食不节,脾胃素虚,更加七情内伤,肝气郁滞,气郁化火,横逆犯胃,灼伤胃阴,表现为脾胃肝之气阴两虚,症见胃脘隐痛胀满,胀甚于痛,嘈杂口干,神疲乏力,时有嗳气,大便溏薄,胃脘部时有灼热感,舌红,苔少,脉细弦无力,治宜调肝和胃,益气养阴,方选养胃汤(《证治准绳》)合芍药甘草汤(《伤寒论》)加减。
  2. 又如“肺痨”而见本证者,多因禀赋虚弱,起居不慎,劳倦思虑,耗散元气,正气不足,瘵虫乘虚而入,损伤肺阴,出现脾胃肺之气阴两虚,症见咳嗽咯血,午后潮热,脸泛桃红,气短神疲,语声低微,自汗盗汗,纳食减少,舌红苔少,脉细无力,治宜益气养阴,培土生金,方选月华丸(《医学心悟》)加减。
  3. 本证又可见于“心悸”病中,多因素体虚弱,脾胃不足,思虑过度,耗伤心血,血虚而阴亏,出现脾胃心之气阴两虚,症见心悸不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口干咽痛,手足心热,神疲乏力,舌淡红,苔少,脉细数或结代,治宜益气养心,滋阴宁神,方选天王补心丹(《世医得效方》),或炙甘草汤(《伤寒论》)加减。
  4. 本证还可见于“淋证”中,多因久淋不愈,脾胃元气亏损,更兼劳累过度,房室不节,或利渗伤津,出现脾胃肾之气阴两虚,由于遇劳即发,故称“劳淋”。症见小便淋沥,反复发作,精神困惫,少腹胀堕,口干咽痛,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当健脾益气,滋阴补肾,方选七味都气丸(《医宗己任编》)加减。
上面重点阐述了由脾胃气虚而影响其它脏腑所出现的本证。当然,还可见因肺气虚或肾气虚而影响其它脏腑所出现的本证,如可见
  1. 肺脾气阴两虚所致的“肺痿”;
  2. 肺心气阴两虚所致的“怔忡”;
  3. 肺肝气阴两虚所致的“咳血”;
  4. 肺肾气阴两虚所致的“喘证”;
  5. 心肾气阴两虚所致的“不寐”;
  6. 肝肾气阴两虚所致的“中风”
等等。总之,临床应从整体观及脏腑相关学说出发,抓住气阴损伤的部位、主要脏腑,才能从错综复杂的病症中分辨清晰,有条不紊。

必须指出,不论外感或内伤为患,本证多见于素体气虚或阴虚之人。好发于夏秋季节,因暑夏炎热,易于耗气伤阴,秋燥犯袭,易于化热,灼伤气阴而致本证。除上述病因外,尚应重视医源性因素,由于误下、误吐、发汗过多、利渗无度等,可使机体的元气亏损,阴液丢失,从而导致本证的出现,不可不慎。

综上所述,本证在演化的过程中,每每可兼夹郁、痰、瘀等病邪。气阴两虚而夹气郁者,多因情绪抑郁,肝郁化火而加重气阴的耗伤,如干咳喘息等症;气阴两虚而兼夹痰热者,多因脾气虚而痰湿内停,化燥热而气阴更伤,如眩晕等症;气阴两虚而兼夹瘀血者,多为瘀血阻滞而化热伤阴,如噎膈、症积等症。对于兼夹病邪者,当攻补兼施,切不可滥施峻剂,若攻伐太过,有犯虚虚之戒。俗有“温阳易而复阴难”之说,说明气阴的恢复要有一个过程,宜缓缓图治,不可操之过急,妄投滋腻,反碍胃气的生发。气阴两虚证若不能渐渐恢复,气虚及阳,可导致阴阳两虚证。这是气血阴阳虚证发展至后期,必然会累及肾阴、肾阳的根本。最后,由于元阴、元阳的衰竭,阴阳离决,生命也就停息了。

【類證鑑別】

  1. 气血两虚证与气阴两虚证:二者临床上均可见神疲乏力,呼吸气短,纳食少罄的“气虚”表现。但气血两虚证是“气”与“血”两个方面均见亏损,人体化源不足,脏腑功能衰退,症见神疲乏力,呼吸气短,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无华,手足麻木,指甲色淡,舌淡而嫩,脉细弱无力等症状。与气阴两虚证的鉴别要点为:
    • 一、气血两虚证是气血同病,而气阴两虚证是气阴同病。
    • 二、前者有明显的“血虚”症状,如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口唇指甲无华;而气阴两虚证则有明显的“阴虚生内热”的症状,如干咳少痰,口干咽痛,午后潮热,手足心热。
    • 三、气血两虚证在疾病演变过程中,可因血虚而致阴亏,导致气阴两虚,两者在病机上互有关联。
    • 四、气血两虚证治当补益气血,而气阴两虚证治宜益气养阴生津。
  2. 阴阳两虚证与气阴两虚证:二者均属虚证,且都有阴虚证的表现。但阴阳两虚证主要是指肾的元阴、元阳俱虚,不论心、肺、肝、脾的阴阳不足,发展至后期,必然会累及肾之真阴真阳,因为肾阴肾阳是全身阳气和阴液的基础,故临床所指阴阳两虚,即是指肾。而气阴两虚证的病变部位,不一定在肾,五脏皆可出现。气阴两虚证有明显的神疲乏力,语声低微,呼吸气短等气虚症状;而阴阳两虚证不仅有阴液不足的表现,还可见阳气不足,阳虚生外寒的表现。例如“肺痨”所致的阴阳两虚证,可见咳呛咯血,上气喘促,动辄更甚的肺部表现,并有肾阴虚的骨蒸劳热,盗汗遗精,又有肾阳虚的腰膝酸冷,形寒肢冷,自汗阳萎,舌淡胖,脉沉细等症。故临床上只要抓住阳虚生寒的特点,不难鉴别两证。

【文獻別錄】

  1. 《外感温热篇》:“再有一种白㾦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湿热伤肺,邪虽出而气液枯也,必以甘药补之;或未至久延伤及气液,乃湿郁卫分,汗出不出之故,当理气分之邪;或白如枯骨者多凶,为气液竭也。”
  2. 《温病条辨‧下焦篇》:“热入血室,医与两清气血,邪去其半,脉数,余邪不解者,护阳和阴汤主之。”“暑邢久热,寝不安,食不甘,神识不清,阴液元气两伤者,三才汤主之。”“久痢阴伤气陷,肛坠尻酸,地黄余粮汤主之。”“久痢伤阴,口渴舌干,微热微咳,人参乌梅汤主之。”
  3.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马培之医案》“脉象虚细,左关较弦,脾胃久亏,肝阳偏旺,加以操持过度,心气亦虚。入夏以来,又感寒暑之邪,致患腹痛泄泻诸候,现已就痊。黎明时肠鸣腹痛,口泛清涎,四肢骨节酸痛,口渴心烦,夜不安寐。饵荤则便薄,舌苔中剥,气阴两伤,中气不能建立,偏寒偏热之剂,在所难投。拟调养心脾,兼立中气。党参、淮药、枣仁、乌梅、白芍、炙草、于术、当归、茯神、料豆、炙耆、益智、红枣。”
  4.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金子久医案》“又,年逾七十,病越两旬,不独真阴受损,抑亦真气被耗,投胶地入阴而保液,参参麦入气以存津。两日以来,似见转机,烈势渐见退舍,津液亦见来复。脉象刚躁亦减,舌质刚燥未泽,大便六日不更,腑气通降失司,余波热痰,由此留恋。治法仍从原意增损。西洋参、鲜大生地、阿胶、犀角、煅石膏、人中黄、瓜蒌仁、丹皮、银花、桔梗、竹沥、桑叶。”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