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脾气虚
别名脾气虚弱、脾气不足、中气不足、中气虚弱、中气虚衰
【概念】

脾气虚或称脾气不足、中气不足。脾气虚证是指脾不健运以及元气不足而形成的证候。精气夺则虚。气化于精,精生于水谷,而水谷的运化、吸收、输布,皆赖于脾气的盛衰。若脾气不足,脾失健运,则水谷不化;榖不化则精少;精少则气衰。《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说: “脾胃气衰,元气不足” 。其原因多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年老体衰,或大病初愈,调养失慎等。

脾气虚证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食欲不振,食入即饱或食后脘腹胀满,口不知味,甚者全不思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不收,倦怠嗜卧,面色萎黄不华,消瘦,舌质淡或淡胖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无力。

脾气虚证临床常见于 “泄泻” 、 “胃脘痛” 、 “腹痛” 、 “水肿” 、 “痰饮” 、 “哮喘” 、 “痿证” 、 “虚劳” 、 “小儿疳积” 等病中。

脾气虚证常易与 “脾阳虚证” 、 “脾虚湿困证” 、 “心脾两虚证” 相混淆,临床应注意鉴别。

【鑑別處理】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说: “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脾气一虚,诸病因之而起,然不同疾病中脾气虚的临床表现、病机、治法亦各不相同,应予以辨析。

  1. 脾气虚证在泄泻病中表现的特点是:较多见于久泻,所以又称脾虚泄泻。临床主要表现为久泻不愈,谷食不化,大便时溏时泻,时轻时重,多食或进油腻饮食则腹胀肠鸣,腹泻次数增多。缘由脾气虚弱,运化无权,水湿不化,而食入不消,清浊不分,故大便溏泻,且久泻不愈。《沈氏尊生书.泄泻源流》曰: “濡泄一症,又名洞泄。乃为湿自甚,即脾虚泄也。由土虚不能制湿水,肠胃不固,湿反胜而成病”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病谟》的诸泄泻论治中说: “若止因脾虚者,惟四君子汤、参术汤、参苓白术散之属为宜” 。
  2. 若胃脘痛、腹痛出现脾虚证,其疼痛部位在胃脘或在脐上,疼痛的原因多因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大病初愈而复伤脾胃,或劳倦过度,致使脾气不能健运而成,疼痛的特点一是绵绵而痛,二是症状乍轻乍重,病程长,三是喜按,得暖则痛减。临床上脾气虚证的胃脘痛、腹痛与脾胃阳虚的虚寒性胃痛、腹痛很难截然区分,因气亦属阳,阳虚疼痛即气虚痛的进一步发展,治当健脾益气温中,方用小建中汤黄耆建中汤(《金匮要略》)。
  3. 若水肿病见脾气虚证,其特点是浮肿起于目窠之下,晨起头面较显著,劳累后则下肢肿甚,甚则通体浮肿,小便正常或少,《灵枢.水胀》曰: “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状,其头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 ,这种先由目下,次足胫,终及腹踵而遍及全身的浮肿,多由脾气不足所致,《沈氏尊生书.肿胀源流》云: “病水者,脾必虚,故必健脾为主” , “理气养脾,以治其本,使脾气实而健运,则水自行” ,方用参术健脾丸(《沈氏尊生书》),或用六君子汤(《妇人良方》)合五苓散(《伤寒论》)加减。
  4. 若痰饮见脾气虚者,其痰必清稀,或多泡沬,量多而易咳出。因中焦脾气不足,健运之职失司,水湿不化为津液而内停,湿聚成痰。故有 “脾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脾非其治也” 的说法。《医宗必读.痰饮》曰: “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肠,淤而成痰。故治痰先补脾,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 。方用二陈汤(《和剂局方》)、白术丸(《洁古家珍》)、六君子汤(《妇人良方》)加减。
  5. 若哮喘病而见脾气虚者,则多见于儿童禀赋不充,脾土素弱,水谷不化为精微,而成痰浊内宿。每因饮食不当或感受外邪,则哮喘之症状突然发作,呼吸有声,呀呷不已。当其发作之时,辨其冷热之不同,以降逆平喘;缓解之时,当健脾以固其本。方用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二陈汤六君子汤加减。
  6. 痿病见脾气虚者,四肢痿软无力,症状逐渐加重,阳明脾土主四肢肌肉,润宗筋,束筋骨兴利关节,脾土虚则气血少,宗筋失润,筋骨弛缓,四肢痿废不用,故有 “治痿独取阳明” 之说。《医学正传.痿证》云: “脾伤则四肢不能为用而诸痿作矣,……阳明实则宗筋润,能束骨而利关节矣。治痿之法,无出于此” 。方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加减。
  7. 若虚劳内伤发热见脾气虚证,必素体有脾虚见症,热势或高或低,劳累后加重,缠绵日久不愈。李东垣《脾胃论》说: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 ,即脾气虚而发热,治疗应补中益气、甘温除热,方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虚劳病而见脾气虚证,大多属于虚劳之轻证。其临床表现特点如李东垣《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中所云: “食入则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脾亏弱也” 。治宜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砂仁(《风劳臌膈四大证治》),或香砂养胃丸(《慈禧太后医方选议》)。
脾胃为后天之本,居中焦以灌四旁,饮入于胃,脾气散精,五脏六腑皆得以滋养。《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中说: “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故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 。脾胃气虚,百病由生;且多种疾病过程中,也有脾气虚证。种种表现虽各不相同,然也各有特点,足为鉴别的可靠依据。

脾气虚证多见于先天不足及后天喂养摄护不当的婴幼儿童,或年老体弱者,或久病、大病之后元气未复的病人。婴幼儿童的脾气虚证,多表现为消化不良、呕吐、羸瘦而肚腹胀大,面色青白而无华;老年体弱者出现脾气虚证,多见身体沉重、四肢无力、倦怠嗜卧;久病、大病初愈而见脾气虚证,多见消瘦、乏力、语声低微、面色萎黄、动则气短。

脾与胃同居中焦,《诸病源候论.脾胃诸门》云: “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互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 。脾气一虚,鲜有胃气不虚者,故临床往往称 “脾胃气虚” ,两者不能截然分开。但仔细分辨,二者又不尽相同,以脾气虚为主者,磨化之功能失健,食少纳呆,脘脤便溏;以胃气虚为主者,则受纳功能不良,噫气,恶心呕吐。脾胃气虚者,临床治疗应补脾气,辅以消导之品,方用楂曲六君子汤(《医碥》)。

【類證鑑別】

  1. 脾阳虚证与脾气虚证:气亦属阳,气虚往往是阳虚的初期阶段,而阳虚则常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脾气虚证的病机特点,是以脾的健运机能减退为主。《诸病源候论.脾胃诸病》云: “脾气磨而消之,则能食” , “食不消,脾不磨也” ,脾气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饮食减退,成由于 “食不消” 而引起脘腹胀满,腹泻谷不化;脾气虚则气血化源不足,四肢肌肉缺少气血充养,表现为肢体倦怠乏力,以及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脉弱诸症。而脾阳虚证则除上述脾气虚证的症状之外,必有 “阳虚则寒” 的畏寒肢冷的寒证表现,或脘腹疼痛而喜暖喜按,或肠鸣泄泻而完谷不化,或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或口吐清涎,或脉沉迟细弱等一派阳虚不足之征。两者的鉴别要点,是有无寒证征象:阳虚则寒,气虚者无寒象表现;脾阳虚证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若暴病而出现脾阳不足,则多为阴寒内盛或寒邪直中太阴脾土所成。
  2. 脾虚湿困证与脾气虚证:湿为阴邪,导致水湿内盛的原因,轻者由于脾气不足,健运失司,而水湿不化;重者由于脾阳不振,而水湿停聚。前者主要表现为头身肢体困重,舌苔白腻;后者主要表现肢寒畏冷,或为痰饮,或为水肿等等。一般所谓脾虚湿困证,是指脾气虚而被湿邪所困,其病因多为过食生冷,或内湿素盛之体,过食生冷、坐卧湿地,致使湿困脾土。脾虚湿困证若先因脾虚水湿不化而致者,多为本虚标实证,或虚实夹杂证,其病,程迁延日久,较难治疗。若因过食生冷或坐卧湿地,水湿之邪由外而入者,则多为实证,其病程也短。容易治愈。脾虚湿困证与脾气虚证二者鉴别的要点是:前者为有形之湿邪,为宜证;后者为无形之气虚,为虚证。
  3. 心脾两虚证与脾气虚证:心脾两虚是指脾气既虚又兼心血不足的临床表现。由于脾气虚、中焦化源不足,水谷之精微不能化生为血,故血少而心失所养,形成心血不足,出现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状。常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以致脾气不足,脾不健运,气少血虚,心神失养。《济生方.健忘论治》曰: “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精,使人健忘” 。心脾两虚证,从病因病机分析,脾气虚在先而心血虚在后,故补脾即可以养心。或忧思气结,或饮食不节,或久病失调,造成脾气虚不能化生心血;或脾气虚而不能摄血,遂发生种种出血症状,造成血少而心失所养,都是形成心血不足的原因。从临床症状的表现来看,心脾两虚证除脾气不足外,当有健忘、心悸等心血不足的症状。其治疗也应以补脾为主,养心安神为辅。心脾两虚证与脾气虚证虽然均有脾气不足的表现,但前者必有心悸、健忘等血不养心的症状,与单纯脾气虚证不同,可资鉴别。

【文獻別錄】

  1. 《卫生宝鉴.劳倦所伤虚中有寒》: “脾胃属土,处在中解,在五脏曰孤脏,在三焦曰中焦。中焦独治在中,……脾不足者,以甘补之,补中助脾,必须甘剂。”
  2. 《医述.脾胃》:“ 脾气伤者,脉浮大而无力,……更有脉大、饱闷,有似食滞,此乃脾虚而见假象 。”
  3. 《笔花医镜.脾部》:“ 脾虚者,右关脉必细软,其症为呕吐,为泄泻,为久痢,为腹痛,为肢软,为面黄,为发肿,为肌瘦,为鼓胀,为恶寒,为自汗,为积滞不消,为饮食不化,为脱肛,为肠血 。”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