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血虛津虧
別名津傷血虛
【概念】

血虛津虧證是由於素體血虛,汗、吐、瀉,或溫熱病邪耗津傷液,或因失血,產後出血過多,導致陰血與津液虧損,臟腑失於濡養所表現的證候。

主要臨床表現為:形體消瘦,頭暈耳鳴,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口乾咽燥,鼻唇燥裂,乾咳失音,皮膚乾燥,目澀少淚,尿少便結,舌淡少津,苔少或剝,脈細小。

血虛津虧證常見於「便秘」、「燥痺」、「消渴」、「虛勞」、「痿證」等疾病中。

本證應與「陰虛證」、「津液虧虛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血虛津虧證系素體血虛,溫病熱邪內結,灼傷津液或失血過多導致的陰血與津液均虧,不能濡養臟腑而致。其臨床表現主要在兩個方面。首先表現為血虛,如頭暈,心悸,面色無華,經少經閉,舌淡,脈細等。二是津虧表現,如口乾咽燥,鼻唇燥裂,雙目乾澀,皮膚乾癢,大便秘結等。本證在不同疾病中表現特點各有不同。

  1. 如在便秘中,其臨床表現為大便乾結,面色淡白無華,心悸健忘,頭暈目眩,口乾,舌淡紅少澤,脈細。本證好發於年老體弱或產後失血者。《丹溪心法‧燥結》認為便秘是由於血少,如說「燥結血少不能潤澤,理宜養陰。」《重訂嚴氏濟生方‧秘結論治》「婦人新產亡血,走耗津液,往往皆令人秘結。」《萬病回春‧大便閉》「久病人虛,大便不通者,是虛閉也;因汗出多大便不通者,精液枯竭而閉也;……老人大便不通者,是血氣枯燥而閉也;虛弱並產婦及失血,大便不通者,血虛而閉也。」認為素體血虛,津虧液少;或產後病後,陰血虛少;或失血奪汗,傷津亡血,均可導致血虛津虧。血虛則大腸不榮,液虧則腸道乾澀,導致大便乾結,便下困難。治宜養血生津,潤腸通便。方用潤腸丸(《沈氏尊生書》)加減。
  2. 在燥痺中,本證表現為肢體關節隱隱作痛,不紅不腫,伸屈不利;甚則麻木不仁,口舌乾燥,肌膚乾澀,燥渴欲飲。《路志正醫林集腋》中反覆強調:「燥痺以陰血虧虛,津枯液涸,筋脈關節失濡為主要病機」。治宜滋陰養血,活血潤燥。方用四物湯(《和劑局方》)合生脈飲(《醫學啟源》)加減。
  3. 消渴病中之血虛津虧證,多在消渴病後期,素體陰血虧虛,飲食不節,房勞過度,燥熱傷津所致。津血同源,津無以化血則血更虧。臨床表現為:多尿,多飲,多食,形體消瘦,頭昏耳鳴,皮膚乾燥,全身燥癢,舌淡紅少苔,脈細數。《證治要訣‧消渴》云:「三消得之氣之實,血之虛,久久不治,氣盡虛,則無能為力矣。」又云:「三消久之,精血既虧,或目無見,或手足偏廢如風疾,非風也。」消渴的病理主要在於陰血津虧,燥熱偏勝。治宜滋陰養血,清熱潤燥。方用六味地黃湯(《小兒藥證直訣》)、合百合固金湯(《慎齋遺書》)加減。
  4. 在痿證中,本證表現為:肢體筋脈弛緩、軟弱,甚則肌肉萎縮和癱瘓。多因素體脾胃虧虛。脾胃乃後天之本,脾胃虛弱,氣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無以濡養五臟,運行血氣;加之腎虛,陰精虧損,腎中水虧火旺,以致筋骨失養,關節不利,肌肉瘦削,肢體痿弱不用。《醫宗必讀‧痿》云:「陽明者胃也,主納水穀,化精微,以滋養表裡,故為五臟六腑之海,而下潤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陽明虛則血氣少,不能潤養宗筋,故弛縱;宗筋縱則帶脈不能收引,故足痿不用。」《素問‧痿論》:「治痿獨取陽明。」因肺之津液來源於脾胃,肝腎之精血有賴於脾胃的生化,因此治療當重補脾胃。治宜健脾養血,濡養筋脈。方用參苓白朮散(《和劑局方》)合虎潛丸(《丹溪心法》)。
  5. 在虛勞中,常因稟賦不足,後天失調,或諸病失治,病久失養,或積勞內傷,形神過耗,漸至元氣虧損,精血虛少,臟腑機能衰退,氣血生化不足。血虛津虧證:在本病中主要表現為形體虛弱,頭暈目昏,耳鳴耳聾,心悸健忘,筋肉酸痛,口乾咽燥,皮膚乾燥,大便秘結,舌淡少苔,脈細數。治宜健脾養血,滋陰生津。方用歸脾湯(《濟生方》)加減。

血虛津虧證多見於各種原因導致的陰血與津液虧損的患者。在病機演變過程中,易生風化燥,而出現筋肉瞤動,手足震顫,肢體麻木等動風症狀及口咽乾燥,皮膚乾澀,渴而喜飲等燥熱表現。由於精血同源,若大量失血或素體血虛,汗吐瀉太過,以致血液和津液大量耗失,病情進一步發展,血脈空虛而表現為面色蒼白,眩暈,心悸,舌淡少苔,脈微欲絕等危重證候者,稱之為「血脫」。這是血虛津虧證在臨床診治時應該注意的。而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兩者相互依存,相互為用,因此血脫又常伴隨氣脫、亡陽。

【類證鑑別】

  1. 陰虛證與血虛津虧證:二者均為虛證。血、精、津、液均屬陰,且「精血同源」、「津血同源」,相互間有密切關係,但二者之間又有所不同。一般來說陰虛證較血虛證范圍更廣。從病因病機而論,血虛津虧證是由素體脾胃虛弱,化源不足,汗、吐、下,或溫熱等病邪耗傷津液,或因故大量失血失液而致。血虛不能滋養頭目則頭暈眼花,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營血不足,心神失養,則心悸、失眠、健忘。津虧則表現為燥熱之象,如口乾咽燥,皮膚乾燥,大便秘結。陰虛證多是由熱病之後或雜病日久,耗傷陰液,或因五志過極,房事不節,過服溫燥之品,使陰液暗耗,無以制陽,滋潤、濡養等作用減退所表現的虛熱證候。臨床上以形體消瘦,口燥咽乾,潮熱顴紅,五心煩熱,盜汗,溲短便結,舌紅少津少苔,脈細數。二者均屬虛證,均有血虛津虧表現,但陰虛證偏於「熱」,即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等,可資鑒別。
  2. 津液虧虛證與血虛津虧證:二者均為虛證,均可有津液虧虛的表現,如口燥咽乾,皮膚乾燥,渴欲飲水,小便短少而黃,大便乾結難解。血虛津虧證除了表現為津液虧虛的症狀以外,還兼有血虛的臨床表現,如頭暈耳鳴,心悸失眠。臨床上不難鑒別。

【文獻別錄】

  1. 《諸病源候論‧婦人產後諸侯下》:「亦有小腸本夾有熱,因產水血俱下,津液竭燥,胞內熱結,則小便不通也。然胞轉則小腹脹滿,氣急絞痛。若虛熱津液竭燥者,則不甚脹急,但不通。津液生,氣和,則小便也。」
  2. 《景岳全書‧血證》:「凡為口竅之靈,為四肢之用,為筋骨之和柔,為肌肉之豐盛,以及滋臟腑,安神魂,潤顏色,充營衛,津液得以通行,二陰得以調暢,凡形質所在,無非血之用也」。故「凡血虧之處,則必隨所在而各見其偏廢之病。」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