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脾阳虚
别名脾阳不足、脾阳不振、脾阳虚弱、脾阳虚衰
【概念】

脾阳虚又称脾阳不足、脾阳不振、中阳不振。因阳虚而生寒,故又称脾虚寒证、中焦虚寒证。本证多由于病程迁延日久,内伤脾阳所致,成由暴伐脾阳而得。

脾阳虚证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畏寒肢冷、食欲减退、脘腹冷痛而喜温喜按,大便清稀、或水泻、完谷不化、或久泻久痢,面色虚白、倦怠神疲,口淡,喜热饮、或泛吐清涎,或浮肿、小便不利,或妇女白带量多而清稀,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迟弱。

脾阳虚证常见于 “泄泻”、“痢疾”、“脘腹痛”、“痰饮”、“水肿”、“臌胀”等疾病中。

脾阳虚证应与 “脾气虚证”、“脾虚湿困证”、“脾肾阳虚证”、“肺脾肾阳虚证”等相鉴别。

【鑑別處理】

脾阳虚证在许多疾病中出现,虽均有中焦阳气衰退而出现的里寒症状,但各疾病中的具体表现不尽相同,治法亦异。

  1. 若泄泻而出现脾阳虚证,或由于暴注水泻,短时间内部导致脾阳大虚;更多见于慢性腹泻,病程日久,饮食不化,缠绵不愈,时轻时重,腹痛隐隐,得温则舒,即《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谓: “脾病者,虚者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多由于素体脾胃虚弱,阴寒内生所致。《景岳全书.泄泻》说: “脾弱者,因虚所以易泻,因泻所以愈虚。盖关门不固,则气随泻去,气去则阳衰,陈衰则寒从中生” 。治当调理元气,温中健脾,元气充足,脾阳来复,其泻即止。方用养胃煎、温胃饮(《景岳全书》)加减。
  2. 若由于过食生冷,阴寒内盛,凉遏冰伏,重伐脾阳,致使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泄泻清稀,腹满而痛,脉来沉紧,或兼呕吐不止。治宜温中祛寒,健脾补气。方用理中汤(《伤寒论》)加减。
  3. 若痢疾而见脾阳虚者,必久痢不愈,因寒积久滞肠中,腹冷隐痛,下痢稀薄而带有粘冻,且遇寒即发,治宜温中散寒,消积导滞,《千金方.冷痢》云: “治积久冷痢,先以温脾汤下讫,后以健脾丸补之,未有不效” 。
  4. 若脘腹疼痛而见脾阳虚证者,因中阳式微,阴塞内盛,脘腹急暴疼痛,得温痛减,遇冷更甚,或兼呕吐不能食。治宜温中散寒,俾中焦得温,则阴寒消而痛可止。方用附子粳米汤,甚者用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5. 若痰饮而见脾阳虚证者,由于脾阳不足,气化无权,不能行水,则水饮内停心下,胃中振水有声,脘腹喜温喜按,胸胁支满,背部寒冷,心悸气短。应予温脾化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 。
  6. 若水肿病而见脾阳虚证,则水肿以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由于脾阳不足,气不化水,以致下焦水邪泛滥。 “其治应温运脾阳,以利水湿。《济生方.水肿门》云:” 治疗之法,先实脾士,脾实则能舍水,土得其致,……肿满自消 “,方用实脾饮(《济生方》)。
  7. 若臌胀病而见脾阳虚证者,《丹溪心法.臌胀》云:” 此乃脾虚之甚 “,其症状见单腹胀大,青筋外露,小便不利,或下肢水肿,小便不利,脾胃为后天之本,升降之总枢,脾阳一虚,脾运不健,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浊气在上,则生䐜胀,臌胀之病由此而成,宜温补脾阳,化气行水,《临证指南医案》云:” 虚寒胀病而用温补,阅古人调剂,必是通法。盖通阳则浊阴不聚,守补恐中焦易钝 ",方用调中健脾丸(《沈氏尊生书》)。

脾阳虚证临床虽见于多种疾病,但其病因、病机不外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脾胃太弱,先有纳呆、脘胀、便溏、神疲等脾气不足的症状,因失于调理或治不得法,进一步发展而成脾阳虚衰。多见于年老体弱,儿童禀赋不足者。若妇人脾阳虚证,多见带下清稀量多;二是中焦脾胃虚弱,暑月喜冷嗜凉,或久病、大病初愈,饮食失于节制,复伐害脾阳而致。脾阳暴伤,亦每损及胃阳,常见脘腹痛甚,呕吐等症状;三是伤寒外感,寒邪直中太阴,症见腹满吐利;四是肾阳先虚,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蒸助脾土,致使脾阳亦虚,此时必兼有肾阳不足的症状;五是治疗失慎,误用苦寒吐利之药,致使大吐大泻而损伤脾阳。种种情况,应予仔细辨别。

【類證鑑別】

  1. 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脾气虚与脾阳虚在性质上虽属同类,但程度上有轻重的不同,气虚轻而阳虚重,阳虚多是由于气虚逐渐发展而成。气虚者易兼寒象,但未必阳处,阳虚者寒从内生,必兼气之不足,故称为阳气虚。脾气虚证只是由于脾运不健,使其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水谷精微输布和气血生化能力不足,临床表现以食少、脘胀、便溏、倦卧、乏力、神疲等症状为主;脾阳虚证除包括上述脾气虚证的主要症状,且有不同程度的加重外,必见肢冷畏寒等阳虚症状。他如泄泻多水、完谷不化,阳不化水、水湿停聚等症状,也为脾阳虚证所常见。脾气虚证多由于饮食不节、内伤劳倦所成;脾阳虚证则可因脾气虚证的渐进发展,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总之,气虚证不显寒象,阳虚证则有气虚的表现且兼寒象。足资鉴别。
  2. 脾虚湿困证与脾阳虚证:脾虚有气虚、阳虚之不同,脾阳虚而水湿不化,常称脾虚湿困证,如痰湿内盛的痰饮,水湿不化的腹泻,水湿停聚的水肿等病证多见。脾虚湿困证的特点,一是脾阳不足,一是水湿内盛。阳不足则阴寒内盛,水饮不得化为精微,反而停聚成为有形之实邪,其表现或水泻、或痰饮、或水肿,其原因或为中焦素虚,水湿不化,或为贪凉饮冷,暴伤脾阳而致。总之,脾阳虚证以阳虚则寒的塞性症状为主,虽有时兼有水湿不化的表现,但不是主要征象;而脾虚湿困证,除脾阳虚的寒证表现之外,以水湿内盛为其主要指征,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3. 脾肾阳虚证与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是既有脾阳虚又有肾阳不足表现的复合证候,它的发生或因脾阳之虚不能充养肾阳,而由脾及肾,或是因先天素弱禀赋不足,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而由肾及脾,终使脾肾阳气俱伤而成。脾肾阳虚证临床主要表现为形寒肢冷,纳呆腹胀,久泻久痢、或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小便不利,全身水肿,腰膝酸冷,阳萎遗精,或妇女宫寒不孕,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细弱。其主要特点,一是消化吸收机能障碍;二是水湿停聚,如《诸病源候论.水通身肿候》云: “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制水,故水气盈溢” ;三是性机能的减退。而单纯脾阳虚证则无腰膝酸冷及性机能减退的表现,故不难鉴别。
  4. 肺脾肾阳虚证与脾阳虚证:肺脾肾阳虚证是由肺气虚、脾阳虚,加之肾气或肾阳不足而成,常见于久咳痰饮之病。因久咳痰喘耗伤肺气,肺气亏虚,呼吸气短,咳喘无力,肺卫不固,自汗怕冷;脾阳不振则水饮不化为津液,而为痰饮,湿痰阻肺,喘鸣痞塞,且脾失健运,兼有食少、脘胀、便溏、倦怠、乏力种种症状;肾气或肾阳之不足,则呼长吸短,短气不足以息,动则尤甚,且有腰膝酸冷,四肢不温,小便清长成遗尿,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细弱等症状。总之,咳喘日久加之痰饮壅盛,是肺脾肾阳虚证的主要表现。《景岳全书.痰饮》曰: “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 。脾阳虚证虽也有脾不化湿所成的湿痰内盛的症状,如痰液清稀量多等,但肺气、肾气未必尽虚,绝无肾不纳气的表现,也无腰酸、遗尿等肾气不足的症状。是肺脾臂阳虚与脾阳虚证的主要区别。

【文獻別錄】

  1. 《千金方.脾脏》: “脾虚冷,右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太阴经也。病若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疸,心烦不得卧,肠鸣,名曰脾虚冷也。”
  2. 《济生方.脾胃虚实论治》: “夫脾者,……方其虚也,虚则生寒,寒则四肢不举,食饮不化,喜噫吞酸,或食即呕吐,或卒食不下,腹痛肠鸣,时自溏泄,四肢沉重,常多思虑,不欲闻人声,梦见饮食不足,脉来沉细软弱者,皆虚寒之候也。”
  3. 《笔花医镜.脾部》: “脾寒之症,右关必沉迟,唇舌必白,其症为呕吐,为泄泻,为白痢,为腹痛,为身痛,为黄疸,为湿肿,为肢冷,为厥逆。”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