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藥名五倍子
科屬漆樹科
類別收澀
【品種來源】

本品主要為漆樹科植物鹽膚木受倍蚜科昆蟲角倍蚜寄生後形成的蟲癭,稱「角倍」;少數為同屬植物紅麩楊受蛋鐵倍蚜寄生後形成的蟲癭,稱「肚倍」。其它尚有同屬多種植物受類似蚜蟲寄生後的蟲癭。

本品始載于唐‧《本草拾遺》,在宋‧《開寶本草》、《圖經本草》中均有記載,《證類本草》收于木部中品,明‧《本草綱目》收于蟲部。馬志謂:「其子色青,大者如拳,而內多蟲。」蘇頌謂:「以蜀中者為勝,生於膚木葉上。」李時珍謂:「此木生叢林處者,五、六月有小蟲如蟻,食其汁,老則遺種結小球于葉間…初起甚小,漸漸長堅,其大如拳,或小如菱,形狀圓長不等,初時青綠,久則細黃,綴于枝葉,宛若結成;其殼堅脆,其中空虛,有細蟲如蠛蠓。山人霜降前採取,蒸殺貨之,否則蟲必穿壞,而殼薄且腐矣,皮工造為白藥煎,以染皂色,大為時用。」故古今所用者同。

【性狀】

五倍子-肚倍
五倍子-肚倍&角倍
五倍子-角倍
(來源:張賢哲《道地藥材圖鑑》)

【性味歸經】

酸、澀,寒。歸肺、大腸、腎經。

【功效】

斂肺降火,澀腸止瀉,固精止遺,斂汗止血。

【主治】

  1. 用於肺虛久咳或肺熱痰嗽︰本品酸澀收斂,寒能清熱,既能斂肺止咳,又有清熱降火之功。治肺虛久咳者,常與五味子罌粟殼等斂肺止咳藥同用;治肺熱痰嗽者,可與瓜蔞黃芩貝母等清熱化痰藥同用。
  2. 用於久瀉,久痢︰五倍子有澀腸止瀉功效,用治上述之症,可與訶子五味子同用,以增強澀腸止瀉之功。
  3. 用於遺精、滑精︰本品又能收斂固精止遺,可用於腎虛遺精、滑精,常與龍骨茯苓等同用,如《和劑局方》玉鎖丹。
  4. 用於自汗、盜汗︰五倍子能斂肺止汗,可單用研末,與蕎麵等分作餅,煨熟食之;或研末水調敷肚臍處。
  5. 用於崩漏下血或便血痔血︰本品有收斂止血作用,治崩漏下血,可單用,或與棕櫚炭血餘炭等同用;治便血痔血,可與槐花地榆等同用,或煎湯熏洗患處。
  6. 此外,本品外用還有解毒、消腫、收濕、斂瘡、止血等功效,可用於瘡疔腫毒、濕瘡流水、潰瘍不斂、肛脫不收、子宮下垂等,可單味研末外敷或煎湯熏洗,也可配合枯礬同用。

【文獻別錄】

  1. 《本草拾遺》:「腸虛瀉痢,為末熟湯服之。」
  2. 《本草綱目》:「斂肺降火、化痰飲、止咳嗽、消渴、盜汗、嘔吐、失血、久痢……治眼赤濕爛,消腫毒、喉痹,斂潰瘡金瘡,收脫肛子腸墜下。」又「其味酸鹹,能斂肺止血,化痰止渴收汗;其氣寒,能散熱毒瘡腫;其性收,能除瀉痢濕爛。」

【用法用量】

用量1.5~6g,入丸散用。外用適量,煎湯熏洗或研末撒敷。

【注意禁忌】

外感咳嗽及濕熱瀉痢忌服。

【現代藥理】

本品主含沒食子鞣質60~70%。沒食子酸2~4%。以及樹脂、脂肪、蠟質、澱粉等。

沒食子酸對蛋白質有沉澱作用,與皮膚、粘膜的潰瘍面接觸後,其組織蛋白質即被凝固,造成一層被膜而呈收斂作用;腺細胞的蛋白質被凝固引起分泌,產生粘膜乾燥,神經末梢蛋白質的沉澱,可呈微弱的局部麻醉現象。沒食子酸可與若干金屬、生物鹼甙類形成不溶解化合物,因而用作解毒劑。沒食子對小腸有收斂作用,可減輕腸道炎症,制止腹瀉。此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傷寒、副傷寒、痢疾、炭疽、白喉、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1. 收斂作用:本品具鞣質的一般藥理作用。鞣質對蛋白質有沉澱作用,能使皮膚、粘膜、潰瘍面等局部組織的蛋白質凝固,因而呈收斂作用,臨床上用以治療內痔和宮頸糜爛。鞣質可與若干重金屬、生物鹼或甙類成不溶性化合物,因而又可以作解毒用。
  2. 抗菌作用:本品有強大的廣譜抗菌作用,體外試驗證明,五倍子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以及傷寒、痢疾、炭疽、白喉、變形、綠膿桿菌、羊毛樣小孢子菌、紅色毛癬菌、新型隱球菌均有明顯抑制作用,對綠膿桿菌、斯密氏痢疾桿菌的抑制作用尤其強。五倍子的抗菌作用與其所含的鞣質有關。
  3. 毒性:小鼠腹腔注射100%五倍子煎劑0.25ml,均于12小時 內死亡,當劑量減少至原劑量的1/10時,則無一死亡,亦無毒性反應。豚鼠口服煎劑20g/kg,未見異常;皮下注射後,局部發生腐爛、壞死,動物表現不安、行動遲鈍、萎靡、食慾差,呼吸急促,24小時後死亡。鞣質進入機體後幾乎全部分解為棓酸(沒食子酸)與焦棓酸(焦沒食子酸),極大量則可引起灶性肝細胞壞死。
  4. 棓酸(沒食子酸)及其酶類能抑制緩激肽(Bradykinin)對豚鼠迴腸的收縮作用。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