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幼波,原名關霦。1913年出生於北京市。父親關月波是當時的著名中醫。關幼波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入私塾攻讀四書五經。16歲起逐漸接触中醫理論,自學中醫經典。24歲開始,正式從父臨床學習。至1943年,他30歲時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考試,取得了行醫執照。1944年正式操岐黃之術,開始了治病救人的中醫生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1年,關幼波組織部分中醫師成立安定門聯合診所,並擔任所長。1952年至1953年,他先後參加了傳染病預防學習班和北京中醫學校進修班,學習西醫知識,為他以後運用中西醫兩種醫學理論研究各種疾病創造了條件。19 53年,他參加了北京市第一中醫門診部工作。1956年,被調到北京中醫醫院,曾任中醫師、內科副主任、內科主任、副院長等職。在此期間,他潛心研究肝病及各種疑難雜症,積累了大量的典型病例,結合個人30多年的臨床經驗和體會,於1979年編著發表了《關幼波臨床經驗選》。1978年,他與中醫醫院電子電腦室的科研人員合作,把自己的治療肝病的經驗編制成“關幼波肝病診療程序”,這項工作在中醫學的曆史上是一個創舉。
頁首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