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醫家姜春華
朝代民國 公元1908-1992
【描述】

姜春華,從醫60餘年,學驗俱豐,臨床療效卓著。60年代初即提出“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主張,治學勤奮,勇於探索,曾提出“截斷扭轉”獨創性的臨床治療觀點,為中醫和中西醫結合事業做出了可貴的貢獻。

姜氏1908年出生於江蘇省南通縣。其父姜青雲儒而兼醫,除診病外終日手不釋卷,甚望兒輩紹繼其業。姜春華自幼喜愛書畫,他雖在15歲上考入南通職業學校,但在學習之余仍用心臨摹碑帖畫譜。曾拜書法家李梅清(清道人)學生王聖華為師,專攻北魏體。而後,王聖華卻勸他,為了為人民解除病痛,並解決生計,還是繼承家學,做一名醫生為好。姜春華聽從了老師的規勸,決定割愛書畫,走上了學醫的道路。

在嚴父的教導下,姜春華學習了四書五經、諸子百家以及詩詞歌賦,在古文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後又熟讀了《四言脈訣》、《葯性賦》、《湯頭歌訣》等醫家必讀的啟蒙書和《內經》、《難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等醫學經典著作。在學習醫書的同時,常隨父侍診,耳濡目染,取得了不少治病經驗。他在年輕時讀書喜歡獨立思考,不是“純信”,而是“索疑”,身邊備有一本簿子,題為“醫林囈語”,專門摘錄醫書中不切實際的記載。如一本書中說有人患病,診斷為3年前飲酒所致,予以服葯催吐,吐物猶有酒味。他錄出並加評語說:“酒置在露天隔日氣味即無,豈有三年之久嘔出酒味來”。這種例子甚多,他常說:“學而不思則罔,對於前人的理論,要經過思索,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這才有益,我不喜歡跟人家腳跟轉,古云亦云”。

古人云:“道不行於父母之邦”,姜春華為了自求獨立,18歲便隨著親戚來到上海,借助同鄉親友,輾轉介紹,醫治微恙小疾,有一定療效,從此立下腳跟,開始懸壺行醫生涯。當時因年紀輕,診務亦不甚忙,行醫之余他發憤自學,經常跑舊書攤、舊書店買舊書,或到圖書館、大書店看書。諸凡經、史、子、集、醫經各家無不披覽;其於十三經注疏,周秦諸子(包括老子、莊子、荀子等)、二十四史、韓愈、柳宗元、王安石、歐陽修以及明清各大家文集均逐予瀏覽;宋元理學、釋道回耶、稗官野史之書亦多習閱;康有為、梁啟超、胡適之著作概不例外。至於岐黃之術,更是寢饋不息,無不涉獵,《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肘後方》、《千金方》、《外台祕要》多加悉心研索;曆代諸家,自宋許叔微、龐安時、朱肱至金元劉河間、張潔古、李東垣、朱丹溪、羅天益,明代薛立齋、張景岳、趙養葵而及清之喻嘉言、徐靈胎、陸九芝等皆加以博覽;《傷寒論》注家凡讀百種以上,溫病學自《瘟疫論》、《疫症集說》到葉、薛、吳、王諸家無不傾心閱讀,面對大量的醫籍,或作圖表,或作考據,或作批注,抑或作對比。通過實踐,他認識到,古人謂作學問要廣博精深,用今天的話說,學問要如金字塔,底部越寬大,上層就越高且固,日後才能自由發展,治中醫的學問亦當如此。他閱讀雜志,見陸淵雷先生文,心甚欽佩,及陸先生招收遙從弟子,乃執贄請為弟子,正式拜陸淵雷為師。陸先生是革新派,他教中醫也大膽地教西醫,這對姜春華的學術思想影響很大。他從那時起就認為,中西醫之間不應有門戶之見,因為兩種醫學都是面對著病人。只要立足於中醫,做到西為中用,古為今用,學點西醫只有好處,沒有坏處。為此他自學西醫大學的教材,還利用晚上去聽課,參加西醫進修班學習,並從留德醫學博士李邦振學習聽診、叩診,通過中西醫會診查房學習西醫檢查診斷。由於勤求古訓,融會新知,使姜春華的思路馳騁於多學科之間,為他後來學術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對於提高臨床療效亦有裨益。

自30年代起,他開始撰寫論文。《中醫治療證候發凡》連載於《國醫導報》,《余雲岫醫學革命論批判》一文連續發表在《廣東醫葯旬刊》等雜志。抗日戰爭時期,他先後擔任華西醫葯雜志、北京中醫雜志、廣東醫葯旬刊、國醫砥柱社或編輯,或特約撰述,一時名馳南北,被稱為“滬地新中醫青年領袖”。那時他年富力強,又擔任上海中醫專科學校、上海復興中醫專科學校、上海新中國醫學院教學工作。在不斷的寫作和教學實踐中,使他對中醫學術更加融合貫通,但他還經常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乏”,“勤能補拙”,並用景岳語刻了一枚閑章“學到知羞”,可見他治學態度的嚴謹。在此期間,他還寫出了《中醫生理學》、《中醫診斷學》和《中醫病理學》等教科書,均由北京國醫砥柱社出版。

姜春華不但擷取中西醫之長,而且善於吸取中醫曆代各家學說精華,方葯聯系實際,看病讀書結合。他30歲後診務日趨繁忙,凡日間診治過的病例如療效不顯,他入夜就查閱前人治驗,考慮選擇前人醫方可取之處,適當調整。當時正值抗戰時期,上海郊區人民逃集租界避難,飢飽不時,露宿冷食,以致疫癘流行。由於治病需要,他運用西醫對急性傳染病的知識,翻檢了古代的天行、時行、瘟疫、溫病等專著,搜求有關“瘟疫”的治法,摸索了一套治療方法,治好了許多急性傳染病人。有時為了治病救人,他甚至施診給葯,分文不取。實踐使他體會到:中醫不僅長於調理,對於急性疫病也有很多有效的方葯,療效是不錯的。

姜春華熱愛人民共和國,熱愛共產黨,1954年他第一批響應號召,放棄私人開業的優厚收入,進入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內科醫院(今華山醫院)任中醫科主任並兼任醫學院中醫教研室主任,從而使他的精湛技術得以更好地發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