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道人(約790∼850年)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他姓藺,名無從可考,因出家為僧,故稱道人。唐代骨科學家。 藺道人是一位很有學識的僧人,精於骨傷理論和醫療技術。他一面修道,一面為貧病者、傷折患者診病治傷。公元9世紀中,唐室日趨衰竭,統治者為解決經濟困難,下令佛道僧尼還俗從事農桑生產,藺道人因此懷著悲觀厭世的思想,離開長安,到了江西宜春縣鐘村,隱名埋朮,過著隱居的生活。因偶以其高明的整骨技術治癒鄰人的骨傷,而名聞遐邇,求者日眾。藺氏即將自己的醫療技術和整骨書籍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鄰人,另避幽處,安度晚年,因此,人們將藺道人的傳書《理傷續斷方》,改名為《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藺氏的學術思想源於《內經》和《難經》,以氣血學說為立論依據,繼承了葛洪、《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等骨科方面的學術成就而有所創新,他第一次倡導和規定了骨折脫臼等損傷的治療常規:即清潔傷口、檢查診斷、牽引整復、復位敷藥、夾板固定、複查換藥、服藥、再洗等,介紹了正骨手法的14個步驟、方法和方藥,并論述了處理損傷、關節脫臼以及傷科常用的止血、手術復位、牽引、擴創填塞、縫合等具體操作技術。
頁首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