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胃氣虛
別名胃氣虛弱
【概念】

胃氣虛證,是對胃氣不足,受納和腐熟水穀功能減弱,以致胃失和降所出現的臨床症狀的概括。多因飲食失節,勞倦虛損、或吐瀉太過傷及胃氣所致。

主要臨床表現為:胃脘隱痛,按之痛減,不思飲食,或食後不易消化,或食入則吐,常兼見少氣懶言,語聲低微,面色萎黃等症狀,舌質淡苔白,脈虛弱。

胃氣虛證常見於「胃脘痛」、「嘈雜」、「呃逆」、「噯氣」,「嘔吐」、「虛勞」、「妊娠惡阻」等疾病中。

胃氣虛證通常應與「脾氣虛證」、「胃陽虛證」、「中氣不足證」、「肝氣犯胃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胃氣虛證可出現於多種疾病中,由於疾病不同,其臨床特點亦有差異。

  1. 如胃脘痛初期多為實證(肝氣犯胃、外邪或痰飲留滯於胃等),日久傷及正氣,胃氣受損,常可見胃氣虛證。其特點為胃脘疼痛日久,隱隱作痛,空腹為甚,得食稍減,得按覺舒,舌淡脈弱,乃胃氣虛弱,經脈失於溫養所致。治宜補益胃氣,方用黃耆建中湯(《金匱要略》)。
  2. 嘈雜病中之胃氣虛證,表現為似飢非飢,似痛非痛,但覺胃中懊農不寧,莫可名狀,口淡無味,惡心嘔吐等症狀,由胃氣虛弱,腐熟無權,濁陰不降,痰飲留滯所致。正如《筆花醫鏡.卷二》曰:「嘈雜者,躁擾不寧,得食暫已,氣促食少,中虛挾痰也。」治宜健脾和胃,方用異功散(《小兒藥證直訣》)。
  3. 呃逆病中亦可出現胃氣虛證,表現呃聲低沉無力,氣不得續,語聲低微,不思飲食,乃胃氣不足,氣失和降,逆之於上所致。《諸病源候論.嘔穢病諸候》曰:「脾胃俱虛,受於風邪,故令新穀入胃,不能傳化,故穀之氣,與新穀相干,胃氣則逆,胃逆則脾脹氣逆,因遇冷折之,則噦也。」治宜補胃和中止呃,方用六君子湯(《婦人良方》)加減。
  4. 若噯氣病中出現胃氣虛證,則表現噫氣不除,而無食臭,心下痞滿,喜揉喜按,此由發汗吐下,傷及中氣,胃氣虛弱,食滯而致胃氣上逆引起。《類證治裁‧嘔吐》說:「胃虛客氣上逆,噫噯欲嘔者,用鹹以軟痞,重以降逆。」治宜補虛降逆,方用旋覆代赭湯(《傷寒論》)。
  5. 若嘔吐病中出現胃氣虛證,則有嘔吐清涎,或飲食稍有不慎,即易嘔吐,納呆,或大便溏薄的特點,乃脾胃虛弱,升降失常所致。《醫學正傳‧嘔吐》曰:「久病氣虛,胃氣衰甚,聞穀氣則嘔噦。」說明了此證的特點,治宜健脾和胃,方用理中湯(《傷寒論》)加減。
  6. 虛勞病中之胃氣虛證,則現形體消瘦,面色萎黃無華,納呆,倦怠乏力,語聲低微,少氣懶言等症狀,由脾胃虛弱,氣血化源不足所致。《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上》曰:「脾候身之肌肉,胃為水穀之海,虛勞則臟腑不和,脾胃氣弱,故不能食也。」治宜補脾益胃,可用四君子湯(《和劑局方》)加減。
  7. 此外,胃氣虛證亦可見於婦科之妊娠惡阻病中,以受孕初期,惡心嘔吐,或食入即吐,惡聞食臭,不思飲食,舌淡,脈滑緩等症狀為特點,乃素體胃氣虛弱,受孕後氣血下聚養胎,胃氣愈虛,失於和降,隨衝脈之氣上逆所致。《諸病源候論》說:「惡阻此證,惟胃氣弱,而兼滯者多有之。」治宜健脾和中,降逆止嘔,方用香砂六君子湯(《張氏醫通》)。
胃氣虛證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且男女老幼皆能罹患,然以飲食不節、或素體虛弱者更為多見。小兒見胃氣虛證,主要表現為飲食減少,偏食,或不思飲食,形體消瘦等特點。

胃為「水穀之海」,主受納和腐熟水穀,其氣以降為順,與脾臟相表裏,合稱「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在其病機演變過程中,胃氣不足,受納腐熟功能減弱,常致脾氣虛,形成脾胃虛弱之候。且由於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之源不足,極易挾雜氣血不足之證,臨床表現為面色萎黃不華,或面色蒼白,少氣懶言,四肢倦怠,眩暈,舌淡,脈細弱等症狀。同時胃氣虛弱,濁陰不降,氣滯不行,也易挾雜宿食,痰飲、瘀血等病邪留滯於中,而出現胃脘脹滿疼痛,或刺痛拒按,或痞悶不舒,嘔吐痰涎等症狀。又胃氣虛弱,氣不得降,嘔吐不止,不僅耗陰,且又傷陽,形成胃之陰陽兩虛證。臨床表現為胃脘灼熱,納少噯氣,吞酸,疲倦乏力,手足心熱,手指涼,舌紅少苔或無苔,脈弱等症,病情更為深重。

【類證鑑別】

  1. 脾氣虛證與胃氣虛證:脾胃屬土,同居中焦,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腐熟,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與輸布。若胃不能正常受納與腐熟,勢必影響脾之運化;脾失健運,也會影響胃之受納和腐熟。故脾氣虛與胃氣虛常常兼見,而共見面色萎黃,少氣懶言,舌淡,脈虛等氣虛症狀。然二者病機及臨床特點不同,脾氣虛弱,健運失職,則以食後腹脹,大便溏薄,水腫為特點;胃氣不足,受納和腐熟功能減弱,則以胃脘隱痛,食慾不振,食難消化為特徵。脾氣宜升,脾氣虛弱,清陽不升,則出現眩暈;胃氣主降,胃氣不足,濁陰不降,胃氣上逆,故呃逆噯氣,惡心嘔吐。且脾統血,脾氣虛,統血無權,可見肌衄、崩漏等出血症狀,與胃氣虛證不難鑒別。
  2. 胃陽虛證與胃氣虛證:氣屬陽,胃氣虛日久可發展為胃陽虛。胃陽虛證多由過食生冷,或過用寒涼藥物,損傷胃陽所致,與胃氣虛證的病因有所不同。胃陽不足,虛寒內生,溫煦無權,則胃脘冷痛,喜溫喜按,畏寒肢冷;陽虛水津不化,濁陰上逆,故嘔吐清涎。而胃氣虛證則以胃脘隱痛,不思飲食,或食入不易消化等胃氣不足、受納腐熟功能減弱之症狀為主,常伴有面色萎黃,少氣懶言,舌淡等氣虛之象。胃陽虛證,脈多沉遲無力,有明顯寒象;胃氣虛證,脈多虛弱,無寒象,為主要鑒別點。
  3. 中氣不足證與胃氣虛證:脾為陰土,喜燥惡濕,胃為陽土,喜潤惡燥,脾氣以升為順,胃氣以降為和,中氣不足常由飲食不節,勞倦思慮過度,久瀉不止,傷及脾氣,影響於胃所引起,亦可由胃氣虛弱,濁陰不降,清陽不升,脾氣受損而來。中氣不足,一則脾氣虛弱,運化失職,而見食後腹脹,大便溏薄,甚則完穀不化,水腫等症;一則胃氣不足,失其和降,而見食少納呆、惡心嘔吐等症;且常伴有少氣懶言,肢倦神疲,面色萎黃,眩暈等氣血虧虛之症狀。而胃氣虛證主要以受納和腐熟之功能減弱為特點,無脾氣虛弱之證,與中氣不足不同。而中氣不足證,可因水濕內停而見舌體胖嫩有齒痕,脈緩;胃氣虛證,多舌質淡苔白,脈虛弱,亦可資鑒別。
  4. 肝氣犯胃證與胃氣虛證:肝主疏泄,喜條達,有利於胃之腐熟、消化。肝氣犯胃證多由情志不舒,肝氣鬱結,疏泄無權,氣失條達,橫逆犯胃所致;胃氣虛證多由飲食失調,勞逸過度,吐瀉太過,傷及胃氣引起。肝氣犯胃,氣機逆亂,故胃脘攻痛或撐痛,牽引脇肋作痛;胃失和降,濁陰上逆,則胃納呆滯,噯氣吞酸,惡心嘔吐,其勢較劇,並伴有精神抑鬱,煩躁易怒,胸悶等肝鬱氣滯之症。胃氣虛弱虛氣上逆,亦可出現噯氣納呆,惡心嘔吐等症,其勢較緩,且以胃脘隱痛為特點。肝氣犯胃證,多舌質正常或舌紅苔薄黃,脈弦或弦數,屬實;胃氣虛證,舌質淡苔白,脈虛弱,屬虛,亦為鑒別點。

【文獻別錄】

  1.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清氣在下,則生殮泄,涸氣在上,則生瞋脹。」
  2. 《諸病源候論‧五臟六腑病諸候》:「胃象土,王於長夏,足陽明其經也,脾之腑也。為水穀之海,諸臟腑皆受水穀之氣於胃。氣盛為有餘,則病腹瞋服氣滿,是為胃氣之實也,則宜瀉之。胃氣不足,則飢而不受水穀,飧泄嘔逆,是為胃氣虛也,則宜補之。胃脈實則脹,虛則泄。」
  3.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論曰足陽明胃之經,與足太陰為表裏,其氣喜溫而惡寒,得溫則能變化水穀。若其氣不足,寒冷之氣乘之,則命經寒不得臥,惡風洒洒,目急腹中常痛,兩脇虛脹善鳴,時寒時熱,唇口乾。面目浮腫,食飲不下,皆胃虛冷故也。」
  4. 《脾胃論‧脾胃勝衰論》:「夫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獨燎其面。《黃帝針經》云:“面熱者足陽明病。」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脾為死陰,不主時也,故亦從而病焉。”
  5. 《筆花醫鏡‧卷二》:「胃之虛,其唇必白,脈右關必軟弱’其症為吐,為噎膈,為不能食,為胃脘痛。」
  6. 《謙齋醫學講稿‧臟腑發病及用藥法則提要》:「胃:1.水穀之海,為食慾減退,作脹。2.宜和降,為泛惡,嘔吐,呃逆,噯氣,中脘痛。3.為陽土,為嘈雜,口渴引飲,消穀善飢,口臭。4.胃經循行部位,常見者,為牙齦腫痛。5.與脾為表裏,脾弱為消化不良。」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