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標題丹參
來源玉叩齋
【內容】

今用丹參為唇形科植物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乾燥根及根莖。本品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野生品主產於華北和華東地區,以山東產者為佳,尤以山東萊蕪、蒙山等地產量大,人工栽培品則以四川產者質優量大,居全國首位,川產丹參以中江縣產者為上,栽培歷史較長,此外四川金堂、德陽、梓潼、長壽、開縣、樂山、龍安及平武等地亦有栽種。

本草研究認為:藥用丹參品種古今變化不大,歷代相沿以Salvia miltiorrhiza為藥用主流。今用正品丹參各地廣有分佈,道地性不強,相對而言歷代記載中湖北隨州、四川中江兩地,可以作為本品GAP基地建設參考。

【品種考訂】

丹參載于《本草經》,一名郄蟬草,《廣雅》「郝蟬,丹參也。」此物因根赤色得名,故《別錄》又名「赤參」,《吳普》并載其形態云:「莖葉小方,如荏有毛,根赤,四月華紫,三月五月采根陰乾。」 荏即白蘇,陶弘景亦說:「莖方有毛,紫花,時人呼為逐馬。」按其描述,確為唇形科Salvia屬植物。


圖1、《證類》隨州丹參圖
《蜀本草》提到:「葉似紫蘇,有細毛,花紫,亦似蘇花,根赤,大者如指,長尺餘,一苗數根。今所在皆有,九月十月采根。」這是川產丹參的最早記載,《本草圖經》并云:「二月生苗,高一尺許,莖幹方棱,青色。葉生相對,如薄荷而有毛,三月開花,紅紫色,似蘇花。根赤大如指,長亦尺餘,一苗數根。」據《證類》所繪隨州丹參藥圖,(圖1)并結合產地及形態描述,基本上可以將其訂為今用正品Salvia miltiorrhiza。此後《本草綱目》的描述只是觀察更加細緻,品種應無較大變化,李時珍云:「處處山中有之。一枝五葉,葉如野蘇而尖,青色皺皮。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細子,其根皮丹而肉紫。」

從歷代本草記載來看,丹參品種古今變化不大,需稍加說明的是,《救荒本草》葛公菜條云:「生密縣韶華山山谷間。苗高二三尺,莖方,窊面四楞,對分莖叉,葉亦對生,葉似蘇子葉而小,又似荏子葉而大,稍間開粉紅花,結子如小米粒而茶褐色。味甜,微苦。」《植物名實圖考》卷5引錄此條,藥圖亦相似。王作賓先生「《農政全書》所收《救荒本草》及《野菜譜》植物學名」將其考訂為正品丹參,其說可能有誤,丹參小葉3-7枚,通常5小葉,即李時珍所說的「一枝五葉」,此則3小葉,且丹參為紫藍色花,亦與此處所說粉紅花不同,不過認為葛公菜為唇形科Salvia屬植物則大致不差。

【道地沿革】

《本草經》、《別錄》載丹參產地「生桐柏山谷及太山」,陶弘景註:「此桐柏山是淮水發源之山,在義陽,非東江臨海之桐柏也,今近道處處有之。」

今用正品丹參各地廣有分佈,唐代《千金翼方﹒藥出州土》華州貢丹參,華州在陝西,五代《蜀本草》提到四川產丹參,宋代《圖經》則謂「今陝西河東州郡及隨州皆有之」,而據藥圖,似以湖北隨州所出為正。宋《乾道臨安志》卷2提到南宋杭州附近亦出丹參。

據《四庫全書》所收清代省志,記載有丹參產出的方志有:《欽定盛京通志》卷107,《畿輔通志》卷56,《浙江通志》卷269,《湖廣通志》卷18,《河南通志》卷29,《山東通志》卷24,《陝西通志》卷43,《貴州通志》卷45,幾乎遍及南北各地。

民國陳仁山與曹炳章對丹參道地性的看法正好相反,《藥物出產辨》云:「丹參產四川龍安府為佳,名川丹參。有產安徽、江蘇,質味不佳。」而《增訂偽藥條辨》則云:「丹參產安徽古城者,皮色紅,肉紫有紋,質燥體松,頭大無蘆,為最佳。產滁州全椒縣者,形狀同前,亦佳。產鳳陽、定遠、白陽山、漳洧者,蘆細質松,多細枝,次。產四川者,頭小枝粗,肉糯有白心,亦次。」孰是孰非,真是見仁見智。據乾隆54年(1715)四川《中江縣誌》已經提到丹參在當地廣有栽種,民國19年《中江縣誌》云:「丹參一物,用途甚隘,而吾邑種植數十年,尤甚于民國初期,始發及三四十萬斤,銷路專恃生慶番舶,運出海外。」由此看來,目前四川丹參的產地優勢很可能與清代中江一帶大規模栽種有關。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