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標題巴戟天
來源玉叩齋
【內容】

今用巴戟天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乾燥根,主產於廣東高要、德慶、郁南、祿步,廣西蒼梧、百色、平樂、賀縣,福建平和、永安等地。

本草研究認為:從漢到清,藥用巴戟天一直以四川所產為良,其原植物頗有可能是茜草科四川虎刺Damnacanthus officinarum,最近一百年,廣東所產同科植物廣巴戟Morinda officinalis,逐漸佔有市場,再由於國家藥典的提倡,此植物遂成為藥用巴戟天的唯一正品,而川巴戟則湮沒無聞。

【品種考訂及道地沿革】

關於本草巴戟天的原植物擬定,近代植物學家意見分歧甚大,據謝宗萬先生綜述,大致有遠志科植物呂氏遠志Polygala reinii Franch. et Sav.,玄參科假馬齒莧Bacopa monniera Wettst,茜草科大虎刺Damnacanthus indicus Gaertn. var. gigantea Nakai或Damnacanthus indicus Gaertn. var. major Makino,蘭科盤龍參Spiranthes spiralis Makino,大戟科Euphorbia chamaesyce Gaertn.或Euphorbia chamaesyce Gaertn. var. major Makino或Euphorbia chamaesyce Gaertn. var. gigantea Nakai等說法。大約在1958年,侯寬昭教授通過對市售藥材的調查,認為巴戟天的原植物為茜草科Morinda officinalis How,及其變種Morinda officinalis How var. hirsuta,這被認為是結論性意見,并被《中國藥典》所採納,但儘管如此,侯的結論在1980年代受到質疑,另一些學者提出木蘭科鐵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 Baill. var. sinensis Oliv.,茜草科四川虎刺Damnacanthus officinarum Huang或許更接近于古代的巴戟天品種。針對上述問題,需要具體分析。

(1)古代巴戟天的藥材特徵及植物特徵

巴戟天藥用其根,《別錄》說「二月八月采根陰乾」,陶弘景更對根的性狀作了補充描述:「狀如牡丹而細,外赤內黑,用之打去心。」《新修》云:「根如連珠,多者良,宿根青色,嫩根白紫,用之亦同。連珠肉厚者為勝。」《日華子本草》云:「色紫,如小念珠,有小孔子,堅硬難搗。」至此,判斷巴戟天藥材的三項標準已經具足,即:根呈念珠狀;木心可去除;皮色紫。

宋代本草對這三項特徵強調尤多,《圖經》云:「二月八月采根,陰乾,今多焙之。有宿根者青色,嫩根者白色,用之皆同,以連珠肉厚者為勝,今方家多以紫色為良。蜀人云,都無紫色者,彼方人採得,或用黑豆同煮,欲其色紫,此殊失氣味,尤宜辨之。一說蜀中又有一種山律根,正似巴戟,但色白,土人採得,以醋水煮之乃紫,以雜巴戟,莫能辨也。真巴戟嫩者亦白,干時亦煮治使紫,力劣弱,不可用。今兩種市中皆是,但擊破視之,其中紫而鮮潔者偽也,真者擊破,其中雖紫,又有微白,慘如粉,色理小暗也。」《本草衍義》云:「巴戟天本有心,干縮時偶自落,或可以抽摘,故中心或空,非自有小孔子也。今人欲要中間紫色,則多偽以大豆汁沃之,不可不察。外堅難染,故先從中間紫色。」這三項特徵也可以在宋代醫方記載中得到證明,如《婦人大全良方﹒辯識修製藥物法度》要求「巴戟揀紫色者為上,水浸軟」,《博濟方》多處用到「紫巴戟」,并要求「去心」,又稱「穿心巴戟」,至於去心的方法,方書提到「打去心」或「槌去心」。此外,偶然使用「白巴戟」,見《婦人大全良方》,這究竟是《圖經》所說「嫩者亦白」的真巴戟,還是似巴戟的山律根,不得而知。

一般而言,古代醫家和本草家對藥材的認識遠勝于他們對原植物的瞭解,巴戟天的情況尤其如此。上面提到的三條藥材標準甚至沿用至今,而本草家對巴戟天植物的描述卻相互抵牾。

《新修》云:「巴戟天苗,俗方名三蔓草,葉似茗,經冬不枯。」關於「三蔓草」,李時珍表示「名義殊不可曉」,今人則將之理解為具三小葉,而「葉似茗」大約是革質的意思。《證類》繪有兩幅巴戟天藥圖,「歸州巴戟天」與「滁州巴戟天」,(圖1)兩圖十分不同,歸州者葉互生,羽狀復葉,小葉3-5,而滁州者似為某種單子葉植物,《圖經》也認為巴戟天有兩種,蘇頌說:「今江淮河東州郡亦有之,皆不及蜀州者佳。葉似茗,經冬不枯,俗名三蔓草,又名不凋草,多生竹林內。內地生者,葉似麥冬而厚大,至秋結實。」

圖中「滁州巴戟天」,中尾萬三將之考訂為蘭科盤龍參Spiranthes spiralis,因滁州產者除《明一統志》卷18記載滁州土產巴戟子外,後世很少提到,顯非正品,姑且存此一說。相對而言,「歸州巴戟天」其地在今湖北西部,正與四川、重慶毗鄰,多數研究者都認為其可能是古代巴戟的正品,但究系何種植物,因圖文都很簡單,故異說紛呈難有定論。


《類證》滁州巴戟天藥圖

《類證》歸州巴戟天藥圖

(2)川產巴戟天

巴戟天因產地得名,《本草經》記其產地「生巴郡及下邳山谷」,《華陽國志﹒巴志》謂巴地「藥物之異者有巴戟天椒」,左思《蜀都賦》更將巴戟天的產地局限在今川東北一帶,有云:「于東則左綿巴中,百濮所充。外負銅梁于宕徒浪渠,內涵要害于膏腴。其中則有巴菽巴戟,靈壽桃枝。」

川產巴戟天的道地優勢從漢代綿延至晚清。唐代《千金翼方﹒藥出州土》記巴戟天產地有始州、眉州、龍州。《太平寰宇記》載劍州普安郡、果州南充郡、巴州清化郡、夔州云安郡、忠州南賓郡、階州武都郡,土產都有巴戟天,以上地名除階州在今甘肅外,其餘都在今四川、重慶地界。《元丰九域志》卷8專門提到劍州普安郡土貢巴戟一十斤,劍州普安郡即今四川劍閣縣。《明一統志》依然記劍州出巴戟,清雍正修《四川通志》保寧府下巴州、劍州、廣元,以及夔州府俱出巴戟天,嘉慶修《四川通志》略同。但今用之茜草科Morinda officinalis主要分佈于兩廣,則顯然不與古代所用者同。

最令人遺憾的是,自從兩廣所產巴戟流行以來,四川巴戟天漸漸湮沒,只能根據清末民國四川地方使用情況對品種作大致推測。據清末出版《成都通覽》,其「成都之土產及各屬之土產」條對四川省內各縣所出藥材記載頗為詳細,沒有提到巴戟天之名,而在「成都之草藥名目」條下則有「香巴戟」、「苦巴戟」二物。又據清末《天寶本草》土巴戟條云:「土巴戟性本微溫,強筋壯骨補中精。女人赤白并痢症,且止遺精與腹疼。」這些被冠以「香」、「苦」、「土」的各種巴戟,或許與川產巴戟有關。

土巴戟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e (Thunb.) Koidz. var. australis (Diels) Rehd.的根,該植物三小葉,與《新修》「三蔓草」的別名相合,而根色不紫,且不呈念珠狀,這大約就是《本草圖經》提到用作巴戟天偽品的山律根,蘇頌云:「蜀中又有一種山律根,正似巴戟,但色白,土人採得,以醋水煮之乃紫,以雜巴戟,莫能辨也。」

香巴戟為木蘭科鐵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 Baill. var. sinensis Oliv.,徐利國先生作「巴戟天的本草考證」,將之考訂為古代巴戟天正品,但此植物根的性狀與前述古代巴戟藥材三項標準差距太遠,恐非是。

此外,在湖北恩施作巴戟天使用的茜草科四川虎刺Damnacanthus officinarum Huang也被認為是古用巴戟天,該植物與《證類》所圖「歸州巴戟天」略近似,而其根表皮深棕色,橫斷面肉質,黃白色而略帶紫色,藥材呈明顯念珠狀,中心往往有去除木心後留下的小孔,就藥材特徵而言,四川虎刺的確更接近于巴戟天藥材,古代所用或許就是該種。

(3)兩廣巴戟天

陳仁山《藥物出產辨》說:「廣巴戟產廣東清遠、三坑、羅定為好,下四府、南鄉等均次之,西江德慶系種山貨,質味頗佳,廣西南寧亦有出。」從品種來看,此即是今之茜草科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但值得注意的是,陳仁山在書中明確稱此巴戟天為「廣巴戟」,這種稱呼或許含有與川巴戟分庭抗禮的意思,但絕對談不上取而代之。其實,晚清民國時期藥用巴戟天仍然是多來源,如閩人鄭肖岩光緒辛丑(1901)著《偽藥條辨》云:「巴戟天,產蜀地者佳,如連珠。擊破中紫而鮮潔者,偽也。中雖紫,微有白糝粉色,而理小黯者,真也。近有以山豆根混充者,山豆色白,性寒,或以醋煮以亂之,則誤人不淺矣。」不僅鄭說巴戟天蜀產者佳,據民國29年(1940)陝西西京市(西安市)國藥商業同業公會《藥材行規》仍然說巴戟天「四川最佳」。而浙江鄞縣曹炳章1927年作《增補偽藥條辨》則說:「巴戟肉,廣東出者肉厚、骨細、色紫、心白黑者佳。江西出者骨粗、肉薄,略次。浙江台州寧海縣出者,名連珠巴戟,擇其肉厚軟糯、屑少,去骨用肉,亦佳。」

由此我們認為,Morinda officinalis是一個最近百年間由地方習用品提升的正品,其正品地位的獲得與國家藥典的提倡有極大關係,但已有千數百年使用歷史的四川巴戟天從此湮沒無聞,確實令人費解。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