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標題甘草
來源玉叩齋
【內容】

今用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脹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乾燥根及根莖,野生為主,亦有栽培,藥材按產地分東草、西草兩類,東草指產於內蒙東部及東北、河北、山西等地者,西草指產於內蒙西部及新疆、甘肅、陝西、青海等省區者。一般將產於內蒙古伊克昭盟杭錦旗一帶者稱「梁外草」,產於寧夏巴盟的阿拉善左旗者稱「王爺地草」,習慣認為梁外草及王爺地草品質最優,為地道藥材。

本草研究認為:藥用甘草一直以豆科Glycyrrhiza屬為正品,主要使用者為Glycyrrhiza uralensis,文獻記載的甘草產地以山西、陝西、甘肅為主,內蒙古伊克昭盟杭錦旗一帶隋唐即有「甘草城」之稱,應是有名的甘草產區。

【品種考訂】

甘草以滋味甘甜得名,《說文》云:「苷,甘草也。」《廣雅》「美丹,甘草也。」《名醫別錄》又有蜜甘、美草、蜜草諸名。甘草不僅味甘,又善解毒,《別錄》稱「解百藥毒,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種石,一千二百種草」,又名「國老」,陶弘景解釋說:「此草最為眾藥之主,經方少不用者,猶如香中有沉香也。國老,即帝師之稱,雖非君,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毒也。」現代研究證實,甘草甜素(glycyrrhizin)水解釋放葡萄糖醛酸,可與含羧基、羥基毒物結合,減少其吸收,其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也增加機體對毒物的耐受能力。因此,儘管早期文獻中甘草品種難于確定,但視為Glycyrrhiza屬中含甘草甜素的一類植物,應無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甘草一名美草,如段注《說文》云:「五味之可口皆曰甘」,故古代文獻中甘草有時只是美草的泛稱,未必都是Glycyrrhiza類植物,如《莊子﹒齊物論》「民食芻豢,麋鹿食荐」,陸德明《莊子音義》集諸家注說云:「荐,司馬云美草也,崔云甘草也。」又《韓詩外傳》卷5云:「西方有獸名曰蟨,前足鼠後足兔,得甘草必銜以遺蛩蛩距虛。」這些甘草未必皆是今之藥用甘草。尤其宜注意者,《爾雅》:「蘦,大苦」,孫炎、郭璞皆注云:「今甘草,蔓延生,葉似荷,青黃,莖赤黃有節,節有枝相當。或云蘦似地黃。」《嘉祐本草》將之引在甘草條下,《本草圖經》又引《詩﹒唐風》「采苓采苓,首陽之顛」,謂蘦與苓通用,蘇頌云:「首陽之山,在河東蒲阪縣,乃今甘草所生處相近,而先儒所說苗葉與今全別,豈種類有不同乎?」蘇頌的懷疑確有道理,這種葉似荷,或似地黃的「甘草」,沈括認為是黃藥子,《夢溪筆談》卷27云:「其味極苦,謂之大苦,非甘草也。」其說或是,所謂「蘦,大苦」的甘草應該視為與藥用甘草同名異物者,不必認為當時存在品種混淆也。

宋人對甘草植物形態的描述十分準確,《圖經》云:「春生青苗,高一二尺,葉如槐葉,七月開紫花似奈,冬結實作角子如畢豆。根長者三四尺,粗細不定,皮赤,上有橫樑,梁下皆細根也。二八月除日采根,暴干十日成,去蘆頭及赤皮,今云陰乾用。今甘草有數種,以堅實斷理者為佳,其輕虛縱理及細韌者不堪,唯貨湯家用之。」《筆談》卷27云:「甘草枝葉悉如槐,髙五六尺,但葉端微尖而糙澀,似有白毛,實作角,生如相思角,作一本生,熟則角折。子如小匾豆,極堅,齒嚙不破。」《本草衍義》略同。特別有意思的是沈括和寇宗奭都提到甘草種子「極堅齒嚙不破」,直到今天種植甘草仍需用人工方法磨損其堅硬外殼以提高發芽率。從《證類》藥圖和分佈來看,當時所用甘草應以Glycyrrhiza uralensis為主。

明代或許是因為本草家罕履北地,少有目驗植物的機會,關於甘草描述的錯誤反而增多,《本草蒙筌》所繪汾州甘草,雖然比照《證類》藥圖,但嚴重走樣,完全失去豆科植物的特徵。《本草綱目》云:「今人惟以大徑寸而結緊斷文者為佳,謂之粉草。其輕虛細小者,皆不及之。劉績《霏雪錄》言安南甘草大者如柱,土人以架屋,不識果然否也。」按甘草根粗壯者可以製作為杖,如梅聖俞有《司馬君實遺甘草杖》詩云「美草將為杖,孤生馬嶺危」,其說不誤,但李時珍言安南(今越南)甘草實謬,據《佩文齋廣群芳譜》卷93引《霏雪錄》云:「西土甘草大者如柱,土人以架屋,唐愚士西遊親見之。」則甘草的正確產地仍然在西北。

【道地沿革】

甘草出北地,《別錄》云:「生河西川谷,積沙山及上郡」。南北朝時因南北睽隔,乃從蜀中來,《集注》云:「河西、上郡不復通市,今出蜀漢中,悉從汶山諸夷中來。赤皮斷理,看之堅實者,是抱罕草,最佳。抱罕,羌地名。亦有火炙干者,理多虛疏,又有如鯉魚腸者,被刀破,不復好。青州間亦有,不如。又有紫甘草,細而實,乏時可用。」按蜀川不出甘草,陶說「今出蜀漢中悉從汶山諸夷中來」,乃是指當時的貿易渠道,其原初產地「抱罕」在今甘肅臨夏一帶。另據《梁書﹒諸夷傳》云:「天監四年,(宕昌國)王梁彌博來獻甘草、當歸。」 宕昌在今甘肅岷縣一帶,故知齊梁時期甘肅是南方藥用甘草的主要產地。

《千金翼方﹒藥出州土》出甘草者有、并州、瓜州,位置在今陝西、山西、甘肅,《新唐書﹒地理志》土貢甘草的州郡有五:靈州靈武郡(今寧夏靈武)、太原府太原郡(今山西太原)、朔州馬邑郡(今山西朔縣)、洮州臨洮郡(今甘肅臨潭)、岷州和政郡(今甘肅岷縣)。至於產於內蒙古的「梁外草」,唐代已有記載,《元和郡縣志》卷5云:「九原縣,本漢之廣牧舊地,東部都尉所理。其九原縣,永徽四年重置,其城周隋間俗謂之甘草城。」甘草城當以產甘草得名,其地正在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杭錦旗。

宋代以來甘草產地變化不大,仍以山西、陝西、甘肅為主,《圖經》云:「今陝西河東州郡皆有之」,《證類》所圖府州、汾州甘草,府州在今陝西府谷,汾州在今山西汾陽。《品彙精要》云「山西隆慶州者最勝」,隆慶州即今北京延慶縣,此或為當時甘草集散地。《藥物出產辨》云:「產內蒙古,俗稱王爺地。」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