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理氣之劑 » 補中益氣湯
【內容】

升陽補中,東垣

【主治】

治煩勞內傷身熱心煩,頭痛惡寒,懶言惡食,脈洪大而虛,或喘或渴,或陽虛自汗(1)。或氣虛不能攝血,或瘧痢脾虛,久不能愈,一切清陽下陷,中氣不足之證(2)

  1. 宜本湯加麻黃根、浮小麥、升、柴,俱宜蜜水炒過,欲其引參、耆至表,故又不可缺。
  2. 中者,脾胃也。臟腑肢體,皆稟氣于脾胃,饑飽勞役,傷其脾胃,則眾體無以稟氣而皆病矣。陽氣下陷,則陰火上乘,故熱而煩,非實熱也。頭者諸陽之會,清陽不升,則濁氣上逆,故頭痛,其痛或作或止,非如外感頭痛不休也。陽虛不能衛外,故惡寒自汗,氣虛故懶言,脾虛故惡食,脾胃虛則火上于肺故喘,金受火尅,不能生水故渴,脾虛不能統血,則血妄行而吐下,清陽下陷,則為瀉痢,氣血兩虛,則瘧不止,名痎瘧,痎老也。李東垣內傷外感辨,傷于飲食勞役七情六慾為內傷,傷于風寒暑濕為外感,內傷發熱,時熱時止,外感發熱,熱甚不休,內傷惡寒,得暖便解,外感惡寒,雖厚衣烈火不除,內傷惡風,不畏甚風,反畏隙風,外感惡風,見風便惡,內傷頭痛,乍痛乍止,外感頭痛,連痛不休,直待表邪傳裏,方罷,內傷有濕,或不作渴,或心火乘肺,亦作燥渴,外感須二三日外表熱傳裏,口方作渴,內傷則熱傷氣,四肢沉困,無力,怠倦嗜臥,外感則風傷筋,寒傷骨,一身筋骨疼痛,內傷則短氣不足以息,外感則喘壅氣盛有餘,內傷則手心熱,外感則手背熱,天氣通于肺,鼻者肺之外候,外感傷寒則鼻塞,傷風則流涕,然能飲食,口知味,腹中和,二便如常,地氣通于脾,口者脾之外候,內傷則懶言惡食,口不知味,小便黃赤,大便或秘或溏,左人迎脈主表,外感則人迎大于氣口,右氣口脈主裏,內傷證屬不足,宜溫宜補宜和,外感證屬有餘,宜汗宜吐宜下,若內傷之證,誤作外感,妄發其表,重虛元氣,禍如反掌,故立補中益氣湯主之,又有內傷外感兼病者,若內傷重者,宜補養為先,外感重者,宜發散為急,此湯惟上焦痰嘔,中焦濕熱,傷食膈滿者不宜服。

【組成】

黃耆 蜜炙錢半  人參、甘草 炙一錢  白朮 土炒  陳皮 留白  當歸 五分  升麻 二分  柴胡 二分  薑 三片  棗 二枚
煎。

【加減】

  1. 如血不足,加當歸。
  2. 精神短少,加人參、五味。
  3. 肺熱欬嗽,去人參。
  4. 嗌乾,加葛根(1)
  5. 頭痛加蔓荊子。
  6. 痛甚加川芎。
  7. 腦痛加藁本、細辛。
  8. 風溼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防風。
  9. 有痰加半夏、生薑。
  10. 胃寒氣滯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
  11. 腹脹加枳實、厚朴、木香、砂仁。
  12. 腹痛加白芍、甘草。
  13. 熱痛加黃連。
  14. 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
  15. 咽痛加桔梗。
  16. 有寒加肉桂。
  17. 溼勝加蒼朮。
  18. 陰火加黃蘗、知母。
  19. 陰虛去升、柴,加熟地、山茱、山藥。
  20. 大便祕加酒煨大黃。
  21. 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麥冬五味,秋加麻黃黃芩,冬加不去根節麻黃。
  22. 天寒加乾薑。
  23. 泄瀉去當歸,加茯苓、蒼朮、益智。

  1. 風藥多燥,葛根獨能止渴者,以其能升胃中清氣,入肺而生水耳。

【方義】

此足太陰陽明藥也。肺者氣之本,黃耆補肺固表為君,脾者肺之本(1),人參甘草補脾益氣和中瀉火為臣(2),白朮燥溼強脾,當歸和血養陰為佐(3),升麻以升陽明清氣(4),柴胡以升少陽清氣(5),陽升則萬物生,清升則陰濁降,加陳皮者,以通利其(6)氣生薑辛溫,大棗甘溫,用以和營衛,開腠理,致津液諸虛不足,先建其中,中者何,脾胃是也。

  1. 土能生金,脾胃一虛,肺氣先絕。
  2. 東垣曰:參耆甘草,瀉火之聖藥,蓋煩勞則虛而生熱,得甘溫以補元氣,而虛熱自退,故亦謂之瀉。
  3. 補陽必兼和陰,不然則已亢。
  4. 右升而復其本位。
  5. 左旋而上行。
  6. 陳皮同補藥則補獨用則瀉脾。

【方論】

  1. 李東垣曰:脾胃虛者,因飲食勞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氣受邪,須多用黃耆,而人參甘草次之,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耆以益皮毛而固腠理,不令自汗,上喘氣短,故用人參補之,心火乘脾,用炙草甘溫以瀉火熱而補脾元,若脾胃急痛併大虛,腹中急縮,宜多用之,中滿者減之,白朮苦甘溫,除胃中之熱,利腰臍間血,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升之,引參耆甘草甘溫之氣味-升以補胃氣之散而實其表,又緩帶脈之縮急,氣亂于中,清濁相干,用去白陳皮以理之,又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脾胃氣虛,為陰火傷其生發之氣,營血大虧,血減則心無所養,致令心滿而煩,痛名曰悗,故加甘辛微溫之劑生陽氣,仲景之法,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能生陰血,更以當歸和之,少加黃蘗以救腎水,瀉陰中伏火,如煩猶不止,少加生黃柏補腎水,水旺則心火自降,士材曰:虛人感冒,不任發散者,此方可以代之,東垣曰:肌熱者,表熱也。服此湯一二服,得微汗則李已,乘正發汗,乃陰陽氣和,自然汗出也。準繩曰:凡四時傷寒,通宜補散,故丹溪治傷寒,多用補中益氣湯,氣虛者四君子加發散藥,血虛者四物湯加發散藥,東垣治風濕,用補中益氣,加羌活防風升麻 藁 本蒼朮,海藏治風濕無汗者,用神朮湯,有汗者用白朮湯,治剛痙,神朮湯加羌活麻黃,治柔痙,白朮湯加耆朮桂心,治中喝,脈弦細芤遲者,用黃耆湯,此皆仲景所謂辛苦之人觸冒之病,傷寒是也。明醫雜著云:發熱有數種,治各不同,仲景論傷寒傷風,此外感也。故宜發表以解散之,此麻黃桂枝之義也。感于寒冷之月,即時發病,故用辛熱以勝寒,如春溫之月,則當變以辛涼之藥,夏暑之月,則當變以甘苦寒之劑,又有冬溫,此天時不正,陽氣反泄,用藥不可溫熱,又有寒疫,卻在溫熱之時,此陰氣反逆,用藥不可寒涼,又有瘟疫,沿門闔境相似者,此天時不正,陽氣反泄,用藥不可溫熱,又有寒疫,卻在溫熱之時,此陰氣反逆,用藥不可寒涼,又有瘟疫,沿門闔境相似者,此天地之厲氣,當隨時令參氣運而治,宜辛涼甘苦寒之藥以清熱解毒,若夫飲食勞倦,為內傷元氣,則真陽下陷,內生虛熱,故東垣發補中益氣之論,用甘溫之藥,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此用氣藥以補氣之不足也。又有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則陽氣偏勝而變為火,是謂陰虛火旺勞察之證,故丹溪發陽有餘陰不足之論,用四物加黃柏知母,補其陰而火自降,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者也。又有夏月傷暑之病,雖屬外感,卻類內傷,東垣所謂清暑益氣是也。又有因暑熱而過食冷物以傷其內,或過取風涼以傷其外,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致之病,治宜辛熱解表,辛溫理中之藥,卻與傷寒治法相類者也。外感之與內傷,寒病之與熱病,氣虛之與血虛,如冰炭相反,治之若差中則輕病必重,重病必死矣。醫貫曰:讀傷寒書而不讀東垣書,則內傷不明,而殺人多矣。讀東垣書而不讀丹溪書,則陰虛不明,而殺人多矣。東垣脾胃論,深明饑飽勞役發熱等證,俱是內傷,悉類傷寒,切戒汗下,以為內傷多而外感少,只須溫補,不必發散,如外感多內傷少,溫補中少加發散,以補中益氣為主,如內傷兼寒者,加麻黃,兼風者,加桂枝,兼暑者,加黃連,兼濕者,加羌活,實萬世無疆之利,此東垣特發陽虛發熱之一門也。然陰虛發熱者,十之六七,亦類傷寒,今人一見發熱,則曰傷寒,須用發散,發散而斃,則曰傷寒之法已窮,余嘗于陰虛發熱者,見其大熱面赤,口渴煩燥,與六味地黃丸一大劑即愈,如下部惡寒足冷,上部渴甚躁極,或飲而反吐,即加肉桂五味,甚則加附子冷飲,以此活人多矣。此丹溪發明陰虛發熱之外,尚遺未盡之意也。

【附方】

  1. 本方除當歸白朮,加木香蒼朮,名調中益湯,〔東垣〕治脾胃不調,胸滿肢倦,食少短氣,口不知味,〔心和則舌知味。〕及食入反出。
  2. 本方加白芍五味子,亦名調中益氣湯。〔東垣〕治氣虛多汗,餘治同前,〔補中湯純用甘溫,所謂勞者溫之,損者溫之,此加白芍五味之酸,以收耗散之氣,有發有收,此東垣別開一路,以廣補中之妙者乎。〕
  3. 本方加蒼朮倍分,半夏黃芩各三分,名參朮益胃湯,〔東垣〕治內傷勞倦,燥熱短氣,口渴無味,大便溏黃。
  4. 本方去白朮,加草蔻神麴半夏黃蘗,名升陽順氣湯。〔東垣〕治飲食勞倦所傷,滿悶短氣,不思食,不知味,時惡寒,〔吳鶴皋曰:升柴辛甘升其清,清升則陽氣順矣。蘗皮苦寒降其濁,濁降則陰氣順矣。參耆甘草當歸補其虛,虛補則正氣順矣。半夏陳皮利其膈,膈利則痰氣順矣。豆蔻神麴消其食,食消則穀氣順矣。東垣曰:升麻柴胡,味薄性陽,引脾胃清氣行于陽道,以滋春氣之和,又引參耆甘草上行,充實腠理,使衛外為固,凡補脾胃之藥,多以升陽補氣名之者此也。又曰:但言補之以辛甘溫熱之劑,及味之薄者,諸風藥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此便是瀉,秋收冬藏之藥也。在人之身乃肝心也。但言瀉之以酸苦寒涼之劑,併淡味滲泄之藥,此助秋冬之沉降者也。在人之身,是肺腎也。〕
  5. 本方加炒芩神麴,名益胃升陽湯。〔東垣〕治婦人經水不調,或脫血後食少水瀉,〔東垣曰:脫血益氣,古聖之法也。故先補胃氣以助生發之氣。〕
  6. 本方如黃蘗生地,名補中益氣加黃蘗生地湯治陰水乘陽發熱晝甚,自汗短氣,口渴無味。
  7. 本方加白芍、細辛、川芎、蔓荊,名順氣和中湯,〔寶鑑〕治清陽不升,頭痛惡風,脈弦微細。
  8. 本方加羌活、防風、細辛、川芎、名調榮養衛湯,〔節庵〕治勞力傷寒,體熱,惡寒,微渴,汗出,身痛,脈浮無力。

上一節 理氣之劑
烏藥順氣散 下一節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