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名 |
龍膽瀉肝湯 |
|
來源 |
《醫方集解》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製法用量】龍膽草(酒炒) 黃芩(炒) 梔子(酒炒) 澤瀉 木通 車前子 當歸(酒洗) 生地黃(酒炒) 柴胡 甘草(生用)
【功效】 瀉肝膽實火,清肝經濕熱。 【主治】 肝膽實火引起的脅痛,頭痛,目赤口苦,耳聾耳腫,以及肝經濕熱下注之陽痿陰汗,小便淋濁,陰腫陰痛,婦女帶下。現用於高血壓病、急性結膜炎、急性中耳炎、鼻前庭及外耳道癤腫屬於肝膽實火者。亦用於甲狀腺功能亢進、急性膽囊炎、尿路感染、急性前列腺炎、外生殖器炎症、急性盆腔炎、帶狀疱疹等屬於肝膽濕熱者。 【方義】 方中龍膽草善瀉肝膽之實火,並能清下焦之濕熱為君,黃芩、梔子、柴胡苦寒瀉火,車前子、木通、澤瀉清利濕熱,使濕熱從小便而解,均為臣藥;肝為藏血之臟,肝經有熱則易傷陰血,故佐以生地、當歸養血益陰;甘草調和諸藥為使。配合成方,共奏瀉肝膽實火,清肝經濕熱之功。
頁首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