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法用量】 熟地9∼21克 冬白朮9∼15克 當歸9∼15克(如泄瀉者不宜用,或以山藥代之) 人參6∼15克(甚者30克,或不用亦可) 炙甘草3克 柴胡6∼12克 麻黃3∼9克 肉桂3∼6克 乾薑(炒熟)3∼6克(或用煨生薑3∼7片亦可) 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去浮末,溫服。或略蓋取微汗。 【功效】 溫中補虛,解表祛邪。 【主治】 陽虛傷寒及一切四時勞倦寒疫陰暑之氣,身雖熾熱,時猶畏寒,即在夏月亦欲衣被覆蓋,或喜熱湯,或兼嘔惡泄瀉,但六脈無力,肩脊怯寒,邪氣不能外達者。 【加減】 如氣虛,加黃耆6∼9克;寒甚陽虛者,加製附子3∼6克;頭痛,加川芎或白芷、細辛;陽虛氣陷,加升麻;肚腹泄瀉,宜少減柴胡,加防風、細辛亦可。
頁首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