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品種來源 本品為繖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 (北沙參) (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 或桔梗科植物杏葉沙參 (Adenophora petiolata subsp. hunanensis)、輪葉沙參(Adenophora triphylla (Thunb.) A. DC.) (皆為南沙參) 的根。主產山東、河北、遼寧、江蘇等地。夏、秋兩季採挖,洗淨,置沸水中燙後,除去外皮,乾燥。或洗淨直接乾燥。
bubble_chart 性味歸經
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
bubble_chart 功效
養陰清肺,益胃生津。
bubble_chart 主治
- 用於肺陰虛的肺熱燥咳,乾咳少痰,或癆嗽久咳,咽乾音啞等。能養肺陰而清燥熱。常與麥冬、玉竹、天花粉、川貝母等同用。
- 用於胃陰虛或熱傷胃陰,津液不足的口渴咽乾,舌質紅繹,胃脘隱痛、嘈雜、乾嘔等。有養胃陰,清胃熱,生津液之功。常配麥冬、石斛等同用。
bubble_chart 文獻別錄
- 《本草匯言.引林仲先醫案》:「治一切陰虛火炎,似虛似實,逆氣不降,清氣不升,為煩、為渴、為脹、為滿、不食。用真北沙參五錢水煎服。」
- 《本草從新》:「專補肺陰,清肺火,治久嗽肺痿。」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bubble_chart 現代藥理
北沙參含生物鹼、揮發油及澱粉等。乙醇提取物有降低體溫和鎮痛作用,水浸汁在低濃度時對離體蟾蜍的心臟能加強收縮,濃度增高則出現抑制直至心室停跳,但可以恢復。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