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穴名天容
国际代码SI17
bubble_chart 类别

灵枢根结:“足少阳根于窍阴…入于天容…”。针灸甲乙经则称本穴为“手少阳脉气所发”,现从外台秘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归入手太阳。

bubble_chart 释名

天,指上部;容,容纳,指咽喉部能“容”物。穴居颈部近咽喉处,故名。

bubble_chart 位置

天容穴位 (改編自《经络与穴道》)
在颈外侧部,下颌角后方,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 针灸甲乙经:“在耳曲颊后”;
  • 灵枢经脉翼作:“在耳下曲颊后”;
  • 循经考穴编:“约去颊分许陷中”;
  • 针灸集成:“在颊车向后二寸大些”。

bubble_chart 解剖

  • 肌肉:胸锁乳突肌停止前缘,二腹肌后腹下缘。
  • 神经:浅层有耳大神经前支、面神经颈支、副神经,深层为交感神经干的颈上神经节。
  • 血管:前方为颈外浅静脉及颈内动、静脉。

bubble_chart 操作

仰卧,将肩部垫高,充分暴露颈部。先用左手摸清血管搏动位置,在胸锁乳突肌内缘与血管之间进针,以40°的倾斜角向后、向内、向上缓缓刺入1~2寸。禁用直接灸,艾条温灸10~15分钟。

bubble_chart 功效

清咽消肿。

  • 古典:耳聋、耳鸣、咽肿、喉痺梗咽,颈项痈肿,不能言,咳逆上气,胸痛,胸满不得喘息,呕逆吐沫,齿噤,喘喝坐伏病恶埃烟、疝积,寒热,颈项瘰疬不可顾,瘿,肩痛不可举,齿牙龋痛。
  • 现代: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中心性血管痉挛性视网膜病变、中风。

bubble_chart 配穴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