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名 | 猪苓汤 |
来源 | 伤寒卒病论 |
类别 | 利水渗湿 |
bubble_chart 功效
利水渗湿,清热养阴。
本方原治伤寒之邪,传入阳明或少阴,化而为热与水相搏,以致水热互结、热结下焦、小便不利或尿道涩痛之证。猪苓汤证的主要病机是既有伤津,又有水停,错综复杂。水气停蓄,气不布津,则已伤之阴愈亏;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则既蓄之水愈蓄,形成干、湿不匀的失调局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体液代谢发生障碍,或表现为局部不足或有余的情况,如单纯用滋阴法则水蓄更甚,单用利水法则阴液更伤,如此非但不能解决矛盾,反使病情加重,故必须滋阴与利水同用。方中猪苓、茯苓入肾、膀胱二经,猪苓甘淡微苦、苦能下降直达少阴,甘能渗利水湿;茯苓淡渗利湿,健脾以制水湿之源;泽泻利水泻热;滑石甘寒而滑,清热通淋;阿胶滋阴润燥且能止血。诸药合用,清热养阴与利水并用,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歛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诸症自除。
本方为滋阴清热利水之剂,适用于阴虚有热之小便不利证。若为实热伤津,口渴小便不利者不宜使用本方。
本方利尿,改善肾功能,促进电解质的排泄,改善代谢性酸中毒。用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急慢性肾盂炎、急慢性丝球体肾炎、疑似膀胱癌、急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血尿、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