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方名大黃附子湯
來源傷寒卒病論
類別溫下
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大黃 9克 (3兩)
附子 炮 10克 (3枚)
細辛 3克 (2兩)

以水五升(1000cc),煮取二升(600cc),分溫三服;若強人煮取二升半(500cc),分溫三服。服後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

bubble_chart 功效

溫經散寒,驅結止痛。

bubble_chart 主治

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

bubble_chart 方義

本方所主治之證雖言脅下偏痛,但不必限於脅下,亦不必僅限於一側的偏痛,凡在脅下至下腹部或腰足,發生激痛,並有熱狀,而脈呈緊弦者皆可應用。此屬寒積,亦即寒邪內結之證,非溫藥不能去其寒,非下不能驅其結,故用溫下之法。本方為溫下之代表方;方中附子細辛皆辛溫之品,能溫經通竅,搜風散寒,治寒冷腹痛痺痛;大黃蕩實瀉下,性雖苦寒,但與附,辛相配,則寒性減而走泄之性存,三藥合用共奏溫下之功。

bubble_chart 辨證要點

  1. 脅腹腰足痛劇。
  2. 瘦型虛寒體質。
  3. 腹部軟弱。
  4. 有熱狀。
  5. 脈緊弦。

bubble_chart 加減

  1. 痛甚喜溫:加桂枝白芍
  2. 腹痛:加枳實神麴
  3. 體虛:加黨參黃耆
  4. 寒疝腰痛:加小茴,肉桂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非虛寒體質,慎用。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胃、腸痙攣痛、腎結石、膽結石、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偏頭痛、陰囊疝痛、疝氣、椎間板疝痛、游走腎。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