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脾氣虛
別名脾氣虛弱、脾氣不足、中氣不足、中氣虛弱、中氣虛衰
【概念】

脾氣虛或稱脾氣不足、中氣不足。脾氣虛證是指脾不健運以及元氣不足而形成的證候。精氣奪則虛。氣化於精,精生於水穀,而水穀的運化、吸收、輸布,皆賴於脾氣的盛衰。若脾氣不足,脾失健運,則水穀不化;榖不化則精少;精少則氣衰。《脾胃論.飲食勞倦所傷始為熱中論》中說: 「脾胃氣衰,元氣不足」 。其原因多為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憂思日久,損傷脾土,或稟賦不足,素體虛弱,或年老體衰,或大病初癒,調養失慎等。

脾氣虛證的主要臨床症狀是:食慾不振,食入即飽或食後脘腹脹滿,口不知味,甚者全不思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少氣懶言,四肢不收,倦怠嗜臥,面色萎黃不華,消瘦,舌質淡或淡胖有齒痕、舌苔薄白,脈弱無力。

脾氣虛證臨床常見於 「泄瀉」 、 「胃脘痛」 、 「腹痛」 、 「水腫」 、 「痰飲」 、 「哮喘」 、 「痿證」 、 「虛勞」 、 「小兒疳積」 等病中。

脾氣虛證常易與 「脾陽虛證」 、 「脾虛濕困證」 、 「心脾兩虛證」 相混淆,臨床應注意鑒別。

【鑑別處理】

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說: 「脾胃之氣既傷,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 脾氣一虛,諸病因之而起,然不同疾病中脾氣虛的臨床表現、病機、治法亦各不相同,應予以辨析。

  1. 脾氣虛證在泄瀉病中表現的特點是:較多見於久瀉,所以又稱脾虛泄瀉。臨床主要表現為久瀉不癒,穀食不化,大便時溏時瀉,時輕時重,多食或進油膩飲食則腹脹腸鳴,腹瀉次數增多。緣由脾氣虛弱,運化無權,水濕不化,而食入不消,清濁不分,故大便溏瀉,且久瀉不癒。《沈氏尊生書.泄瀉源流》曰: 「濡泄一症,又名洞泄。乃為濕自甚,即脾虛泄也。由土虛不能制濕水,腸胃不固,濕反勝而成病」 。張景岳在《景岳全書.雜病謨》的諸泄瀉論治中說: 「若止因脾虛者,惟四君子湯、參朮湯、參苓白朮散之屬為宜」 。
  2. 若胃脘痛、腹痛出現脾虛證,其疼痛部位在胃脘或在臍上,疼痛的原因多因素體脾胃虛弱,或久病、大病初癒而復傷脾胃,或勞倦過度,致使脾氣不能健運而成,疼痛的特點一是綿綿而痛,二是症狀乍輕乍重,病程長,三是喜按,得暖則痛減。臨床上脾氣虛證的胃脘痛、腹痛與脾胃陽虛的虛寒性胃痛、腹痛很難截然區分,因氣亦屬陽,陽虛疼痛即氣虛痛的進一步發展,治當健脾益氣溫中,方用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金匱要略》)。
  3. 若水腫病見脾氣虛證,其特點是浮腫起於目窠之下,晨起頭面較顯著,勞累後則下肢腫甚,甚則通體浮腫,小便正常或少,《靈樞.水脹》曰: 「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狀,其頭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 ,這種先由目下,次足脛,終及腹踵而遍及全身的浮腫,多由脾氣不足所致,《沈氏尊生書.腫脹源流》云: 「病水者,脾必虛,故必健脾為主」 , 「理氣養脾,以治其本,使脾氣實而健運,則水自行」 ,方用參朮健脾丸(《沈氏尊生書》),或用六君子湯(《婦人良方》)合五苓散(《傷寒論》)加減。
  4. 若痰飲見脾氣虛者,其痰必清稀,或多泡沬,量多而易咳出。因中焦脾氣不足,健運之職失司,水濕不化為津液而內停,濕聚成痰。故有 「脾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脾非其治也」 的說法。《醫宗必讀.痰飲》曰: 「脾土虛濕,清者難升,濁者難降,留中滯腸,淤而成痰。故治痰先補脾,脾復健運之常,而痰自化」 。方用二陳湯(《和劑局方》)、白朮丸(《潔古家珍》)、六君子湯(《婦人良方》)加減。
  5. 若哮喘病而見脾氣虛者,則多見於兒童稟賦不充,脾土素弱,水穀不化為精微,而成痰濁內宿。每因飲食不當或感受外邪,則哮喘之症狀突然發作,呼吸有聲,呀呷不已。當其發作之時,辨其冷熱之不同,以降逆平喘;緩解之時,當健脾以固其本。方用三子養親湯(《韓氏醫通》)、二陳湯六君子湯加減。
  6. 痿病見脾氣虛者,四肢痿軟無力,症狀逐漸加重,陽明脾土主四肢肌肉,潤宗筋,束筋骨興利關節,脾土虛則氣血少,宗筋失潤,筋骨弛緩,四肢痿廢不用,故有 「治痿獨取陽明」 之說。《醫學正傳.痿證》云: 「脾傷則四肢不能為用而諸痿作矣,……陽明實則宗筋潤,能束骨而利關節矣。治痿之法,無出於此」 。方用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和劑局方》)加減。
  7. 若虛勞內傷發熱見脾氣虛證,必素體有脾虛見症,熱勢或高或低,勞累後加重,纏綿日久不癒。李東垣《脾胃論》說: 「飲食勞倦所傷始為熱中」 ,即脾氣虛而發熱,治療應補中益氣、甘溫除熱,方用補中益氣湯(《脾胃論》)加減。虛勞病而見脾氣虛證,大多屬於虛勞之輕證。其臨床表現特點如李東垣《脾胃論.胃虛臟腑經絡皆無所受氣而俱病論》中所云: 「食入則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脾虧弱也」 。治宜健脾益氣,方用補中益氣湯加砂仁(《風勞臌膈四大證治》),或香砂養胃丸(《慈禧太后醫方選議》)。
脾胃為後天之本,居中焦以灌四旁,飲入於胃,脾氣散精,五臟六腑皆得以滋養。《景岳全書.雜證謨.脾胃》中說: 「五臟中皆有脾氣,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臟之氣,……故善治脾者,能調五臟,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進胃強,即所以安五臟也」 。脾胃氣虛,百病由生;且多種疾病過程中,也有脾氣虛證。種種表現雖各不相同,然也各有特點,足為鑒別的可靠依據。

脾氣虛證多見於先天不足及後天餵養攝護不當的嬰幼兒童,或年老體弱者,或久病、大病之後元氣未復的病人。嬰幼兒童的脾氣虛證,多表現為消化不良、嘔吐、羸瘦而肚腹脹大,面色青白而無華;老年體弱者出現脾氣虛證,多見身體沉重、四肢無力、倦怠嗜臥;久病、大病初癒而見脾氣虛證,多見消瘦、乏力、語聲低微、面色萎黃、動則氣短。

脾與胃同居中焦,《諸病源候論.脾胃諸門》云: 「脾者臟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氣互為表裏。胃受穀而脾磨之,二氣平調,則穀化而能食」 。脾氣一虛,鮮有胃氣不虛者,故臨床往往稱 「脾胃氣虛」 ,兩者不能截然分開。但仔細分辨,二者又不盡相同,以脾氣虛為主者,磨化之功能失健,食少納呆,脘脤便溏;以胃氣虛為主者,則受納功能不良,噫氣,惡心嘔吐。脾胃氣虛者,臨床治療應補脾氣,輔以消導之品,方用楂麴六君子湯(《醫碥》)。

【類證鑑別】

  1. 脾陽虛證與脾氣虛證:氣亦屬陽,氣虛往往是陽虛的初期階段,而陽虛則常是氣虛的進一步發展。脾氣虛證的病機特點,是以脾的健運機能減退為主。《諸病源候論.脾胃諸病》云: 「脾氣磨而消之,則能食」 , 「食不消,脾不磨也」 ,脾氣虛證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飲食減退,成由於 「食不消」 而引起脘腹脹滿,腹瀉穀不化;脾氣虛則氣血化源不足,四肢肌肉缺少氣血充養,表現為肢體倦怠乏力,以及面色萎黃,消瘦,舌淡,脈弱諸症。而脾陽虛證則除上述脾氣虛證的症狀之外,必有 「陽虛則寒」 的畏寒肢冷的寒證表現,或脘腹疼痛而喜暖喜按,或腸鳴泄瀉而完穀不化,或小便不利、肢體浮腫,或口吐清涎,或脈沉遲細弱等一派陽虛不足之徵。兩者的鑒別要點,是有無寒證徵象:陽虛則寒,氣虛者無寒象表現;脾陽虛證多由脾氣虛發展而來,若暴病而出現脾陽不足,則多為陰寒內盛或寒邪直中太陰脾土所成。
  2. 脾虛濕困證與脾氣虛證:濕為陰邪,導致水濕內盛的原因,輕者由於脾氣不足,健運失司,而水濕不化;重者由於脾陽不振,而水濕停聚。前者主要表現為頭身肢體困重,舌苔白膩;後者主要表現肢寒畏冷,或為痰飲,或為水腫等等。一般所謂脾虛濕困證,是指脾氣虛而被濕邪所困,其病因多為過食生冷,或內濕素盛之體,過食生冷、坐臥濕地,致使濕困脾土。脾虛濕困證若先因脾虛水濕不化而致者,多為本虛標實證,或虛實夾雜證,其病,程遷延日久,較難治療。若因過食生冷或坐臥濕地,水濕之邪由外而入者,則多為實證,其病程也短。容易治癒。脾虛濕困證與脾氣虛證二者鑒別的要點是:前者為有形之濕邪,為宜證;後者為無形之氣虛,為虛證。
  3. 心脾兩虛證與脾氣虛證:心脾兩虛是指脾氣既虛又兼心血不足的臨床表現。由於脾氣虛、中焦化源不足,水穀之精微不能化生為血,故血少而心失所養,形成心血不足,出現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夢等症狀。常因思慮過度,勞傷心脾,以致脾氣不足,脾不健運,氣少血虛,心神失養。《濟生方.健忘論治》曰: 「脾主意與思,心亦主思,思慮過度,意舍不精,使人健忘」 。心脾兩虛證,從病因病機分析,脾氣虛在先而心血虛在後,故補脾即可以養心。或憂思氣結,或飲食不節,或久病失調,造成脾氣虛不能化生心血;或脾氣虛而不能攝血,遂發生種種出血症狀,造成血少而心失所養,都是形成心血不足的原因。從臨床症狀的表現來看,心脾兩虛證除脾氣不足外,當有健忘、心悸等心血不足的症狀。其治療也應以補脾為主,養心安神為輔。心脾兩虛證與脾氣虛證雖然均有脾氣不足的表現,但前者必有心悸、健忘等血不養心的症狀,與單純脾氣虛證不同,可資鑒別。

【文獻別錄】

  1. 《衛生寶鑒.勞倦所傷虛中有寒》: 「脾胃屬土,處在中解,在五臟曰孤臟,在三焦曰中焦。中焦獨治在中,……脾不足者,以甘補之,補中助脾,必須甘劑。」
  2. 《醫述.脾胃》:「 脾氣傷者,脈浮大而無力,……更有脈大、飽悶,有似食滯,此乃脾虛而見假象 。」
  3. 《筆花醫鏡.脾部》:「 脾虛者,右關脈必細軟,其症為嘔吐,為泄瀉,為久痢,為腹痛,為肢軟,為面黃,為發腫,為肌瘦,為鼓脹,為惡寒,為自汗,為積滯不消,為飲食不化,為脫肛,為腸血 。」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