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藥名鉤藤鉤
別名鉤藤
科屬茜草科
【品種來源】

本品為茜草科常綠木質藤本植物鉤藤 (Uncaria rhynchophylla (Miq.) Jacks.) 大葉鉤藤 (U. macrophylla Wall.) 毛鉤藤 (U.hirsuta Havil.) 華鉤藤 (U.sinensis (Oliv.) Havil.) 或無柄果鉤藤 (U. sessilifructus Roxb.) 的帶鉤莖枝。產於長江以南至福建、廣東、廣西等省。春、秋兩季採收帶鉤的嫩枝,剪去無鉤的藤莖,曬乾。或先置鍋內蒸片刻,或於沸水中略燙後再取出曬乾。切段入藥。

【性味歸經】

甘,微寒,歸肝、心包經。

【功效】

息風止痙,清熱平肝。

【主治】

  1. 用於肝風內動,驚癇抽搐。鉤藤甘而微寒,入肝,有和緩的息風止痙作用,為治療肝風內動,驚癇抽搐之常用藥,亦多用於小兒。如用治小兒驚風壯熱神昏、牙關緊閉、手足抽搐等症,常與天麻全蠍等同用,即鉤藤飲;用治溫熱病熱極生風,痙攣抽搐,多與羚羊角白芍藥菊花等配伍,如羚角鉤藤湯;用治諸癇啼叫,痙攣抽搐,可與天竺黃蟬蛻黃連等同用,如鉤藤飲子。
  2. 用於頭痛、眩暈。本品既清肝熱,又平肝陽,故可用治肝火上攻或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屬肝火者,常與夏枯草梔子黃芩等配伍:屬肝陽者,常與天麻石決明菊花等配伍。
  3. 近年有用20%鉤藤煎劑,治療高血壓病,其有溫和的降壓作用,除三期高血壓病人外,多數患者血壓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隨著血壓的下降,病人頭痛、頭暈、失眠、心慌、氣促等自覺症狀亦相應減輕或消失。
  4. 此外,本品與蟬蛻薄荷同用,可治療小兒夜啼,有涼肝止驚之效。

【文獻別錄】

  1. 《別錄》:「主小兒寒熱,十二驚癇。」
  2. 《藥性論》:「主小兒驚啼,瘈瘲或熱壅。」
  3. 《本草綱目》:「大人頭旋目眩,平肝風,除心熱,小兒內釣腹痛,發斑疹。」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其有效成分鉤藤鹼加熱後易破壞,故不宜久煎,一般不超過20分鐘。

【現代藥理】

本品含鉤藤鹼、異鉤藤鹼等。

  • 鉤藤煎劑0.1g/kg,給小鼠腹腔注射能產生明顯的鎮靜作用,但無催眠作用。
  • 用鉤藤煎劑1g/kg,給大鼠腹腔注射可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使大鼠部分陽性條件反射消失,時間延長。
  • 鉤藤乙醇浸膏能制止豚鼠癲癇反應的發作,對中樞運動分析器的興奮性增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鉤藤煎劑對麻醉犬、兔和實驗大鼠均有降壓作用。
  • 鉤藤鹼能抑制離體腸管,興奮大鼠離體子宮。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