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重新認識中醫 » 扁鵲如何「透視」人體?
作者︰沈藥子
【內容】

「傳說」戰國時代的扁鵲能「透視」人體內的五臟六腑,因而成為名醫。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得先了解中醫所謂的「臟腑」,是不完全等同於今天西醫的實質臟器的。

中國古代雖有解剖,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那些粗糙的肉體解剖,並不能完全了解或說明實質臟器之間的生理關聯。你必須站在古人的立場來推想這個狀況。例如,肝臟可以分泌膽汁,這或可由解剖(死體或活體)及肉眼見膽囊有膽管與肝臟相連,其中有膽汁而推論出,但這樣的手段並無法了解到肝臟原來還有肉眼不可見的許許多多的機能,例如現代醫學所揭示的,肝臟是人體裡的最大的化學工廠,它還負責醣、脂肪、胺基酸、血紅素的代謝、解毒、清除外來病菌、……,這些細微的生化現象都不是古代粗糙的解剖與肉眼的觀察所能見到或推論的。更何況,在現代醫學已揭示之外,肯定還有更多的微觀的事實尚未被揭示。又例如,心臟推動血液,這或許可由古代粗糙的解剖與肉眼的觀察而得知,但心臟在感應到血量過多,血壓過大時能分泌尿鈉肽促腎臟的入球小動脈開啟,增加排尿量、減輕心臟負擔的這一事實,卻也不是古代粗糙的解剖與肉眼的觀察所能得知的。

換言之,即便有人強調古代已有人體解剖,但只是開腸剖肚地用肉眼看到了最粗淺的肉質臟器,並無法直接從中了解到臟器內隱涵的肉眼不可見的、無法推衍的無數的微細的生理機能與聯繫,這樣的粗糙的解剖學,其實對醫學的進步與應用並無太大幫助。

中醫的五臟六腑其實是對人體內的抽象的機能單位(或系統)的五分法、六分法、十一分法、甚至十二分法,肝、心、脾、肺、腎、大腸、小腸、心包、膀胱、膽、胃、三焦等等都是抽象的數學符號,都是為了方便討論內在的生理、病理機能所設下的方便操作的名詞,即如同數學、物理學常用的x、y、z、α、β、γ一般,並不全然等於實質的臟器(從古人的角度),它還可包括對應經絡所循行的各種組織。當《內經》(中醫學的聖典)單單談到五臟時,它用的是五分法,將人體劃分為五大系統。當《內經》談到五臟六腑時,它用十一分法,再加上心包則成十二分法。陰陽、氣血則都是二分法,陰陽又可再細分為三陰三陽,成六分法。那麼,為何現代醫學將liver翻譯為肝,將kidney翻譯為腎?這著實源於當時的譯者對中醫學的無知。

臟腑與氣血的二分法概念相同(見「何謂氣血?」一節),它有廣義、狹義之分,而必須強調它們都是抽象的符號。五分法裡用到的五臟符號與十一分法裡用到的十一臟腑符號並不全然相等,例如當《內經》提到「肝」時,必須由前後文辨別它是五分法裡的「肝」,亦或是十一分法、十二分法裡的「肝」,五分法的「肝」機本上涵蓋了十一分法、十二分法裡的「肝」與「膽」。或這樣說,五分法的「肝」為廣義的肝,它隱含「膽」的機能,十一分法、十二分法的「肝」為狹義的肝,這些「肝」呀、「膽」呀的符號基本上不全然相等於肉眼可見的實質臟器或組織。即如數學、物理學的此x、y不等於彼x、y,當視其前後文內容與命題而定。

《內經》用抽象的刀將人體切為兩塊、五塊、十一塊、十二塊,一種切法可視為一種由肉體實質到抽象模式的轉換(transformation),再將體外觀察到的生理、病理徵象依其屬性分配到這些分塊之中,並探討這些抽象的分塊與人體外在的表徵、病症之間的動態聯繫與規則。《內經》認為,實質的肉體病態會表現為體外可觀察到的病理徵象,並投射到《內經》的抽象的臟腑系統。即如數學裡的轉換(transformation)、物理學的座標系變換。而將此抽象的臟腑系統的病象處理好,則實質的肉體病灶亦會得到痊癒。即如同在數學上,一個難解的代數問題或直角座標系裡的幾何問題,經過某種數學轉換,或選擇了另一個座標系(例如球面座標系)之後,就變得易如反掌了,將之解出後,再轉換回原來的座標系,即得到正解。

透過無數的歸納、分析、與人體實驗,《內經》時代的前輩們在未得知人體內部微細的解剖、生化活動等細節的情況下,推論出一套抽象的、數學的生理、病理模式,可用於人體疾病的分析與治療,甚至能預測病情。即如同牛頓從許多肉眼可觀察到的種種力學現象而歸納出F=m‧a這個與物質結構、細節無關的普遍性適用的形而上的理一般,《內經》展示了人體中亦存在巨象的、與細節無關的、形而上的理,《內經》發明了由實質的人體到另一抽象臟腑座標系的轉換式。這是個遠遠超越了二千年以後的當代醫學的大發明,說它抵上一千個諾貝爾醫學獎都不為過。

有了以上的認識後,我們便可回答「扁鵲如何透視人體內的五臟六腑?」這一命題。

何謂「透視」?假設今天我們把一本詳細的人體解剖圖或X光攝影、超音波攝影、或電腦斷層掃描(CT)、乃至核磁共振影像(MRI)展示給一位未受過醫學訓練的普通人,或者我們還把這位仁兄帶到醫院,讓他參觀內視鏡即時攝影的觀察,或顯微鏡底下的活體觀察。這位仁兄或許可「看透」人體,觀察到內部的許許多多的實質臟器,甚至見到液體的流動、細胞之間的微細現象,卻仍不可謂「透視」,因為他未受過醫學訓練,無法藉由這些資訊應用在醫療上,悍衛眾人的健康。

即便有人有透視眼,能即時見到人體內的諸多細節,卻仍不算是醫者,也不懂該如何處理。因為醫者必須了解的是肉眼所見不到、儀器所觀察不到的生理、病理機轉,是生命現象背後的理,必須從這些現象歸納出一套結論,一套抽象的演算法則,才有可能透過此理此法,分析當前狀況,甚至預測未來的狀況,而給予適當的治療。

換言之,即便你能看透肉體,你仍不是醫者,你和X光機的等級相同。因為現象背後的理不是用肉眼、機器可看透的,是用心眼。舉個實際的例子:老牛拉牛車與太空梭發射上天。這兩件事實背後所滿足的理是牛頓的運動定律,這理普遍存在,與物體的材質、結構等細節無關,這理不可由肉眼直接見到,卻可用心眼間接歸納、推論出。當你只看到老牛拖車時,你絕對無法因此而發明太空梭飛上天;但當你瞭解了牛頓的運動定律之後,你就「可能」可以。

至此,扁鵲的「透視」就有了解答。他有沒有透視人體的特異功能並非重點,但若他已掌握住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理,並能透過患者外在的表徵進而推測是哪個環節出問題(這也是位在抽象的臟腑座標系上的),便是「透視」,便能給予處理,恢復其平衡。而當他處理好了抽象的臟腑座標系的病象,那麼實質的五臟六腑也就處理好了(至少不再投射病理訊息到抽象的臟腑座標系),這樣的「透視」並不須有體內的解剖細節、生化基礎作為支持,即如F=m‧a的應用並不限定在某些材質的運動上,它是形而上的理,故普遍適用。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