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小兒發黃,是指小兒出生以後,全身皮膚、面目及小便均出現黃色的症狀。
古人對本症的名稱記載較多,如《諸病源候論》稱「胎疸」;《嬰童百問》稱「胎黃」。
小兒初生以後2到5天,面目及全身皮膚發黃,有的黃色輕微,有的黃色較重,若精神、食欲、睡眠均正常者,屬生理性發黃,不作論述。小兒百日以上至半歲,不因病變,又無其它症狀,唯肌膚、面目微黃,這是胃熱的表現,亦不屬本症範圍。
【辨證分析】
- 濕熱︰面目及皮膚發黃,黃色鮮明呈橘子色,汗與小便俱如梔子水,染物呈黃色,發熱口渴而欲飲水,腹部脹滿,大便灰白或秘結,精神倦怠,不思乳食,舌苔黃膩,指紋紫滯。與生理發黃亦有異同之處,須加以鑒別。它們的共同點為!(1)兩目發黃;(2)全身皮膚發黃。不同點為:(1)濕熱發黃無有定時,生理發黃多在初生之後2到5天內;(2)濕熱發黃色深而不能自退,生理發黃色淺而可以自退;(3)濕熱發黃,伴有發熱、口渴、便秘溲赤、指紋紫滯等實熱症狀,而生理發黃不伴有其它症狀。
- 寒濕︰面目及皮膚發黃、黃色晦暗無華,或黃色如煙熏而暗,精神疲倦,喜臥嗜睡,不思乳食,脘腹脹滿,大便灰白或溏薄,小便短赤,舌苔白膩,指紋淡紅。$濕熱發黃與寒濕發黃!發黃都與濕邪有關,若母體素蘊濕熱之毒,遺於胎兒,或出生以後,感受濕熱,蘊結脾胃,熏蒸肝膽,致使膽液外泄,溢於肌膚,則發為身黃。此為"陽黃";若小兒稟賦不足,脾胃陽氣虛弱,濕濁不運,內從寒化,或陽黃遷延失治,陽氣受損,寒濕內阻,則身亦發黃,此為"陰黃"。兩者鑒別要點為:陽黃色鮮明,如橘子色,伴有身熱,口渴,胸悶腹滿,大便秘結,舌苔黃膩等實熱症狀;陰黃色晦暗,如煙熏,伴有畏寒肢涼,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苔白膩等虛寒症狀。陽黃之治有熱重、濕重之分,熱邪偏重的,法當清熱利濕,佐以泄下,使黃從裡解,代表方劑為茵陳蒿湯;濕邪偏重的,法當利濕化濁,佐以清熱,使黃從小便解,代表方劑為茵陳五苓散。陰黃之治有脾胃虛寒和脾腎陽虛的不同,它們的鑒別點是,腹脹少食,畏寒便溏,屬脾胃虛寒,法當溫脾利濕,代表方劑為茵陳理中湯;若見形寒肢涼,大便灰白,小便自利,則屬腎陽虛弱,法當溫腎利濕,代表方劑為茵陳四逆湯。
另外,若小兒出生後不久即見身黃,色如煙熏,持續不退,日漸加重,遷延4到5個月不癒,伴有面色無華,不思乳食,腹脹氣促,大便灰白等,此為陰黃,與胎稟有關。臨床見此,較為難治。
【文獻別錄】
- 《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侯》"小兒在胎,其母臟氣有熱,熏蒸於胎,至生下小兒,體皆黃,謂之胎疸也。」
- 《小兒藥證直訣.黃相似》:「又有自生而身黃者,胎疸也。」
- 《嬰童百問.胎疾》:「胎黃候,則小兒生下,遍體面目皆黃,狀如金色,身上壯熱,大便不通,小便如梔子汁,乳食不思,啼叫不止,皆因母受熱而傳於胎也。凡有此證,乳母可服生地黃湯,仍忌熱毒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