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清陽不升
【概念】

清陽不升證是脾氣不足證中之一種,指的是清陽之氣不升,則不能溫養頭部、肌表、四肢等所出現的一系列臨床表現的概稱。多因飲食不節,勞倦過度,而脾胃受損所致。

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視物不清,耳鳴耳聾,畏寒肢冷,困倦乏力,食不知味,納呆便溏,舌淡嫩苔白,脈弱或虛等。

清陽不升證常見於「眩暈」、「耳鳴」、「耳聾」、「痿躄」、「泄瀉」、「脫肛」、「子宮脫垂」、「崩漏」等疾病中。

本證通常應與「脾氣虛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清陽不升證可出現在多種疾病中,

  1. 如眩暈病中出現清陽不升證,則多兼見耳鳴,頭重如裹,胸悶惡心,體倦乏力,畏寒肢冷,食少便溏,多寐,舌苔白膩,脈濡弱、或沉滑等「陽為濕困」的特點。此由恣食肥甘,勞倦太過傷及脾胃,健運失司,水濕內聚,痰濁中阻,則清陽不升而致。治宜健脾升陽,燥濕化痰。方用半夏白朮天麻湯(《醫學心悟》)合補中益氣湯(《脾胃論》)加減。
  2. 若在耳聾病中見清陽不升證,其臨床表現多兼見視物不清,面色少華,食慾不振,聲低氣短,乏力便溏,舌嫩苔厚,脈濡細等「中氣不足」症狀,此由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損傷脾胃,中氣不足,清陽不升所致,治宜健脾益氣,升陽益胃,方用益氣聰明湯(《東垣試效力》)。
  3. 若在痿躄病中見清陽不升證。臨床表現為肢體痿軟無力,肌肉消瘦,逐漸加重,食少便溏,面浮而無華,神疲乏力,舌苔薄白,脈沉細等「氣虛痿」的症狀,此由飢餓勞倦,傷及脾胃,脾氣不升,肺氣不布,肌肉筋脈失於濡養所致。《證治匯補》指出:「氣虛痿者,因飢餓勞倦,胃氣一虛,肺氣先絕,百骸溪谷,皆失所養…凡人病後手足痿弱者,皆屬氣虛,所謂脾既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而不用也。」治宜補中益氣,方用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4. 若在泄瀉病中見清陽不升證,則表現為久泄不止,甚或脫肛,面色萎黃,肢倦乏力,脘腹悶脹不舒,舌淡苔白,脈細弱等「脾氣下陷」的特點,此由脾胃虛弱,運則失權,水穀不化,清濁不分,「上升精華之氣,反下降而為泄瀉」,治宜健脾益氣止泄,方用參苓白朮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5. 若在脫肛病中見清陽不升證,其臨床表現每以脫肛久而不癒,氣短乏力,出汗,肢體畏寒,懶言,食不知味等「中熱下陷」證候為特點,此由飲食勞倦傷脾,或久病損脾,久瀉不止,以致中氣下陷,升提失司,治宜補中益氣,升陽舉陷。方用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總之,清陽不升證,雖屬脾胃氣虛範疇,各證病機相同,但在不同疾病中,表現不盡相同,臨床應加以辨別。

清陽不升證較多發生於素體瘦弱之人,因久病體弱,中氣虧虛,常見精神萎靡,面色不華,氣短聲低,倦怠乏力,肢冷畏寒等症。婦女見清陽不升證者,主要表現為中氣下陷而致的子宮脫垂和氣不攝血出現的崩漏,或清陽不升,濕氣下流,出現帶下綿綿而清稀等。

升降出入,是人體氣化功能的基本形式。脾主升清,胃主降濁,脾胃一升一降,共同維持機體的營養代謝。在其病機演進過程中,脾的清陽不升,可導致腎的濁陰不降,出現胸悶,腹脹,大便溏,小便少及頭重體倦,食少納呆,甚則尿閉,水腫,舌苔濁膩,脈弦滑等。就整個機體而論,脾胃的升降,對整體氣機的升降出入至關重要。脾胃為後天之本,位居中焦,通連上下,是升降運動的樞紐。而肝之生發,肺之肅降,心火之下降,腎水之上升,肺之主呼熱,腎之主納氣等,也需要脾胃配合以完成其升降運動。若脾胃升降失常,則清陽之氣不能敷布,後天之精不能歸藏,飲食清氣無法進入,廢濁之物也不能排出,繼而可以產生多種病症。《吳醫匯講》說:「…治脾胃之法,莫精於升降,…俾升降失宜,則脾胃傷,脾胃傷則出納之機失其常度,而後天之生氣巳息,鮮不夭札生民者已。」

【類證鑑別】

  1. 脾氣虛證與清陽不升證:脾氣虛又稱脾氣不足,脾胃虛弱(《中醫大辭典》)。清陽不升證本屬脾氣虛證範疇,兩者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十分近似,但亦有一定區別。脾氣虛的概念,此清陽不升的概念為廣,脾氣虛證可包括清陽不升證,而清陽不升證僅是脾氣虛證的部分表現。從病因而論,清陽不升證,每由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損傷脾胃,或久病傷脾所致。由於脾胃虛弱,中氣不足,清陽不升,不能上榮於腦府、清竅,故見頭暈,眼花,視物昏蒙,耳鳴,耳聾。脾氣虛證,亦是由於飲食不節,勞倦內傷,損傷脾胃所致。但脾氣虛證是中焦脾胃功能衰弱證候的總稱。它包括脾失健運(如脘腹脹滿,泄瀉便溏,食少納呆。)中氣不足(如面色黃而少華,唇淡或黯,氣短聲低,食少倦怠。)清陽不升(如眩暈,耳鳴,耳聾,視物昏蒙。)中氣下陷(如脫肛,久泄,子宮脫垂。)脾不統血(如崩漏,便血)等證。而清陽不升證,僅是指由於中氣不足,脾失升清作用所表現出的症狀而已,以此可資鑒別。

【文獻別錄】

  1.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府。」
  2. 《證治匯補‧上竅門》:「脾為中州,升騰心肺之陽,提防腎肝之陰,若勞役過度,汗多亡陽,元氣下陷,清陽不升,此眩暈出於中氣不足也。」
  3. 《證治匯補‧上竅門》:「虛聾由漸而成,必有兼證可辨 」「 四肢懶倦,眩暈少食者,脾虛。」「補中益氣湯治陽虛氣陷耳聾。」
  4. 《證治匯補‧腰膝門》:「氣虛痿者,因飢餓,胃氣一虛,肺氣先紹,百骸溪谷,皆失所養,故完筋弛縱,骨節空虛。凡人病後手足痿弱者,皆屬氣虛。所謂脾既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而不用也,宜補中益氣。」
  5. 《證治匯補‧下竅門》:「胃氣和平,飲食入胃,精氣則輸於脾,歸於肺,行於百脈而成營衛。若飲食起居內外之邪,傷於脾胃,傳化失節,清濁不分,上升精華之氣,反下降而為泄瀉矣。」
  6. 《慎齋遺書‧頭暈》:「頭為諸陽之首,病人頭暈,清陽不升也,頭重不能抬起,陽虛不能撐持也。」
  7. 《讀醫隨筆‧升降出入論》:「心肺陽也,隨胃氣而右降,降則化為陰;肝腎陰也,隨脾氣而左升,升則化為陽。」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