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濁陰不降
【概念】

濁陰不降證是指因脾胃陽氣不足,升清降濁功能失常,造成營養物質和糟粕不能正常地消化吸收和排泄,而出現一系列症狀的概稱。多因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情志失調,損傷脾胃所致。

主要臨床表現為:脘悶腹脹,食少便溏,或便秘,小便不利或不通,身體困重,倦怠乏力,甚則下肢浮腫,舌苔濁膩,脈濡滑等。

濁陰不降證常見於「濕阻」、「水腫」、「癃閉」、「帶下」等疾病中。

【鑑別處理】

本證辨析濁陰不降證可出現於多種疾病之中,

  1. 如在濕阻病中出現濁陰不降證,則多表現肢體困倦乏力,或頭重如裹,胸悶腹脹,納食不香,口粘淡或有甜味,舌苔白膩,脈濡滑等「濕困脾胃」之特點,治宜芳香化濕,方用藿香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或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2. 若水腫病中出現濁陰不降證,其臨床表現每呈全身水腫,脘悶腹脹,甚則腹水。納減便溏,面色㿠白,小便短少,舌淡胖邊有齒痕等,以「陰水證」為特點,治宜健脾利水,方用實脾飲(《濟生方》)。
  3. 若在癃閉病中見濁陰不降證,則可表現為小腹墜脹,時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爽利,神疲乏力,食少納呆,氣短聲低等症狀,治宜升清降濁,補氣行水,方用補中益氣湯(《脾胃論》)加減。

濁陰不降證較多發生於肥胖體弱之人,因「肥人多濕」,常見精神萎靡,面色無華,動則氣促,肢體困重等症。婦人見濁陰不降證者,主要表現為帶下綿綿而清稀,月經衍期等。此即因人而異,治當「因人制宜」。

疾病發展到濁陰不降階段,多由脾氣虛弱(即脾胃虛弱),升降失司,可致水濕、痰濁等陰邪留滯。久病及腎,腎陽虛衰,氣化失司,開合不利,以致水濕痰濁瀦留更甚,反而上逆,則出現面色晦暗,精神萎頓,甚則神識昏蒙,眩暈,惡心嘔吐,尿少或尿閉,全身浮腫,舌質晦暗隱青等濁陰上逆之證。若濕濁蘊結日久,濕從熱化,又釀成濕熱之患。

【類證鑑別】

  1. 脾胃虛弱證與濁陰不降證:兩證均為脾胃之氣不足所發生的病證。脾胃虛弱證是受納與健運的機能障礙所致;濁陰不降證是脾胃升降功能失司,胃不降濁所致。濁陰不降證多因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損傷脾胃,或七情鬱結,肝氣橫逆犯胃所引起。由於脾失健運,胃不降濁,濕濁困遏,清陽不得伸展,濕阻中焦,故見脘悶腹脹,食少便溏。清氣不升,則濁陰難以下降,小便因而不利。中陽不足,陽不化氣,氣不化水,水濕內聚,泛溢肌膚而為水腫,以腰以下為甚。脾胃氣虛,傳導失司,故亦可見大便秘結。濕邪內阻,陽氣不伸,故見肢體困重,倦怠乏力,舌苔洞膩,脈濡滑;而脾胃虛弱證,則是由於脾胃之氣不足,受納與健運功能障礙,氣血化生不足,而出現食少納呆,食後脘腹脹滿,大便溏薄,少氣懶言,四肢倦怠,消瘦,面色萎黃不華,舌淡苔白,脈緩弱。兩證顯然不同。

【文獻別錄】

  1.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清氣在下,則生殖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2. 《證治匯補‧脾胃》:「蓋為濕痰滯於中,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痞塞填悶,以致二便阻塞,甚至小水不通者,設二朮燥脾濕,二陳化痰氣,升、柴引清氣上升,清氣一升,濁氣自降,鬱結開通,津液四布,濕流燥潤而小便長矣。」
  3. 《證治匯補‧積聚》:「脾虛之人,偶因氣滯,誤用克伐,致中氣散亂不收,故水氣橫決而作脹,此脾虛不能統攝,法宜補土理中,濁陰自化。」
  4. 《證治匯補‧痞滿》:「有中虛不運如飢如刺者,益氣溫中。有內傷勞役,清氣下陷,濁氣犯上者,補中益氣。」
  5. 《羅氏會約醫鏡‧雜證》:「又有脾虛不能生金者,則清氣不能上升,濁氣何由下降?經謂脾胃一虛,令人九竅不通,用補中益氣湯,以參耆溫脾,以升柴提氣,滋後天之化源,虛則補母之妙用也。」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