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血虛證是體內血液不足,肢體臟腑百脈失於濡養而出現的全身性衰弱證候的總稱。多因勞倦內傷,思慮過度,暗耗陰血;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或失血過多所致。久病不癒,溫病後期亦可引起。
主要臨床表現為:面白無華或萎黃,唇色淡,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手足發麻,女子月經量少,衍期,甚則經閉。舌質淡,脈沉細無力等症。
血虛證常見於「心悸」、「虛勞」、「眩暈」、「頭痛」、「痙證」、「血證」、「便秘」、「發熱」、「月經不調」、「閉經」、「不孕」等疾病中。
本證通常應與「陰虛證」、「血脫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血虛證可出現在多種疾病中,其臨床表現各具一定特點,治療方法亦不盡相同,必加加以辨析。
- 如在心悸病中見血虛證,臨床表現以心悸、頭暈、失眠多夢、面白無華、倦怠乏力、舌質淡紅、脈細弱為特點。此由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或乃病體虛,氣血不足,或因失血過多,心失所用所致。治宜補血養心、益氣安神,方用歸脾湯(《濟生方》)或用炙甘草湯(《傷寒論》)。
- 若在虛勞病中見血虛證,臨床表現每以心、肝血虛症狀為主:
- 心血虛:以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夢、面色不華,舌淡、脈細或結代為特點,多由稟賦不足、精血不旺、思慮耗傷心血、大病之後,失於調理,陰血虧虛,久而不復,積虛成損所致。治宜養血安神,方用養心湯(《證治準繩》)或歸脾湯(《婦人良方方》)。
- 肝血虛:以頭暈、目眩、耳鳴、脇痛、驚惕不安,月經不調,經閉,甚則肌膚甲錯,面色蒼白,舌質淡,脈弦細為特點,此由情志鬱結,暗耗肝血,或失血過多,久病之後失於調理,陰血虧虛,甚則血虛化燥,久而不復,積虛成勞所致。治宜補血養肝,方用四物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味。
- 若在眩暈病中見血虛證,臨床每以眩暈於勞累後發作或加重,面白無華,唇甲蒼白,常兼見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心悸失眠等症為特點,此由久病心脾兩虛,或熱病耗傷陰血,血虛不能滋濡周身,血不上奉於腦,或血虛陰虧,虛熱上擾清竅所致。治宜益氣養血,方用歸脾湯(《婦人良方》)加味。
- 若在頭痛病中見血虛證,臨床表現為頭痛頭暈,隱隱作痛,週勞則甚,心悸失眠,神疲乏力,食慾不振,此由久病正虛,或失血過多,中氣不足,清陽不升,營血虧虛不能上榮於腦所致。治宜補養氣血,方用八珍湯(《正體類要》)加味。
- 若在便秘病中出現血虛證,臨床表現以大便秘結,努責乏力,面色不華,唇舌色淡,頭暈目眩,心悸,脈細。此由久病體虛,年高體衰,產後亡血,或血虛津少,大腸失於濡潤,或血少而致陰虛內熱所致。方用潤腸丸(《沈氏尊生書》)。
- 若在出血性疾病中見血虛證,臨床表現為鼻衄、齒衄、甚或肌衄,面色㿠白、頭暈眼花、心悸、神疲乏力等特點。此由失血過多,血虛氣亦虧,氣不攝血,故血出不止。治宜補氣攝血,方用人參歸脾湯(《婦人良方》)。
- 若在發熱病中出現血虛證,則臨床表現為發熱、夜重晝輕,心悸乏力,面色不華、舌淡脈細數。多由久病心肝血虛,或脾不生血,或失血過多致致。治宜清熱養血,方用當歸補血湯(《蘭室秘藏》)。
總之,證候雖同,但在不同疾病中,其表現各有特點,臨床上可根據各自病證的特點進行辨治。
血虛證較多發生於婦人。因為月經、胎孕無不以血為本。其臨床表現是經期延後、月經量少、色淡、質清稀、小腹空痛、甚則閉經。還會出現血虛不孕、滑胎等病證。年高體弱之人,亦常見血虛證,主要與年高精虧血少有關,臨床表現為精神萎靡、面色無華、心悸失眠、頭昏眼花、耳鳴耳聾或便秘。
血為陰,氣為陽,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兩者相互依存,相互為用。氣有溫煦肌腠,化生精血,統攝血液的作用;而血有運載陽氣、濡養肌腠等作用。二者關係密切,故血虛證在其病機演進過程中常伴有兩種情況:
- 一是血虛無以載氣,則氣亦隨之而少,導致氣血兩虛之證。表現為面色蒼白、心悸失眠、少氣懶言、乏力自汗、舌淡而嫩、脈細弱。
- 二是由於長期慢性失血,或突然大量失血,血海空虛、真陰不足,導致血脫證。症見面白、夭然不澤、頭暈目花、四肢清冷、脈空虛等。
由於失血過多、血脫氣無依附,氣隨之暴脫,亦可形成氣隨血脫證,症見面色蒼白,汗出膚冷,四肢不溫,甚至暈厥,脈微細或芤等。治療時可本著“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的理論,宜補氣固脫,以防亡陽之變。
【類證鑑別】
- 陰虛證與血虛證:二者均為虛證,血屬陰,精、津、液亦屬陰,且「精血同源」、「津血同源」。陰虛證較血虛證範圍為廣。從病因而論,血虛證是由脾胃虛弱、化源不足,七情鬱結,暗耗陰血,久病不癒,失血過多所致。血虛不能滋養頭目,則頭暈眼花;不榮於面,則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營血不足,心失所養,則心悸失眠;血虛筋脈失養,則手足發麾、甚則搐搦;血海不足,衝任空虛,則月經不調,甚或經閉;血虛不榮於舌,則舌見淡白;脈道失充。則脈細弱。而陰虛證多由久病陰分不足,熱病傷津耗液,或汗、吐、下太過所致。陰虛生內熱,虛熱內擾,則見五心煩熱,午後潮熱;虛熱內逼津液外泄,則見盜汗;體內津液虧乏,則見口燥咽乾,小便短赤;陰虛火旺,則舌紅少苔或無苔,脈見細數。綜上可見,血虛證與陰虛證的主要區別在於:血虛證突出一個「色」字,即面色蒼白、口唇色淡、爪甲無華等;而陰虛證則在於「熱」字,即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等。以此可資鑒別。
- 血脫證與血虛證:二者同屬體內血液虧虛範疇。血脫證較血虛證為重,血脫證可為血虛證的進一步發展,亦可因突然大量出血所導致。由於陰陽互根的關係,陰損可及陽,失血過多,氣失依附,血脫氣亦隨之暴脫。故血脫後常常出現氣隨血脫之候,症見面色蒼白、四肢不溫、自汗膚冷、氣息低微、脈微細或芤、甚則出現暈厥。顯然與血虛證之表現不同,不難分辨。
【文獻別錄】
- 《丹溪乙法‧驚悸怔忡》:「怔忡者血虛,怔忡無時,血少者多。」
- 《症因脈治‧卷一》:「血分發熱之症,晝則安靜,夜則發熱,唇焦口乾,反不飲水,睡中盜汗,此血分發熱之證也。血分發熱之因,或熱病後,熱伏血中,或陰血素虧,血虛火旺,二者皆成血分發熱也。」
- 《證治匯補‧上竅門》:「血為氣配,氣之所麗,以血為榮。凡吐衄崩漏產後亡陰,肝家不能收攝榮氣,使諸血失道妄行,此眩暈生於血虛也。」
- 《證治匯補‧血證》:「血虛者,其症朝涼暮熱、手足心熱、皮膚乾澀甲錯、唇白、女子月事前後不調、脈細無力,法宜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