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胃热
别名胃火、胃热上蒸、胃热炽盛、胃火熏蒸、胃热熏蒸、胃火炽盛、胃火上蒸
【概念】

胃热证又称胃火证。系指因恣食辛辣、厚味,或五志过极,化火生热,或外邪化热,犯胃而致胃热过盛,腐熟杀谷、胃气熏蒸所出现的以消谷善饥,口渴口臭为主症的一系列症候。

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善饥、渴喜冷饮、胃脘疼痛或有灼热感、口秽便秘、牙龈肿痛,舌红苔黄,脉象数而有力。

胃热证常见于“胃脘痛”、“消渴”、“牙龈肿痛”、“呕吐”等疾病中。

本证应与“阳明经证”、“阳明腑实证”相鉴别。

【鑑別處理】

热与火均属阳邪(阳盛则热),仅略有程度之别,热极为火,故皆具有火之特点:发病快、其性炎上、极易伤阴。胃为燥土,“喜润恶燥”,足阳明胃经又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明受邪最易化热,故胃热证为临床常见之里热证,但在不同疾病中临床表现又各不同。

  1. 胃热证在胃脘痛中,可见胃脘灼热阵痛、痛势急迫,伴有口渴喜冷饮、便秘溲赤。缘由热邪伤胃,胃火偏盛,气机不畅,邪热煎灼津液,大肠失其濡润所致。治宜清热安胃,方用小陷胸汤(《伤寒论》)加减。
  2. 若消渴(中消)病中出现胃热证,可见多食善饥、体重下降,伴有多饮、多尿、便干、周身乏力等症,多由长期恣食肥甘,辛辣,脾胃受损,运化失职,酿成内热,热积中焦,胃火亢盛,故有善消谷、腐熟快等临床表现,火热又可耗伤津血,肌肉无以充养,则见日益消瘦,治宜清胃泻火、养阴生津,方用玉女煎(《景岳全书》)、消渴方(《丹溪心法》)化裁。若牙龈肿痛中见胃热证,临床可见牙龈肿痛,甚则糜烂、口臭,由胃火循阳明经上炎、熏灼腐蚀所致,治宜清热泻火,方用清胃散(《兰室秘藏》)。
  3. 如呕吐病中所见胃热证,其临床可见发病暴急、食入即吐、量多、味臭,兼见便干溲赤,由胃火亢盛,胃失和降,胃气随火上逆所致,治宜泻火降逆止吐,方用竹叶石膏汤(《伤寒论》)去人参加代赭石。
本证多见于过食辛辣及高梁厚味之人。嗜酒吸烟者亦每增胃热,故饮食清淡,戒烟酒者,可减轻胃热。

本证由于胃热过盛、火热灼津,继可出现津液不足之兼证,即虚实夹杂(实中有虚);病久不愈,胃热伤津,转变为胃阴虚证,表现为阴虚火旺,故知实火与虚火互为因果。

【類證鑑別】

  1. 阳明经证与胃热证:阳明经证之成因则多由表邪入里化热,致使热伤阳明经脉,临床主症以身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特点,无消谷善饥;胃热证之热邪多由内生,无身热汗出而有消谷善饥口渴口臭等。胃热证只是单纯胃热,而阳明经证则是无形火热之邪弥漫、蒸腾,据此可以鉴别。
  2. 阳明腑实证与胃热证:阳明腑实证由外邪传变而来,外邪化热入里,胃肠热结,火邪与肠中糟粕搏结,临床表现火热之象较胃热证更剧,腹满拒按、烦躁谵语、日晡潮热、大便秘结难下为其特点。其大便龈难不下,亦不同于一般胃热证之便干,而是里热火邪与燥屎相结,致使腑气不适,故同时伴见腹满拒按;谵语烦躁,其系火热炽盛,挟秽浊之气上攻,扰乱心神所致;日晡之时,正值阳明经气旺盛,故热势随之上升。二者与当以此为鉴别。
  3. 胃阴虚证与胃热证:(见胃阴虚证)

【文獻別錄】

  1. 《灵枢‧大惑论》:“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
  2. 《笔花医镜》:“胃之热,唇舌红口臭,脉右关必洪数…。”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