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氣虛證是指機體臟腑功能衰退,元氣不足而出現的全身性虛弱症狀的總稱。本證常為年老、病後,或飲食勞倦內傷,或素體稟賦不足等因素所致。屬虛證的範疇。
本證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神疲乏力,呼吸氣短,語聲低微,少氣懶言,納穀少馨,或見面色㿠白,頭暈目眩,心悸自汗,舌淡,脈虛細無力等症。
氣虛證可散見於臟腑虛損,尤其是 「五臟虛證」 、 「表衛不固」 、 「喘證」 等病變中。
本證應當與 「陽虛證」 、 「氣陷證」 等相鑑別。
【鑑別處理】
本證在臨床上,除共有的神疲乏力、呼吸氣短特徵外,可隨疾病出現的臟腑部位不同而表現各異。
- 如肺氣虛者,因肺主氣的功能衰退,影響了宣散和肅降作用,出現以呼吸氣短,神疲懶言,咳聲不揚,咯痰無力,怕風自汗,易於感冒等為主的症狀,治當補益肺氣,方用補肺湯(《永類鈐方》)加減。
- 脾氣虛者,因脾主運化的功能衰退,以致水穀精微不能輸布,生化之源被遏,出現以納穀少馨,神疲乏力,脘腹脹滿,大使溏泄為主的症狀,治當健脾益氣,方用參苓白朮散(《和劑局方》)加減。
- 心氣虛者,因心主血脈、藏神的功能衰退,以致心氣不能鼓動血脈運行和收斂神氣,出現以面色蒼白,神疲氣短,健忘心悸為主的症狀,治當補益心氣,方用遠志飲子(《證治準繩》)加減。
- 肝氣虛者,因肝主疏泄的功能衰退,影響了肝氣的生發,會出現以氣短心煩,驚悸不寧,膽怯,口苦為主的症狀,治當補氣益志而壯肝膽,方用安神定志丸(《醫學心悟》)加減。
- 腎氣虛者,因腎藏精,納氣的功能衰退,腎精不能化氣以養身形,出現以腰膝痠軟,眩暈耳鳴,動輒氣促,遺精遺尿,小便清長為主的症狀,治當補益腎氣,方用大補元煎(《景岳全書》)、或參蛤散(《中醫臨床方劑手冊》)加減。
當然,由於臟腑間的互相關聯,五臟的病變亦可相互交叉而互為影響,從臨床辨證的整體觀出發,會出現 「心脾氣虛」 、 「肺脾氣虛」 、 「脾胃氣虛」 、 「心膽氣怯」 、 「肺腎兩虛」 等臟與臟,臟與腑同病的表現。
又有氣虛而致 「表衛不固」 者,因衛氣不能固表,腠理不密,外邪乘虛侵襲,出現怕風自汗,易於感冒,毛髮悚慄等症狀,治宜益氣固表,方選玉屏風散(《丹溪心法》)加減。
又氣虛而見於 「喘證」 者,初則以肺氣虛為主,表現為咳喘,呼吸氣短,其治則、方藥同肺氣虛證;繼則以肺脾氣虛為主,表現為喘促氣短,食少便溏,治宜培土生金,肺脾同治,方選補中益氣湯(《脾胃論》)加減;
終則以肺腎氣虛為主,表現為喘息抬肩,呼多吸少,動輒喘促更甚,汗出,形寒肢冷,出現腎不納氣的症狀,治宜益腎納氣,肅肺平喘,方選金匱腎氣丸(《金匱要略》)、或人參胡桃湯(《濟生方》)加減。
本證在臨床上,應抓住不同體質、年齡的特點來進行辨證。一般可分二種情況:
- 一是腎氣虛衰者,多因先天不足,稟賦素弱,元精不充,髓海空虛所致。腎為先天之本,藏精元而化氣充形,腎虛則根蒂匱乏,無以養精而生骨,故在小兒則會出現發育緩慢,齒髮生長遲,智力低下,食納量少,骨軟神萎,面黃肌瘦,便溏遺尿等症。在成人則會出現腰痠,眩暈,耳鳴,陽萎等病證。
- 二是脾胃氣虛者,多因後天失調,飲食不節,勞倦過度,脾胃之氣生化無權所致。胃主受納腐榖,脾主健運生化,納穀而運化,則氣血化源不絕,形氣充而壯實也。李東垣認為:飲食失節則傷胃,勞倦過度則傷脾。提出: 「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 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論.脾胃虛實傅變論》),強調了脾胃之氣不足是造成氣虛證的關鍵。同時,說明了脾胃氣虛是演化其它疾病的根源之一。
因此,先天不足及後天失調之人,每易罹患本證。但二者可互為因果,不可截然分割,臨床辨證時,當抓住主次。還需指出:夏季暑熱炎炎,逼汗外出,每易耗傷元氣,《素問.刺志論》曰:「氣虛身熱,得之傷暑。」故可見汗出氣短,神疲乏力的本證。
本證在疾病的演化過程中,可表現不同的夾雜症。
- 例如因氣虛而運行不暢,可出現「氣虛腹脹」 ,症見脫腹脹滿,神疲少氣,大便溏泄等症;
- 因氣虛而外邪侵襲,可出現「氣虛發熱」,症見易於感冒發熱,熱勢或高或低,神疲氣短等症;
- 因氣虛而脾運少健,痰濕內聚,可出現「氣虛痰嗽」,症見咳嗽氣短,痰多且膩,納呆神疲等症;
- 因氣虛而津液不布,會造成機體臟腑、肌肉、皮毛失其溫養和濡潤,可出現「氣不煦之」,症見形瘦肌削,神疲乏力,皮毛不澤,體溫偏低,抗病能力低下等症;
- 因氣虛而不能化水,影響肺、脾、腎、三焦的氣化功能,可出現「氣虛水泛」,症見水腫,小溲不利,淋瀝不淨,癃閉等疾病;
- 因氣處不能統攝血液,可出現「氣不攝血」,症見鼻衄,咯血,吐血,尿血,便血,皮下紫瘢,婦女經水淋漓,崩漏等症;
- 因氣血同源,陰陽互根的關係,由於氣虛而不能生化血液,影響了血的滋生,可出現「氣血兩虛」,症見頭暈眼花,面色無華,少氣懶言,心悸,納穀少思,脈細,舌質淡胖等症;
- 因氣虛日久,元氣大虧,還會出現「中氣下陷」 、「氣陰兩虛」及「元氣虛脫」等表現。
這裏不再一一贅述。總之,因本證而演化的疾病眾多,臨床當按標本、先後、虛實而辨析之。
【類證鑑別】
- 陽虛證與氣虛證:二者均為全身性虛證的表現,且臨床的病變部位亦每每相似。然而氣屬陽,陽化氣,陽虛是指陽氣虛,故二者有互為因果的關係。從病因病機來鑑別:二者皆為稟賦不足,飲食勞倦內傷,或年老、病後等因素所造成的元氣不足,臟腑功能衰退而導致的虛證。但寒邪侵襲,易於傷陽,阻礙陽氣的運行,這是導致陽虛證的又一重要因素。從臨床表現來鑑別:二者皆有神疲乏力,呼吸氣短,少氣懶言,語言低微,自汗,舌淡等症狀。但氣虛證以 「虛」 為主,寒象不明顯,而陽虛證必具 「虛寒」 的徵象,這是二者的鑑別要點。氣虛證可見腠理疏鬆而不密,出現怕風,而陽虛證則是陽氣不能溫煦及蒸騰,出現形寒肢冷;氣虛.證脈虛細無力,而陽虛證脈沉細或細遲;氣虛證小便無力或遺溺,大便溏薄,而陽虛證小便清長,大便溏泄,甚則脾腎陽虛,還可見下利清穀,完穀不化,水腫等虛寒症狀。這裏可看出,氣虛的進一步發展,可導致陽氣虛,陽氣虛必具有一定的氣虛表現。從治療法則來看:氣虛證的治療法則是補氣,而陽虛證治當溫陽益氣。
- 氣陷證與氣虛證:二者皆為元氣不足的虛證。而氣陷證是氣虛病變中的另一類臨床表現,具體反映在氣的升舉無力,它與脾、胃、腎、膀胱、大腸、衝任二脈的臟腑、經絡之氣升舉無力有關。因此,氣陷證不僅具有氣虛證的一些表現,更突出地表現在中氣下陷,下關不固,元氣升舉無力的特徵上。二者的鑑別要點為:一、均有元氣不足,腿腑功能衰退的氣虛表現,然氣陷證以中氣下陷,元氣升舉無力為主;二、氣虛證為全身性的臨床表現,其可隨疾病的臟腑部位不同而症狀表現不一,但氣陷證主要為脾胃中氣下陷,其病變部位重點在中、下焦,多見少腹下墜,下利脫肛,子宮下垂,崩漏等症狀;三、氣虛證以補氣為主,而氣陷證以升舉元氣為主。
【文獻別錄】
- 《素問.通評虛實論》: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 《諸病源候論.氣病諸候》: 「短氣候: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體實。實則氣盛,盛則氣逆不通,故短氣。又肺虛則氣少不足,亦令短氣,則其人氣微,常如少氣不足以呼吸。」
- 《素問.藏氣法時論》: 「肝病者……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 「心病者……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 「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肺病者……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 「腎病者……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
- 《景岳全書.新方八陣》:「 凡氣虛者宜補其上,人參、黃耆之屬是也。精虛者宜補其下,熟地、枸杞之屬是也。陽虛者宜補而兼暖,桂、附、乾薑之屬是也。陰虛者宜補而兼清,門冬、芍藥、生地之屬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