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气虚
【概念】

气虚证是指机体脏腑功能衰退,元气不足而出现的全身性虚弱症状的总称。本证常为年老、病后,或饮食劳倦内伤,或素体禀赋不足等因素所致。属虚证的范畴。

本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呼吸气短,语声低微,少气懒言,纳谷少馨,或见面色㿠白,头晕目眩,心悸自汗,舌淡,脉虚细无力等症。

气虚证可散见于脏腑虚损,尤其是 “五脏虚证” 、 “表卫不固” 、 “喘证” 等病变中。

本证应当与 “阳虚证” 、 “气陷证” 等相鉴别。

【鑑別處理】

本证在临床上,除共有的神疲乏力、呼吸气短特征外,可随疾病出现的脏腑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

  1. 如肺气虚者,因肺主气的功能衰退,影响了宣散和肃降作用,出现以呼吸气短,神疲懒言,咳声不扬,咯痰无力,怕风自汗,易于感冒等为主的症状,治当补益肺气,方用补肺汤(《永类钤方》)加减。
  2. 脾气虚者,因脾主运化的功能衰退,以致水谷精微不能输布,生化之源被遏,出现以纳谷少馨,神疲乏力,脘腹胀满,大使溏泄为主的症状,治当健脾益气,方用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加减。
  3. 心气虚者,因心主血脉、藏神的功能衰退,以致心气不能鼓动血脉运行和收敛神气,出现以面色苍白,神疲气短,健忘心悸为主的症状,治当补益心气,方用远志饮子(《证治准绳》)加减。
  4. 肝气虚者,因肝主疏泄的功能衰退,影响了肝气的生发,会出现以气短心烦,惊悸不宁,胆怯,口苦为主的症状,治当补气益志而壮肝胆,方用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加减。
  5. 肾气虚者,因肾藏精,纳气的功能衰退,肾精不能化气以养身形,出现以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动辄气促,遗精遗尿,小便清长为主的症状,治当补益肾气,方用大补元煎(《景岳全书》)、或参蛤散(《中医临床方剂手册》)加减。
当然,由于脏腑间的互相关联,五脏的病变亦可相互交叉而互为影响,从临床辨证的整体观出发,会出现 “心脾气虚” 、 “肺脾气虚” 、 “脾胃气虚” 、 “心胆气怯” 、 “肺肾两虚” 等脏与脏,脏与腑同病的表现。

又有气虚而致 “表卫不固” 者,因卫气不能固表,腠理不密,外邪乘虚侵袭,出现怕风自汗,易于感冒,毛发悚栗等症状,治宜益气固表,方选玉屏风散(《丹溪心法》)加减。

又气虚而见于 “喘证” 者,初则以肺气虚为主,表现为咳喘,呼吸气短,其治则、方药同肺气虚证;继则以肺脾气虚为主,表现为喘促气短,食少便溏,治宜培土生金,肺脾同治,方选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终则以肺肾气虚为主,表现为喘息抬肩,呼多吸少,动辄喘促更甚,汗出,形寒肢冷,出现肾不纳气的症状,治宜益肾纳气,肃肺平喘,方选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或人参胡桃汤(《济生方》)加减。

本证在临床上,应抓住不同体质、年龄的特点来进行辨证。一般可分二种情况:

  1. 一是肾气虚衰者,多因先天不足,禀赋素弱,元精不充,髓海空虚所致。肾为先天之本,藏精元而化气充形,肾虚则根蒂匮乏,无以养精而生骨,故在小儿则会出现发育缓慢,齿发生长迟,智力低下,食纳量少,骨软神萎,面黄肌瘦,便溏遗尿等症。在成人则会出现腰酸,眩晕,耳鸣,阳萎等病证。
  2. 二是脾胃气虚者,多因后天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脾胃之气生化无权所致。胃主受纳腐榖,脾主健运生化,纳谷而运化,则气血化源不绝,形气充而壮实也。李东垣认为:饮食失节则伤胃,劳倦过度则伤脾。提出: “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 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脾胃虚实傅变论》),强调了脾胃之气不足是造成气虚证的关键。同时,说明了脾胃气虚是演化其它疾病的根源之一。
因此,先天不足及后天失调之人,每易罹患本证。但二者可互为因果,不可截然分割,临床辨证时,当抓住主次。还需指出:夏季暑热炎炎,逼汗外出,每易耗伤元气,《素问.刺志论》曰:“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故可见汗出气短,神疲乏力的本证。

本证在疾病的演化过程中,可表现不同的夹杂症。

  1. 例如因气虚而运行不畅,可出现“气虚腹胀” ,症见脱腹胀满,神疲少气,大便溏泄等症;
  2. 因气虚而外邪侵袭,可出现“气虚发热”,症见易于感冒发热,热势或高或低,神疲气短等症;
  3. 因气虚而脾运少健,痰湿内聚,可出现“气虚痰嗽”,症见咳嗽气短,痰多且腻,纳呆神疲等症;
  4. 因气虚而津液不布,会造成机体脏腑、肌肉、皮毛失其温养和濡润,可出现“气不煦之”,症见形瘦肌削,神疲乏力,皮毛不泽,体温偏低,抗病能力低下等症;
  5. 因气虚而不能化水,影响肺、脾、肾、三焦的气化功能,可出现“气虚水泛”,症见水肿,小溲不利,淋沥不净,癃闭等疾病;
  6. 因气处不能统摄血液,可出现“气不摄血”,症见鼻衄,咯血,吐血,尿血,便血,皮下紫瘢,妇女经水淋漓,崩漏等症;
  7. 因气血同源,阴阳互根的关系,由于气虚而不能生化血液,影响了血的滋生,可出现“气血两虚”,症见头晕眼花,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心悸,纳谷少思,脉细,舌质淡胖等症;
  8. 因气虚日久,元气大亏,还会出现“中气下陷” 、“气阴两虚”及“元气虚脱”等表现。
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总之,因本证而演化的疾病众多,临床当按标本、先后、虚实而辨析之。

【類證鑑別】

  1. 阳虚证与气虚证:二者均为全身性虚证的表现,且临床的病变部位亦每每相似。然而气属阳,阳化气,阳虚是指阳气虚,故二者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从病因病机来鉴别:二者皆为禀赋不足,饮食劳倦内伤,或年老、病后等因素所造成的元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而导致的虚证。但寒邪侵袭,易于伤阳,阻碍阳气的运行,这是导致阳虚证的又一重要因素。从临床表现来鉴别:二者皆有神疲乏力,呼吸气短,少气懒言,语言低微,自汗,舌淡等症状。但气虚证以 “虚” 为主,寒象不明显,而阳虚证必具 “虚寒” 的征象,这是二者的鉴别要点。气虚证可见腠理疏松而不密,出现怕风,而阳虚证则是阳气不能温煦及蒸腾,出现形寒肢冷;气虚.证脉虚细无力,而阳虚证脉沉细或细迟;气虚证小便无力或遗溺,大便溏薄,而阳虚证小便清长,大便溏泄,甚则脾肾阳虚,还可见下利清谷,完谷不化,水肿等虚寒症状。这里可看出,气虚的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阳气虚,阳气虚必具有一定的气虚表现。从治疗法则来看:气虚证的治疗法则是补气,而阳虚证治当温阳益气。
  2. 气陷证与气虚证:二者皆为元气不足的虚证。而气陷证是气虚病变中的另一类临床表现,具体反映在气的升举无力,它与脾、胃、肾、膀胱、大肠、冲任二脉的脏腑、经络之气升举无力有关。因此,气陷证不仅具有气虚证的一些表现,更突出地表现在中气下陷,下关不固,元气升举无力的特征上。二者的鉴别要点为:一、均有元气不足,腿腑功能衰退的气虚表现,然气陷证以中气下陷,元气升举无力为主;二、气虚证为全身性的临床表现,其可随疾病的脏腑部位不同而症状表现不一,但气陷证主要为脾胃中气下陷,其病变部位重点在中、下焦,多见少腹下坠,下利脱肛,子宫下垂,崩漏等症状;三、气虚证以补气为主,而气陷证以升举元气为主。

【文獻別錄】

  1. 《素问.通评虚实论》: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2. 《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 “短气候: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体实。实则气盛,盛则气逆不通,故短气。又肺虚则气少不足,亦令短气,则其人气微,常如少气不足以呼吸。”
  3. 《素问.藏气法时论》: “肝病者……虚则目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 “心病者……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肺病者……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 “肾病者……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
  4.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 凡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耆之属是也。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枸杞之属是也。阳虚者宜补而兼暖,桂、附、干姜之属是也。阴虚者宜补而兼清,门冬、芍药、生地之属是也。”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