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症状嗳气
别名
【概念】

嗳气《素问》称“噫”。《伤寒论》中称“噫气”。《景岳全书.杂证谟》谓:“噫者,饱食之忌,即嗳气也”。嗳气,气味酸厉而臭者,叫嗳腐。

嗳气与呃逆不同,嗳气声音沉长,是气从胃中上逆;呃逆声音急而短促,发自喉间。

【辨證分析】

  1. 食滞停胃︰嗳气有酸腐臭味,嗳声闷浊或恶心,嗳气不连续发作,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大便有酸腐臭味或秘结,舌苔厚腻,脉象滑实。食滞停胃嗳气,由饮食不节,停滞胃脘,中焦气机受阻,胃气上逆,故见嗳声闷浊,兼见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嗳气带酸臭味,大便亦有酸腐臭味等伤食证的特点。治以消食导滞、理气和中法,方用保和丸
  2. 肝气犯胃︰嗳气频繁,嗳声响亮,胸闷不舒,脇肋隐痛,舌苔薄白,脉弦。肝气犯胃嗳气,由于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故见嗳声响亮,嗳气频繁。由于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故见胸闷不舒,脇肋隐痛,脉弦等症。治以疏肝理气、降逆和胃法,方用柴胡疏肝散。
  3. 脾胃虚弱︰嗳气断续,嗳声低弱,呕泛清水,不思饮食,面色㿠白或萎黄,舌质淡薄白苔,脉象虚弱。由于素体虚弱或病后失调,脾胃气虚,纳运失常,胃气不和,故嗳气断续,嗳声低弱。本证有久病体虚史。以补益脾胃为主,方用健脾散。
嗳气一证,有虚实之分。实者以食滞、肝郁为常见,虚者以脾胃虚弱为主。实者嗳声高亢;虚者嗳声低弱,在闻诊中即可辨清。

【文獻別錄】

  1. 《类证治裁.嗳气》:“凡病后及老人脾胃虚弱者多有之。顾亦有肝气逆乘,嗳酸作饱,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仲景谓胃虚,客气上升,必假重坠以镇逆(旋覆代赭汤)。亦有肺气失降而作嗳者(苏子降气汤去桂杏仁贝母之属)。其胃虚气滞而作嗳者(十味保和汤)。…如脾肾虚寒,命门火衰,浊阴不降,致痞满嗳气者(理阴煎加减)。如胃有痰火嗳气者(星夏栀子汤)。专由脾胃阳虚,中气为阴邪阻格者,和中为要(健脾散)。”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