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症状小便不通
别名不得小便、胞痹、闭癃、癃㿉、小水不通、溺溲不通
【概念】

小便不通,指小便排出困难,严重者尿液点滴难出。

本症在古籍中名称不一。《素问.宣明五气论》称“癃”,《素问.至真要大论》称“不得小便”,《素问.五常政大论。称“癃闭”,《素问.痹论》称“胞痹”。《灵枢.经脉》称“闭癃”,《灵枢.本输》篇称“闭癃”、“溺闭”、“溺癃”,《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称“癃㿉”、“㿉癃”。《景岳全书.癃闭论证》称“小水不通”。《寿世保元》称“溺溲不通”。

本症与小便不利和小便疼痛应注意区别。小便不利为尿量少而不畅;小便疼痛指小便时尿道疼痛感。

【現代研究】

西医学认为健康成人每24小时排尿量在1000~2000ml之间,24小时内尿量少于400ml称少尿,24小时内尿量少于l00ml或完全无尿者称为无尿(或尿闭)。如神经性尿闭、膀胱括约肌痉挛、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及尿毒症等多种原因所引起的尿潴留、无尿症均属“癃闭”范畴。

尿滞留的重要原因为膀胱颈、前列腺包膜和腺体、尿道均有肾上腺α受体,该受体突然兴奋,使前列腺包膜中平滑肌组织张力剧增,从而使尿道受阻,因此临床用酚妥拉明等“受体阻滞剂治疗尿滞留有一定疗效。此外,5-氟尿嘧啶、克念菌素等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肥大引起尿潴留,一叶秋碱对神经性尿潴留疗效显著。

对前列腺肥大等引起的尿滞留,多采用导尿法,以缓其急。

【辨證分析】

  1. 下焦湿热︰小便不通,常伴尿痛、尿频、尿急,可有小便灼热感,兼见口苦,渴不欲饮,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病在下焦,《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小便不通,由膀胱与肾俱有热故也",湿热阻滞牓胱或移热于膀胱,湿热互结,膀胱气化失调,致小便不通。从下焦入手,治以清利湿热,通利小便,方选八正散
  2. 外感风寒︰小便不通,胸闷,咳嗽气急,呼吸不畅,大便秘结,舌质红或淡红,苔白或薄黄,脉濡数。病本于上焦,而症现于下焦,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失肃,水道通调不利,累及下焦而出现小便不通。鉴别点是:下焦湿热者小便短黄,尿时灼热疼痛感,肺气壅滞者尿黄不甚,一般无灼热感;下焦湿热者主要表现下焦症状,肺气壅滞者则上下症状俱现;下焦湿热者见湿热内蕴之象,肺气壅滞者具气滞表现。治疗时,则宜下病上取,以提壶揭盖法。如取嚏而探吐以开启肺气,日久酿热者予清肺饮酌加通利小便之品。
  3. 中气虚弱︰排尿困难,身疲气短,纳食减少,脘腹胀闷,小腹坠胀,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沉弱。因脾气素虚,或劳倦伤脾,或饮食不调耗伤中气,气虚乏力则无力排尿;治以补中益气,通利小便,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
  4. 肾气不足︰小便排出无力,尿意频频又排尿困难,腰膝酸痛,四末不温,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而尺弱。病在肾,可因久病损伤肾阳,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或因纵欲伤肾,肾气不化排尿无力。鉴别要点为:中气不足者常见脾运不健和中气下陷的表现,排尿困难时发时止,时轻时重,每因过度伤气而加重或诱发;肾气不足者多见肾阳亏虚之象,肾虚失约尿意频频与排尿无力小便不通并见。宜温阳益气,补肾利尿,方用《济生》肾气丸化裁。
  5. 肝气郁结︰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情志郁结,多烦善怒,两脇不舒,夜寐不安,多梦,口苦吞酸,舌红苔薄黄,脉弦。本证由于情志失调,肝失调达,疏泄不利而小便不通,具肝气郁结之见症。治宜疏肝理气,通利小便,方选沉香散或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6. 瘀血︰尿液不能排出,或时通时闭,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可见瘀点,苔白或微黄,脉涩。属实证,因瘀血成块阻塞所致。瘀血者,可因跌打损伤、气滞血瘀、血热煎熬成瘀等多种原因引起。小便不通主要表现为小腹胀闭、疼痛不移、或见腹中肿块,舌紫暗有瘀点,脉涩等见症。治以行瘀散结、通利水道,方选代抵当丸加减。
中医用外治法治疗癃闭证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膀胱腑》中已有记载。书回: “胞囊者,肾膀胱候也,储津液并尿。若脏中热病者,胞涩,小便不通,…为胞屈僻,津液不通。以葱叶除尖头,内阴茎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之,胞胀,津液大通,便愈。”这是最早用导尿术治疗小便不通的记载。明代医籍也记载了许多外治通利的方法,如《景岳全书.癃闭》中就有介绍了三种通尿的方法。

朱丹溪开创运用探吐法来治疗小便不通,他将探吐法的运用譬之若滴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下窍不通,开其上窍,则下窍必利,此即“提壶揭盖” 之法。

【文獻別錄】

  1. 《丹溪心法.小便不通》:“小便不通,有气虚、血虚、有痰、风闭、实热。气虚用参、耆、升麻等,先服后吐,或参、耆药中探吐之。血虚四物汤先服后吐,或芎归汤中探吐亦可。痰多二陈汤先服后吐。已上皆用探吐。若瘀气闭塞,二陈汤加木通、香附探吐之,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降下,盖气承载其水也。有实热者当利之,砂糖汤调牵牛末二三分,或山栀之类。有热、有湿、有气结于下,宜清宜燥宜升。”
  2. 《辨证录.小便不通门》:“人有小便不通,点滴不能出,急闷欲死,心烦意躁,口渴索饮,饮而愈急,人以为小肠之热极也,谁知是心火之亢极乎。夫心与小肠为表里,小肠热极而癃闭,乃热在心而癃闭也。盖小肠之能开合者,全责之心肾之气相通也。今心火亢热,则清气不交于小肠,惟烈火之相迫,小肠有阳无阴,何能传化乎?小肠既不能传化,膀胱何能代小肠以传化邪?况心肾之气既不入小肠,亦何能入于膀胱,以传化夫水哉。治法泻心中之火,兼利其膀胱,即心肾气通,小便亦通矣。”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