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AD
症状胎位不正
【概念】

胎位不正,是指妊娠后期,胎儿在母腹内位置不正常而言。亦称胎位异常。常见的有臀位、横位和后位。古称“倒产”、“横产”、“偏产”。

胎位不正是引起难产原因之一,故在怀孕六、七个月以后,如发现有胎位异常情况,应设法及时纠正,以免分娩时发生难产。

【辨證分析】

  1. 气滞︰妊娠后期,胎位异常。形体多黄瘦,面部隐隐带青,或胸闷,上腹部胀满不舒,或一侧胀满较剧,甚至胸腹胀满,呼吸急促,舌苔薄白,脉细滑或兼弦。多由气机郁滞,胎儿转位受阻而引起;可见形体黄瘦,面部隐隐发青,上腹部胀满不舒,胸闷等;治宜理气行滞,养血转胎,方用保产无忧方。
  2. 脾湿︰妊娠后期,胎位异常。身体较胖,但肌肉不结实,身重力弱,不耐繁劳,或脘闷纳少,或食欲不振,或见浮肿,舌质胖淡,脉滑而兼濡。则多缘脾虚湿停,影响胎儿转位所致。则见形体肥胖,身重力弱或兼见浮肿,四肢困倦等。治宜扶脾利湿,养血补肾转胎,方用加味当归芍药散。
  3. 气血两虚︰妊娠后期,胎位异常。肌肉消瘦,或体胖而不结实,少气乏力,易感疲劳,面色苍白,唇舌淡白,脉细滑而弱。系因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无力转位所致。其辨证要点是以形体消瘦,唇舌淡白,少气乏力,不耐劳累为主要表现。治宜益气养血转胎,方用八珍汤加川断、枳壳,或用转胎汤亦可。
胎位不正,根据临床辨证是以气滞、脾湿居多,但有相当一部分病人,除胎位不正的主症外,其它症状并不明显,很难判断是气滞还是脾湿所致。临床体会尽管无证可辨,其治疗仍可选用保产无忧方或加味当归芍药散,常能收到满意效果。盖两方都具有理气、祛湿、养血的功能,但前方偏重理气,后方看重调血。因此可作为气滞胎位不正,脾湿胎位不正的通治方。

【文獻別錄】

  1. 《傅青主女科.产前后方症宜忌》:“横产者,儿居母腹,头上足下,产时则头向下,产母若用力逼之,胎转至半而横,当令产母安然仰卧,令其自顺。…当归、紫苏各三钱,长流水煎服即下。”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