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导览
症状声音嘶哑
别名音瘖、失音
【概念】

本症指发音时或嘶或哑的症状。

在《内经》中有“瘖”、“暴瘖”、“无音”等名,后世医家又有称为“音瘖”、“失音”、“声不出”、“不能言”、“声哑”、“喉中声嘶”、“暴哑”者。

另有“子瘖”、“产后瘖”、“痘瘖”、“麻疹瘖”不属本症讨论范围。

【辨證分析】

  1. 外感风寒︰突然嘶哑,喉痒咳嗽,伴有发热、恶寒、声带肿胀、充血,舌苔薄白,脉浮紧。系风寒外袭,肺气失宣,寒邪凝滞于喉,其鉴别点是,声哑喉痒,伴见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等表寒证,治宜疏风散寒、宣肺开音,方选三拗汤。而为风寒,以声哑、喉痒、咳嗽、脉浮紧为主;
  2. 外感风热︰声哑咽痛,有灼热感,伴有发热,恶风,咳嗽痰黄,声带充血水肿,舌苔薄黄,脉浮数。系风热外袭,或寒邪化热,肺失清肃,热灼咽喉,以致声哑,并见风热表症,治宜疏风清热,宣肺开音,方选桑菊饮加减,热重者,可用清咽宁肺汤。二者虽同属表症,但为风热,以声哑、咽痛、黄痰、脉浮数为主。
  3. 热邪犯肺︰声哑咽痛,有堵塞感,粘膜红肿,声带充血,痰粘胸闷,便干溲赤,舌质红,苔粘黄,脉滑数。因燥热之邪上犯肺金,灼津成痰,痰热交阻,症见声哑,咽干,口燥,气促咳嗽为主,治宜清燥救肺,方选清燥救肺汤
  4. 肺肾阴虚︰声哑日久,咽喉干痛,喉痒痰粘,声带微红,粘膜干燥,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素体阴虚,劳伤肺肾,津液不足,虚火上炎,以致咽喉不利,声哑咽干。治宜滋补肺肾,清热开音,方选百合固金汤六味地黄丸。如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可用四君子汤合百合固金汤治之。
  5. 血瘀痰聚︰声哑日久,或逐渐加重,或咽干而痛,声带肥厚,或有小结,或有瘜肉,或喉间肿物,舌色紫暗,苔薄,脉弦细。因气滞血瘀,或痰浊凝聚,阻塞喉间脉络,以致声带肥厚或生小结,血瘀为主者,治宜活血化瘀,方选通窍活血汤,痰浊凝聚为主者,可见声带瘜肉,治宜除痰化瘀,消肿散结,方选二子二石汤加山慈菇、土贝母、橘核、荔枝核。
声音嘶哑是喉病中的常见症状,有寒热虚实之别,《景岳全书》曰:“声音出于脏气,凡脏实则声宏,脏虚则声怯。”因此,声哑的辨证治疗,不外虚实两端。又“音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内夺瘖也。”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