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症状急性肾小球肾炎
【概念】

本病属于中医“水肿”范畴,多由外邪侵袭、饮食起居失常、劳倦内伤所致,病位在肺、脾、肾,累及膀胱、三焦,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虚弱,感受外邪(风邪、水湿、热毒等)后,邪伏于体内,约经1~4周后发病。其病因病机简述如下:

  1. 风寒侵袭,风水相搏:若为风寒,则肺气郁遏;若为风热,则肺失清肃、宣降,上不能宣发布津,下不能通调水道输于膀胱、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内犯脏腑经络,外浸四肢肌肤,发为本病。
  2. 水湿内停,脾失健运:气候环境潮湿或冒雨涉水,水湿内侵,困阻脾阳,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致水湿不能下行,溢于肌肤而发为水肿;湿热下注,损伤下焦血络,可致血尿。
  3. 疮毒内侵,归于脏腑:皮肤疮,邪毒内侵,脏腑受害,导致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不能主水,津液代谢功能失调,水湿运行受阻,浸溢于肌肤而成水肿;若热毒伤及下焦血络,可致尿血。
此外,热毒郁于肝经,耗损肝阴,肝阳上亢,可致头痛眩晕,甚则惊厥、神昏;水邪阻遏,上凌心肺,可出现喘促、心悸,甚则发组;若湿邪内盛,脾肾衰竭,三焦气机壅塞,升降失司,可发生少尿、无尿、恶心呕吐,甚则昏迷等水毒内闭证。

【現代研究】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起病急,病程短,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最多见于学龄儿童,男多于女。其发病与前驱感染有密切关系,通常症状出现在前驱感染后2~3周,以浮肿、高血压、血尿及蛋白尿,甚至氮质血症为典型表现。多数经治疗后4~8周症状好转乃至痊愈,但其中一部分可发展为慢性肾炎。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肾炎大部分与感染有关,主要累及肾小球,属于免疫反应性疾病。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多为细菌(链球菌最多,少数为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等)。病毒(流感、水痘、麻疹等)及原虫(主要是疟原虫)。急性肾炎并非这些病原对肾脏的直接感染,而是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免疫复合物肾炎。最常见的是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前驱感染常是:咽喉炎(扁桃体炎)、皮肤脓痢疮、中耳炎、猩红热等,致肾炎链球菌通过酶作用或其产物与机体的Ig结合,改变Ig化学组成或其抗原性,然后形成免疫复合物。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并造成弥漫性损伤(可呈现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增殖性或系膜增殖性改变),是急性肾炎发病的主要环节。而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后,又可使纤维蛋白的沉着和血小板凝集,形成微血栓,则加重肾小球的缺血、缺氧,使肾小球炎症进一步加剧。

〔诊断〕

  1. 起病急,病情轻重不一,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在数月至1年内痊愈。
  2. 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常有水肿、高血压或短暂的氮质血症,B型超声检查肾脏不缩小。
  3. 部分病例有急性链球菌感染史,通常在感染后1~4周发病。

【辨證分析】

  1. 风寒闭肺︰起病迅速,眼睑先肿,继而四肢及全身水肿,尤以面部为著、皮色光亮,按之不凹陷,小便短少,微恶风寒或伴有发热,骨节酸痛,鼻塞或咳嗽气短。舌淡、苔薄白,脉浮紧。疏风散寒,通阳利水。越婢汤合五苓散加减。麻黄6克,杏仁10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猪苓12克,白术6克,泽泻10克,生石膏15克,生姜3片。咳嗽甚者,加桑白皮10克,葶苈子10克,陈皮6克,苏子10克;若汗出恶风,小便不利,声重而水肿不退者,此表气己虚,水湿停留,用防己黄耆汤加减。
  2. 风热犯肺︰突然眼睑和面部浮肿,发热汗出,咽喉肿痛,口干渴,小便短赤。舌边尖微红、苔薄黄,脉浮数。疏风宣肺,清热利水。五苓散加减。茯苓皮6克,猪苓12克,泽泻10克,白术10克,陈皮6克,大腹皮10克,桑白皮10克,桂枝6克。上半身肿甚伴咳嗽者,加麻黄6克,杏仁10克,苏叶6克;下半身肿甚伴神倦、口淡腹胀者,去桑白皮,加厚朴10克,防己10克,椒目6克;身寒肢凉,脉沉迟者,加制附子6克,干姜6克。
  3. 肝阳化风︰头痛,眩晕,烦躁,口苦,尿赤,甚则惊厥、抽搐、昏迷、舌红、苔黄糙,脉弦。平肝泻火,潜阳熄风,利尿开窍。羚羊钩藤汤加减。羚羊角3克(研未冲),钩藤15克,茯神10克,菊花10克,桑叶10克,生地12克,石决明12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淡竹茹6克,车前子10克)珍珠母5克,泽泻10克,送服紫雪丹1粒。
  4. 水气上泛,凌心射肺︰肢体浮肿,咳呛气急,心悸胸闷,烦躁,不能平卧,口唇青紫,指甲发钳。泻肺利水,宁心安神,己椒地黄丸加减:防己15克,川椒6克,葶苈子15克,桑白皮15克,泽泻10克,大黄6克,人参10克,龙骨15克,红花6克。
  5. 湿热郁阻三焦︰(湿浊潴留,水毒内停,三焦壅塞)全身浮肿,尿少或尿闭,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甚或昏迷。舌淡胖、苔腻,脉弦或数。通腑降浊。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加减。陈皮6克,姜半夏12克,茯苓12克,竹茹6克,枳实10克,制附子10克,干姜6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大黄6克。
  6. 湿热未尽,脾肾亏虚︰疲倦乏力,下肢浮肿,腰酸尿少,纳少便溏。舌红、苔薄黄腻,脉濡细。清热利湿,益脾补肾,三妙丸合六味地黄汤加减:苍术10克,牛膝10克,黄耆6克,黄柏6克,政仁15克,白术6克,生地10克,淮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6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低热加青蒿10克,鳖甲10克;气虚甚加西党参12克、黄耆15克;腹胀加莱菔子10克。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