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症状白塞病
【概念】

本病与中医的“狐惑病”相似。《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最早对本病进行了描述:“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不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感,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对于病因病机,医家徐忠可认为:“狐惑虫也,大抵皆湿热毒所为之病,毒盛在上,侵蚀于喉为惑…”毒偏在下,侵蚀于阴为狐。“医者起以德又说:”狐惑病谓蚀虫上下也…盖因湿热久停,蒸腐气血而成瘀浊,于是风化所属为虫矣。"中医根据其初起有结节性红斑、口腔外阴等溃疡、目睛红肿疼痛、脉滑数、舌红苔黄等症状表现,认为本病乃为肝肾阴虚,感受热毒湿邪,肝失条达,脾失运化,或毒邪炎上,或毒邪下注,或气血郁滞,经络受阻,从而出现相应诸证。随着病情的反复发作,渐渐由阳证转向阴寒之证,病人口腔、外阴溃疡的红肿疼痛明显减轻,畏寒喜热,常手足发凉,在寒冷季节易发,提示病人有脾肾阳虚血瘀之证,故该病早期多属阴虚热毒血瘀所致,而晚期多为脾肾阳虚血瘀所致。

【現代研究】

白塞病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慢性、反复发作和缓解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除见有眼、口、生殖器损害的三联症外,还可见有皮肤各种症状: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栓塞性静脉炎、毛囊炎、多形性红斑样皮疹与针刺反应阳性(同形性反应阳性)等。部分病人还有全身症状:发热、关节疼痛与关节炎、血沉增快、消化道与神经系统或心肌损害等多系统损伤。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不等"大部分病人可以治愈,少数损害严重者可致永久性失明,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发病有增加趋势。本病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而诱发,主要病因有:

  1. 病毒感染。
  2. 细菌感染,如葡萄状球菌、链球菌、结核菌等。
  3. 药物过敏(包括生物制剂)。
  4. 自身免疫:既是结果又是病因。

可由前三项诱发产生,也可由自身免疫抗体的产生引发自身免疫现象。由于以上诱因可使机体产生抗自身口腔黏膜、血液、血管壁、消化道黏膜、皮肤的自身抗体,加之免疫复合物沉积,因此可对机体造成诸多损害。

〔诊断〕

主征:

  1. 口腔溃疡(口疮)。
  2. 眼色素层炎(虹膜炎、前房积脓性虹膜炎)。
  3. 外阴或生殖器溃疡。

次征:

  1. 皮肤病损。
    1. 脓皮病。
    2. 结节性病损。
  2. 关节炎。
    1. 大关节炎。
    2. 关节痛。
  3. 血管病。
    1. 移行性表层静脉炎。
    2. 大静脉血栓形成。
    3. 动脉瘤。
    4. 外周性坏疽。
    5. 视网膜和玻璃体出血,视神经乳头水肿。
  4.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1. 脑干综合征。
    2. 脑膜脊髓炎。
    3. 精神混乱状态。
  5. 胃肠道疾病。
    1. 吸收不良。
    2. 上腹部饱胀不舒、嗳气。
    3. 腹部疼痛、消化不良。

【辨證分析】

  1. 热毒炽盛︰本型多见于急性发作期。咽干口燥,口腔黏膜上有大小不等的溃疡、周围黏膜呈淡红色、疼痛;眼红赤、疼痛、羞明多泪、有较多脓性分泌物,虹膜睫状体炎或角膜炎;外阴溃疡,灼热疼痛,女性阴道溃疡者无明显症状,但分泌物增多。全身伴有高热,淋巴结肿大,皮肤红斑明显,关节疼痛甚至红肿,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甚者燥结难下。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清热解毒、凉血滋阴。清瘟败毒饮合普济消毒饮加减。石膏30克,知母20克,水牛角30克,生地20克,黄芩、黄连各15克,陈皮、玄参、柴胡、桔梗、生甘草各10克,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10克,僵蚕、升麻各5克,栀子、丹皮、芍药各12克。大便干结加大黄15克(后下);舌苔黄腻,渴不欲多饮加龙胆草、车前子、木通各15克;兼阴虚去黄芩、黄连、栀子,加熟地、麦冬、天冬。
  2. 肝肾阴虚︰本型以口、眼、生殖器、皮损四种损害为主,并伴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两目干涩,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盗汗遗精,腰膝酸软,视力模糊,或目赤肿痛,或口舌生疮,或皮肤起红斑结节。舌红少津,脉细数。滋补肝肾,活血解毒。杞菊地黄汤加味。枸杞子、熟地各20克,杭菊花、山萸、山药各15克,泽泻、丹皮、茯苓各10克。溃疡肿痛甚加丹参、生地、玄参、当归;目赤肿痛甚加青葙子、密蒙花、夏枯草、草决明各10克;外阴溃疡肿痛甚加牛膝、龙胆草、当归尾各15克;女性见有月经不调者可合用四物汤:当归20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
  3. 脾肾阳虚︰本型以口腔或外阴溃疡或小腿(有散在结节疼痛)三种或两种损害为主。伴有畏寒肢冷,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腰膝酸软,下肢浮肿。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温补脾肾兼活血。肾气丸合理中汤加减。桂枝、熟地、山药、山茱、丹皮各15克,附子、泽泻、茯苓、干姜、党参、白术各10克,炙甘草10克。气虚甚加黄耆30克,人参15克;畏寒肢冷甚加细辛3克,当归、肉桂各10克;浮肿甚加猪苓、赤小豆、生姜皮各10克;便溏日久加补骨脂、肉豆蔻各10克。
  4. 气血两虚︰本型以口、眼、生殖器、皮肤四种损害此起彼伏,交错发作为主要表现,伴有头昏,视力模糊,心悸、失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易汗出,食少便溏,病变缠绵反复发作。舌淡苔白,脉弦数或沉细。益气补血,解毒敛疮。八珍汤加味。熟地、当归、白芍、党参、云苓、银花、玄参、炙甘草各20克,川芎、白术各15克。血虚甚加阿胶、大枣、鸡血藤、枸杞子各20克;气虚甚加黄耆20克,人参10克;疮疡肿痛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出汗多加黄耆30克,生龙牡各15克。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