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藥名萹蓄
科屬蓼科
【品種來源】

本品為蓼科植物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的乾燥地上部分。夏季葉茂盛時採收,除去根及雜質,曬乾。

【性狀】

本品莖呈圓柱形而略扁,有分枝,長15~40cm,直徑0.2~0.3cm。表面灰綠色或棕紅色,有細密微突起的縱紋;節部稍膨大,有淺棕色膜質的托葉鞘,節間長約3cm;質硬,易折斷,斷面髓部白色。葉互生,近無柄或具短柄,葉片多脫落或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披針形,全緣,兩面均呈棕綠色或灰綠色。無臭,味微苦。

【性味歸經】

苦,微寒。

  1. 《本經》:「味苦,平。」
  2. 《別錄》:「無毒。」
  3. 《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4. 《本草正》:「味苦澀。」
入膀胱經。
  1. 《本草匯言》:「入足太陽膀胱經。」
  2. 《要藥分劑》:「入胃、膀胱二經。」
  3. 《本草再新》:「入脾、腎二經。」

【功效】

利尿通淋,殺蟲,止癢。

【主治】

膀胱熱淋,小便短赤,淋瀝澀痛,皮膚濕疹,陰癢帶下。

  1. 用於濕熱下注、熱淋澀痛等症,可與瞿麥滑石木通車前子梔子甘草等同用。
  2. 用於皮膚濕疹、陰癢等症,以本品煎湯外洗。
  3. 治膽道蛔蟲症,可用萹蓄和醋,加水煎服。

【文獻別錄】

  1. 《本經》:「主浸淫,疥瘙疽痔,殺三蟲。」
  2. 《別錄》:「療女子陰蝕。」
  3. 陶弘景:「煮汁與小兒飲,療蛔蟲有驗。」
  4. 《藥性論》:「主丹石毒發沖目腫痛,又敷熱腫效。」
  5. 《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白濁,熱淋,瘀精澀閉關竅,並治婦人氣鬱,胃中濕熱,或白帶之症。」
  6. 《綱目》:「治霍亂,黃疸,利小便。」
  7. 《貴州民間方藥集》:「治小兒疳積,消臌脹。」
  8. 《江西中藥》:「治肛門作癢由於濕熱者。」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適量,煎洗患處。

【現代藥理】

全草含萹蓄甙、槲皮甙、d-兒茶精、沒食子酸、咖啡酸、草酸、矽酸、綠原酸、p-香豆酸、粘質、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矽酸的分佈:葉1.6%,莖0.6%,根0.4%(如用作矽酸鹽藥物,可在其整個生長期採集,如用作黃酮藥物,則宜於剛開花時採集)。

藥理作用

  1. 利尿作用:實驗證明,萹蓄有利尿作用,煎劑20克/公斤給予鹽水負荷的大白鼠後,尿量、鈉、鉀排出均增加,特別是鉀的排出較多,其灰分亦有同樣效果,因此認為其利尿作用主要是由於鉀鹽所致,也有人認為是由於其中所含黃酮甙所致。
  2. 降壓作用:萹蓄的水及醇提取物靜脈注射,對貓、兔、狗有降壓作用。
  3. 對子宮及止血作用:萹蓄水及醇提取物能加速血液凝固,使子宮張力增高,可用作流產及分娩後子宮出血的止血劑。
  4. 抗菌作用:1:10的萹蓄浸出液,試管內對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對細菌的抑制作用較弱。
  5. 其他作用:能增強呼吸運動的幅度及肺換氣量,有輕度收斂作用,可作創傷用藥。萹蓄甙對大鼠,犬有利膽作用。給犬靜脈注射半數有效量(2.57~4.26毫克/公斤),可使膽鹽的排出增加。
毒性
  1. 萹蓄作為牧草是有毒的,可使馬、羊產生皮炎及胃腸紊亂,鴿對此植物的毒性作用最敏感。
  2. 貓、兔口服浸劑(10~20%)或煎劑(1:40)的最小致死量為20毫升/公斤,靜脈注射水提取物(1:50)則為2毫升/公斤。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