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
本品為蚌科動物三角帆 (Hyriopsis cumingii (Lea)) 和稻紋冠蚌 (Cristariaplicata (Leach)) 的蚌殼或珍珠貝科動物珍珠貝 (Pteriamargaritifera (L.)) 、馬氏珍珠貝 (Pteriamartensii (Dunker)) 等貝類動物貝殼的珍珠層。三角帆蚌和稻紋冠蚌在全國各地的江河湖沼中均產,珍珠貝和馬氏珍珠貝主產於海南島、廣東、廣西沿海。全年均可採收。去肉後將貝殼用鹼水煮過,漂淨,刮去外層組黑皮,曬乾。生用或煅用。用時打碎。
【性味歸經】
鹹,寒。歸肝、心經。
【功效】
平肝潛陽,清肝明目,鎮心安神。
【主治】
- 用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珍珠母有與石決明相似的平肝潛陽、清瀉肝火作用。常與牡蠣、白芍藥、磁石等平肝藥同用,治療肝陽眩暈、頭痛、耳鳴;若肝陽上亢並有肝熱煩躁易怒者,可與鉤藤、菊花、夏枯草等清肝火的藥物配伍。
- 用於目赤腫病,視物昏花。本品鹹寒,亦有請肝熱及明目之效,用治肝熱目赤、翳障,常與石決明、菊花、車前子配伍,可清肝明目退翳;用治肝虛目暗、視物昏花,則與枸杞子、貞子、黑芝麻等配伍,可養肝明目;若與蒼朮、豬肝或雞肝同煮服用,可治夜盲雀目。
- 用於驚悸失眠,心神不寧。本品質重,入心,還有鎮心安種神的作用。可與硃砂、龍骨、琥珀等安神藥配伍,治療心悸失眠,心神不寧;亦可與天麻、鉤藤、天南星等息風止痙藥配伍,治療癲癇、驚風抽搐。
- 此外,本品研細末外用,可燥濕斂瘡,用於濕瘡瘙癢。近年用珍珠層粉內服治療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或製成眼膏外用治療白內障、角膜炎及結膜炎,均有相當療效。
【文獻別錄】
- 《中國醫學大辭典》︰「滋肝陰,清肝火。治癲狂驚癇,頭眩,耳鳴,心跳,胸腹脹,婦女血熱,血崩,小兒驚搐發痙。」
- 《飲片新參》:「平肝潛陽,安神魂,定驚癇,消熱痞、眼翳。」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宜打碎先煎。外用適量。
【現代藥理】
本品含碳酸鈣90%以上,有機質約0.34%;尚含少量鎂、鐵、硅酸鹽、硫酸鹽、磷酸鹽和氧化物,並含多種氨基酸。
- 有效成分碳酸鈣,可以中和胃酸。
- 珍珠母30%硫酸水解產物,能增大離體心臟的心跳幅度;
- 乙醚提取液能抑制離體腸管、子宮的收縮,防止組織胺引起的豚鼠休克及死亡;
- 珍珠母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損傷有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