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名 | 丹砂 |
---|
別名 | 硃砂、辰砂 |
---|
科屬 | 礦物類 |
---|
類別 | 重鎮安神 |
---|
本品為三方晶系硫化物類礦物辰砂族辰砂。主產於貴州、湖南、四川、雲南等地。隨時開採,採挖後,選取純淨者,用磁鐵吸淨含鐵的雜質,再用水淘去雜石和泥沙,研細水飛,曬乾裝瓶備用。
【性狀】
粒狀或塊狀集合體,鮮紅色或暗紅色,有的表面帶有鉛的灰青色條痕,紅色至褐紅色,手觸之不染色,具金剛石樣光澤,不透明或半透明體。重片狀者質酥脆易破碎;塊狀者質較堅硬,不易破碎。氣無味淡。
甘,寒。有毒。歸心經。
鎮心安神,清熱解毒。
入丸散或研末沖服,每次0.3~1g。外用適量。
本品有毒,內服不可過量或持續服用,以防汞中毒;忌火煅,火煅則析出水銀,有劇毒。
本品主要成分為硫化汞(HgS),但常夾雜雄黃、磷灰右、瀝青質等。硃砂有無鎮靜催眠作用,認識不甚一致;有解毒防腐作用;外用能抑制或殺滅皮膚細菌和寄生蟲。硃砂為汞的化合物,汞為蛋白質中的胇基有特別的親合力,高濃度時,可抑制多種酶的活動。
金屬汞口服吸收差(<0.01%),血中之正常濃度為3~4mg/dl。代謝氧化為Hg2+具有親油性,進入體內的汞,主要分佈在肝腎,而引起肝腎損害,并可透過血腦屏障,直接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半衰期長、而且會累積。慢性中毒常見頭昏、頭痛、惡心、納呆、腹部不適、牙齦出血、肌肉震顫。有的出現腹痛、腹瀉、嘔吐、黑水樣物大便,咖啡色,少尿甚至無尿。損害神經系統的則出現頭痛、頭昏、失眠、恐驚、四肢發麻、無力、震顫,下肢癱瘓,腰部及下肢疼痛,小便失禁。急性中毒引致急性腐蝕和腸胃和腎功能損害、心窩燒灼樣或刀絞痛、腰痛、無尿、氣短。
解救方法(下列是一般文獻建議的解毒方法,不一定經過確實的臨床驗證),急性中毒: